《俗女养成记》:这才是治愈心灵的电视剧啊

曾于里
2019-09-18 13:36
来源:澎湃新闻

注意:本文有剧透

今年是台剧的大年。这一方面是源于HBO、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加大了与台湾本土电视台的合作。像上半年颇具影响力的《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台湾公视与HBO合作;下半年开拍的张孝全、贾静雯的《罪梦者》,是Netflix首部原创华语剧。

另一方面台湾加大对台剧制作的资金补助,本土电视台和制作公司不断发力,持续推出了几部题材新颖、质量稳定的剧集,比如《灵异街11号》《噬罪者》。尤其是9月初完结的、台湾华视的自制剧《俗女养成记》,收视口碑双丰收,大结局更是创下了华视13年来自制剧最佳收视成绩。

《俗女养成记》海报

《俗女养成记》改编自台湾作家江鹅的同名散文,台湾知名演员严艺文首次跨行编剧和执导。严艺文主要活跃在台湾一些本土制作的电视剧和舞台剧中,大陆观众对她饰演的角色最为熟悉的,应该是林心如、张轩睿主演的《我的男孩》中,她饰演的是张轩睿的母亲。《俗女养成记》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华丽,几个主演无一例外都拿过金马奖或金钟奖。像挑大梁的女主角谢盈萱,去年凭借《谁先爱上他的》拿到金马影后。

谢盈萱饰演女主角陈嘉玲

《俗女养成记》的豆瓣评分高达9.1分,不少观众认为,该剧整体质量要高于《我们与恶的距离》,很有可能会是今年最好的台剧。

无房无车无老公无小孩

就像剧名讲的,该剧讲述的其实是一个“俗女”的故事。

她叫陈嘉玲(谢盈萱 饰),是一个来自台南、在台北读书工作,却一直不属于台北的台南女生。陈嘉玲也是一名典型的台湾“六级生”(即出生于1971-1980年之间)。陈嘉玲出生于1980年,剧中的她已经39岁了。

39岁的陈嘉玲,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她是某一家公司董事长的特级助理。名片拿出去,头衔是挺好听的,实际工作却是董事长的24小时私人保姆,简称“打杂的”,得帮忙董事长处理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包括带着董事长的“小三”去看房子。对付董事长还不够,董事长夫人也是时刻给她连环call,要她及时汇报董事长的举动,包括监督他吃药、吃爱心水果餐,吃完还得拍照反馈……陈嘉玲当然窝火,看在工作的面子上,只能忍。

陈嘉玲日常工作就是“打杂”

陈嘉玲有一个稳定的男友江显荣(温升豪 饰),家境不错,脾气温顺,只是俩人谈了四年、同居三年半,却已经像是老夫老妻,感情变淡,没有冲动也没有激动,男友成室友。比如有一次受刺激了,俩人一时冲动,干柴烈火想来一次。不巧陈嘉玲处于生理期,俩人突然都松了一口气,表情掩盖不住的窃喜。江显荣赶紧打开电视看《星球大战》,陈嘉玲在卧室里惬意地翻杂志。

男友掩盖不住的窃喜

大学时的男友结婚了,陈嘉玲曾嫌弃他又宅又丑又不爱洗澡,结果现在人家娶了畅销书美女作家/主持人,陈嘉玲想从他身上找优越感都找不到。看着饭桌上的同学,要么结婚要么生子要么结婚又离婚了,就自己还单着,而单着的自己也被同学们“同情”,几杯酒下肚后陈嘉玲醉了,放飞自我,行为失态,一群老同学拉都拉不住。好不容易把陈嘉玲送上计程车,老同学附上一句,“二十岁喝醉是可爱,四十岁啊,是可怜”。

老同学“担忧”陈嘉玲

39岁的她,这才忽然察觉到自己的“失败”: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孩子,连“可爱”的资格也没了。

趁着醉酒,她向男友求婚,男友同意了。未来的婆婆还给俩人买了房子。陈嘉玲似乎要过上他人眼里的那种标准人生,但她并未感到快乐。未来的婆婆很强势,从婚纱照到房子装修都要插手,还让她赶紧辞了工作好好备孕,而男友又是典型的妈宝男,习惯以老妈指令为准。陈嘉玲仿佛可以看到未来生活的图景,她退缩了,更关键的是,她发现她并不爱男友。在一个误会导致的闹剧中,陈嘉玲爆发了,婚不结了,对着老板大吼,“老娘不干了”,工作也辞了。

陈嘉玲辞职

39岁的陈嘉玲,这下工作没了,男友没了,婚礼也没了。

“俗女”是怎样养成的

看到这里,观众可能会以为,《俗女养成记》又是《败犬女王》《我可能不会爱你》《我的男孩》之类的偶像剧:大龄未婚女主角的“惨”,不过是先抑后扬,之后她会遇上小狼狗或小奶狗,收获完美爱情,实现人生逆袭。

但《俗女养成记》不是这样。

就像导演严艺文说的,“都这把年纪了,我绝对不要做什么励志的、追梦的故事哦!抱歉,也没有嫁给总裁,或是开什么文青咖啡厅、回家乡发扬文化什么东西的……不要不要,我绝对不来这套,我希望这部戏能够尽量贴近真实。即使到最后的结局,其实你还是为这个女主角感到担心,因为她的前途未卜。”

而这,恰恰是这部剧精妙与特别的地方。它不是幻想一个精致泡沫般的未来,而是回到陈嘉玲的成长岁月,一探究竟:陈嘉玲这样的“俗女”是怎样养成的?该剧英译名说得更明白,《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

《俗女养成记》是回望过去

因此,《俗女养成记》的另一条故事主线,是1988年前后,10来岁的陈嘉玲在台南乡下的成长岁月。

原来,39岁“俗女”陈嘉玲所做的一切决定——比如当初哪怕和家人闹翻也要到台北念书,比如哪怕年纪不小也遵从内心选择悔婚,都可以在她的童年里找到原因。童年的经历,潜移默化影响着陈嘉玲的性格与选择。

像悔婚,陈嘉玲小时候,就见证了二姑姑从即将结婚到退婚的全过程。二姑姑是中学教师,谈的自由恋爱,但结婚前夕,男方的家长要求她去医院检查生育能力,二姑姑无法接受这样的变相侮辱,而懦弱的爱人也拒绝出面,二姑姑勇敢地选择悔婚。为此二姑姑不仅遭到家人因不解的责难,还一人独自承担了男方彩礼钱的损失。在回来的路上,姑姑一边忍不住哭泣,一边还安慰陈嘉玲“姑姑没事”。或许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嘉玲就看清了婚姻的复杂性,知道保持内心的独立与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陈嘉玲的二姑姑悔婚

至于陈嘉玲为什么非得到台北读书和打拼,则是受阿嬷(闽南语里的“奶奶”,杨丽音 饰)“偏心”的刺激。陈嘉玲大姑家住台北,家境优越,每年夏天都带着表姐来台南度假。大姑打扮时尚,观念与“国际”接轨,每次来台南也总是大包小包,并且各种看不惯台南乡下生活的“落伍”。陈嘉玲的妈妈(吴秀琴 饰)每次都因被大姑比下去而抬不起头、心生闷气,而阿嬷也总是偏袒表姐,表姐犯错了啥事没有,自己犯了小错就被各种批评,陈嘉玲很不服气,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住到台北去。

陈嘉玲的大姑姑,嫁到台北,每次回台南,陈嘉玲妈妈就被压得抬不起头

台湾,请回答1988

《俗女养成记》是在追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负面”影响吗?也不是。它对陈嘉玲孩童岁月的回顾,态度一点也不苦大仇深,因为陈嘉玲的童年时光是活泼、灵动、趣味盎然的。

陈嘉玲的阿公(闽南语中的“爷爷”,夏靖庭 饰)开了一家中药行,严肃正经。陈嘉玲的阿嬷爱美、爱面子、爱八卦,刀子嘴豆腐心。陈嘉玲的爸爸(陈竹昇 饰)是标准的“好男人”,心地善良,顺从父母、爱老婆也怕老婆、疼爱子女。弟弟陈嘉明(宋纬恩 饰)当时还在襁褓中,他从小一直活在陈嘉玲“淫威”下,听姐姐的话,是一名男同志……

“搞笑一家人”

一家人三代同堂,不免有一些小龃龉和冲突(比如阿嬷与妈妈婆媳之间的语言“斗争”,总是非常精彩),而老一辈的阿嬷因为观念局限,不免有种种落伍的观念,比如“想越多越难嫁,越晚嫁就嫁越差”“嫁不爱说话的丈夫会歹命”。

阿嬷超级可爱

但绝大多数时候,阿嬷是人美心善、八卦又可爱的老顽童。大姑走后,阿嬷私下也会跟媳妇道歉,“这几天委屈你了”。阿嬷知道女儿强势爱面子的个性,但女儿是“客人”于是就让着点。她抽屉里有两个口红,一个给女儿,一个留给儿媳;婆媳俩重新拿出被大姑勒令扔掉的猪油,俩人默契地相视一笑,“不放猪油怎么会香”。

婆媳俩默契的“猪油之舞”

这一家人的日常,温馨、有爱、有趣。比如剧中出现了几次一家人看电视的情节,都非常精妙。那时还是录像机的时代,陈嘉玲的爸爸不时会租借一些录像带。有一次不慎借了一个小黄片,全家人围坐观看,正播至儿童不宜的画面时,几个大人都坐立不安起来,阿嬷说“刚才不是说要切水果”,妈妈赶紧说“我去拿”,爷爷和爸爸也争着要去拿,实际是要找遥控器,按了无效,妈妈只能抱着电视剧挡住,后来阿嬷赶紧拔掉插头。

一家人不小心看到小黄片,表情都很到位

陈嘉玲不懂就问,惊醒大人们,大家赶紧行动起来,挡住电视

这是《俗女养成记》最有趣的地方,它以1988年前后陈家一家的生活,为观众呈现了那个时代台湾乡下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这是台湾的“请回答1988”。

原著、编剧和导演都是台湾“六年级”女性,她们对于那段岁月太过熟悉,所以总能细腻而又原汁原味地还原。而因为海峡两岸文化的同根同祖同源,它也能够引起大陆70后、80后强烈的记忆共振与情感共鸣。剧中大部分场景是说的闽南语,大陆闽南语方言地区的观众会感到尤其亲切。

《俗女养成记》也是一部喜剧。导演太善于“埋梗”了,正当严肃时,她会突然来个跳脱的小插曲,本该煽情时,她突然给你来个强烈的反转。出其不意,又完全合乎情理,更难得的是,喜剧不是段子,它本身也构成了人物性格的一种体现。

比如邻居的一个小姐姐早恋被发现了,全家人也焦虑起来,想着得给陈嘉玲上一堂性教育课。阿公、妈妈、爸爸都不知道如何开口,阿嬷只得亲自出马。她手上握着一个释迦,一把捏碎,告诉陈嘉玲,“如果你太早被男人睡,你就像这颗释迦一样,烂糊糊,没价值,要记得,婚前是处女,婚后才幸福”。

阿嬷亲自出马给陈嘉玲上性教育课

阿嬷的观念是落伍的,但她说得“大义凛然”。她话音刚落,陈嘉玲的爸爸安慰老婆,“我们那个不一样啦,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订婚了”(意思是他俩婚前就有性行为了);陈嘉玲的阿公也不安起来,“那时候我们虽然没订婚,可是你已经答应嫁给我了”(阿嬷同样“犯禁”了)。一不小心,阿嬷自己“打脸”自己。阿嬷带着哭腔说,“人家都跟你说不要,你就硬要。”

阿嬷“打脸”所有大人,包括她自己

再比如阿嬷去世后,陈嘉玲拿着骨灰盒跑了,因为阿嬷之前告诉她,她一辈子都是作为别人的老婆、老妈、阿嬷活着,死了她想做回李月英(阿嬷的名字),让陈嘉玲把她的骨灰洒到海里。陈嘉玲准备洒骨灰时——这本是动情的时刻,结果发现骨灰盒里都是骨头,没法洒,陈嘉玲对着海边呐喊,“阿嬷,你都骗我,怎么都跟你说的不一样”。

《俗女养成记》的主题应该是“治愈”与“和解”——一个在成人世界里看似失败的“俗女”,是如何被她的童年、被她的家人所“治愈”的,而最终,她也愿意与“俗气”的自己和解——小时候的那个陈嘉玲也是如此平凡,长大了何必要求自己一定得“与众不同”呢?

在一个被成功学和标准化人生绑架的社会里,多少人已经默认了,一定得有房有车有很多钱才是“成功”,年纪到了就得结婚生子……可实际上,如果不“成功”、如果不“标准”,就只是当一个普通、平凡、不成功、不成材的“俗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真的也没有那么可怕,你看台南乡下这俗气的一家人,把日子是过得多么活色生香。

何况,“俗人”有俗人的智慧。阿嬷曾那么古板,但她也对悔婚回家的陈嘉玲说,“你们的时代不同了,你们现在没嫁的也很多啊”;妈妈知道儿子是同志后,心里想的是,“他活到现在三十岁了,这么大了还不敢跟别人说,也是很辛苦。我也很想告诉他,阿明啊,其实妈妈都知道。你不是只有一个人而已,不用这么孤单。”

有这样的家人,最后陈嘉玲的看开,是那么理所当然,而不是鸡汤,“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陈嘉玲最后与自己“和解”

《俗女养成记》是一部能够治愈人心的好剧,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请回答1988”。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