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道十年》:提供融通中外的话语范式
12月8日,纪录电影《大道十年》全国首映礼在北京举行。该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等联合摄制。将于12月18日起,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并陆续登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海外院线。
《大道十年》海报
《大道十年》以全球化的观察视角,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经贸互联、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绿色生态发展等主要方面,遴选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谋发展、命运与共的典型故事,全景式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共建路上各国人民友好协作、携手探索的心路历程。
《大道十年》剧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在发言时表示,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们共派出12个摄制组,奔赴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进行采访拍摄,内容涵盖印尼雅万高铁、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欧班列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影片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变化、人民的人生际遇和多彩的风俗风貌有机结合,在带给观众耳目一新视听体验的同时,也让‘一带一路’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传播得更精准、更富共鸣、更深入人心。”
导演李谊介绍说,《大道十年》的摄制工作在今年3月正式启动。“具体的筹备工作其实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着手了,整个过程就像一次冲刺跑。”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主创团队在梳理“一带一路”的发展脉络后,确定了以“硬联通”“软联通”“心相通”的递进历程组织故事。
《大道十年》剧照
“‘硬联通’侧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印尼雅万高铁的勘测和修建,以及中远海运投资的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软联通’则侧重展现打破制度壁垒,对接规则标准。比如中欧班列开通初期,沿途的铁轨有宽有窄,列车必须把全部集装箱换装两次,那么就要逐步解决‘联而通,通而畅’的问题;‘心联通’就是要民心相通,提升共建国家百姓的获得感。在影片最后,帮助金三角地区的农户搞罂粟替代种植,改种咖啡豆,共同走上了致富路。不同于过往的政论片,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故事,逻辑线是埋在故事背后的。每个故事讲完,再通过专家学者的分析来揭示背后的深层意义。”李谊说。
《大道十年》剧照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而且大家的感触都很深。”在《大道十年》中担纲作曲的朱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纪录片的音乐同一般剧情片的配乐并不完全相同,前者要给旁白留空间,不能完全把纪录片占满。这次的音乐在主线上并没有过分地强调旋律,而是为了更好地营造氛围和气氛。《大道十年》毕竟是面向全球观众的,我们在器乐的选择上会体现当地民族的风情,比如南美的Reggae风格、希腊的民间打击乐等等,把它们有机地融合进主体音乐之中,体现出国际范儿。”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在观影后表示,《大道十年》至少体现出三点显著的创新:“首先是国画般散点透视的叙事手法。影片结构宏阔、视野疏荡,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十年‘大写意’,做到了形散神聚;其次是升华了一种属于全人类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人旋律,通过众多平凡而又不凡的案例选择,在事实陈述的基础上,舒缓而平静地讲好故事,达到共情;最后就是提供了一种融通中外的话语范式,突破了内宣和外宣的各自局限,把中国和世界在叙述中成功地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