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郭京飞:身在网剧,心在话剧
“郭京飞啊,当年上海话剧界的偶像小生,戏好,形象好,女粉丝都特迷他。”跟上海的老戏迷聊起郭京飞,首先提起的便是11年前的那部《肮脏的手》,郭京飞的话剧舞台首秀,萨特观念戏剧的代表作。当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郭京飞直接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第一部戏就是男一号,从来没跑过龙套。
佐临话剧艺术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话剧金狮奖,三个有分量的奖项,奠定了郭京飞在话剧界的地位。所以,当看到曾经演绎《终局》与《牛虻》的他在2013年播出的情景喜剧《龙门镖局》里的“倒霉蛋”陆三金时,老戏迷的第一反应,是大跌眼镜。
话剧《牛虻》然而,郭京飞其实早在“下海”前,就让学院派们不高兴过:他自2007年起和导演何念合作《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武林外传》、《鹿鼎记》三部话剧,学院派认为其过于讨好市场,观众方面却反响热烈,认为话剧就应该朝“好看”的方向不断演进。
自从2010年告别话剧舞台完全跨入影视圈后,《失恋33天》《大男当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属佳作,但是郭京飞的状态,一直有点“戏红人不红”。
《失恋33天》剧照转机出现在去年,编剧兼制片人白一骢找到老朋友郭京飞,聊《暗黑者》(改编自周浩晖悬疑小说《死亡通知单》)网络剧项目,希望他可以出演男主角罗飞一角并担任监制。那时,他们刚合作完电视剧《约会专家》,郭京飞信任白一骢的编剧团队,本子都没看,二话不说拉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同事周琳皓,进组当导演。
《暗黑者》的初衷是拍一部并不“严肃”也并不“典型”的推理剧,然而,当郭京飞电视圈的朋友第一次来探班时,就给他泼了一桶冷水:“你看你设计的罗飞这个角色,既不花花绿绿,也没时尚元素,你不能这么拍,否则播出去绝对完蛋。”当时,郭京飞顶着压力,坚持没改人物设定。
最后,郭京飞赌赢了。《暗黑者》第一季播出后,动不动就噘嘴,常常从塑料袋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毛爷爷,寒酸到一件黑外套穿一季的“精分”的警官罗飞也火了。
后来,郭京飞上了一期《奔跑吧兄弟》,有电视观众揶揄“这个战五渣的兄弟不是演情景喜剧的么,托的什么关系来上跑男啊”,评论里立刻就有网友跳出来回呛:“那是你没看《暗黑者》,人家的戏好着呢。”
郭京飞在《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剧组成员评价,郭京飞在生活里特随和,唯独做戏的时候特“轴”。尽管平日里对《纸牌屋》《汉尼拔》《嗜血法医》《绝命毒师》《飞天大盗》《神探夏洛克》等等美剧英剧如数家珍,郭京飞做《暗黑者》的监制,却有他自己的坚持:比如《暗黑者》里的警察,不能老叼着烟也不能满口脏话,开玩笑地说,要“坚守主旋律思想,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比如,《暗黑者》第二季里出现的大量中国元素,包括“邪不能胜正”的墨宝,是郭京飞亲自选字体、装裱,“现在年纪大了,心里不知不觉揣着一种责任感,得培养年轻人多关注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应该成天只看韩剧”。
《暗黑者》第二季涌入了许多植入广告。因为《暗黑者》第一季的火爆,第二季一下子涌入了许多植入广告,郭京飞跟制片人白一骢为此狠狠吵了一架,理由是“广告多了伤戏”,观众会接受不了。粗口也爆了,桌子也掀了,后来,是白一骢的一句话把郭京飞说通了:“你花的是投资人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现在谁都知道网剧好,但是盈利呢,你不给投资人信心,谁还会继续支持你拍第三季?戏都拍不下去了,还谈什么观众呢?”
观众的流失,是郭京飞当初选择离开话剧舞台的理由之一,“老戏”演来演去,最后变成没有观众,只有圈内人的孤芳自赏,自娱自乐。这也是郭京飞选择演《武林外传》的原因。他认为经典的东西想要被现在的市场接受,必须要新瓶装旧酒:“我们必须走出这一步,让观众知道,哇塞,话剧其实很好看!”观众要先接受话剧的形式,传播更高级、更深层次的东西,都是后话了。
当然,郭京飞眼中的改良,绝对不意味着天马行空,参加过戏曲改编节目《叮咯咙咚呛》的他就举了个例子,比如有人用英文唱《苏三起解》,美其名曰改良传统:“谁受得了啊,这不是瞎胡闹么!”
再后来郭京飞去拍《龙门镖局》,也是因为“严肃的那根筋很久以前已经崩掉了”:“我意识到空谈严肃是一件特可笑的事,每个人都已经够苦的了,大家那么辛苦,你还要把特别残忍的现实告诉别人,何必呢?关键在于,你也改变不了,或者说从来没有改变过,为什么不用喜剧的方式去讲点严肃的事情呢,周星驰的电影,我觉得就挺好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郭京飞一个接一个参加真人秀,可以在指压板上笑得虎牙乱飞,也可以边颠儿边华丽地撒一地乒乓球,不会有那种“文艺病”的拧巴状态:“至少,真人秀可以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你。不是要娱乐么,那就豁出去,让观众开心,同时也能展现最真实的你。”
朋友们说起生活中的郭京飞,形容无一例外都是“低调的人”。有位朋友透露,郭京飞在影视圈小有名气之后,有一次被狗仔拍到和孩子一起的照片,他当时特别介意,从此出行特别谨慎。并且,郭京飞排斥亲子真人秀节目:“我一个人抛头露面就行了,不想让家人也跟着曝光。”
离开话剧舞台的第一天开始,郭京飞就一直盼望着能早日回归。每过一段日子,他便问身边人:“我可以回去了吗?”得到的答案永远是:“再撑一撑吧,多拍点影视作品,让更多人知道你再回去。”郭京飞也说不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机成熟”,但当你问他这个问题,他会放缓语速,笑笑说:“可能现在还时候未到。”
《暗黑者2》剧照“《暗黑者》也要坚持主旋律”
澎湃新闻:《暗黑者》第二季,罗飞没有第一季那么精分、逗比了,似乎更多的空间分配给了专案组其他的成员?
郭京飞:嗯,第一季要迎合观众,有收视的压力,所以我的表演会处理得更夸张一点,怕观众不喜欢,但其实自己有时候会在表演的那个当下觉得不舒服。第二季我们更有信心后,就希望展示一些更符合人物性格的东西。因为有些喜剧包袱,未必适合罗飞这个人物,第二季罗飞还特别麻烦,担任了组长的要职,需要发号施令,所以更得收着来了。而且,除了我之外,其他的演员都能演,演得都很好,干嘛老看我呀(笑)。
澎湃新闻:《暗黑者》第二季很多场景的布置加入了中式元素,是你个人的偏好吗?
郭京飞:这个也是因为我到年纪了(笑),有一种责任感,我觉得年轻人喜欢韩剧当然有他的理由,但是我更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关注一些传统的东西,我自己不是一个多有文化的人,但是我会觉得,如果年轻人这么不喜欢自己的文化,对整个民族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经常出现的墨宝,“正、邪”那俩大字,是我选的,裱框也是我定的,那个字体有创新的成分,如果真的按照中国正规的裱画,标准的字体来走,镜头呈现会很难看。所以我们的考虑是先满足视觉,准不准确不重要,得让年轻人喜欢,觉得有时尚感,然后自然而然再接受你的形式,对吧?
澎湃新闻:前几天听说《心理罪》第一季被下架修改了,《暗黑者》的警察形象也并不是以传统面目示人的,尺度方面你们怎么拿捏?
郭京飞:我们是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的,因为我坚持主旋律思想(笑)。我们在这方面挺注意的,绝对不能因为网络本身开了一个口,就做出什么越界的事,比如,我(罗飞)平时不能有事儿没事儿叼着一根烟,也不会满口脏话,这是基本原则。
“莎士比亚不应该被归为高雅”
澎湃新闻:成为影视剧演员之前,你一直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台柱子”,细看之下,《暗黑者》里其实也有大量舞台表现形式,是你的建议?
郭京飞:没错,《暗黑者》第一季两个女演员在电梯里第一次见面,黑的背景,心灵独白,有一束顶光照下来,很舞台的感觉,我自己很喜欢。但其实这个镜头是导演的想法,我本来的构思更戏剧,更复杂。其实你看,不管是热门的美剧和英剧,包括《神探夏洛克》和《飞天大盗》,都运用了大量的舞台感的元素和话剧的表达手法,电影《安娜·卡列尼娜》,那就是一个大型的舞台剧。
我们中国人对话剧太陌生了,最多接受的就是“人艺”那种传统的形式,但那只是话剧的一种,我个人是不太偏爱那一类型的。现在国外的主流话剧都是非常有想象力的,话剧是一个空的舞台,它和看书是一个道理,是要打开观众的想象力的,你要是把它弄得太实,反而就把它限制住了。周琳皓以前跟我是一个团的,他就是演员出身转行做的导演,所以我们能玩到一块去。无论是从戏剧上还是导演语汇上,他都给了我特别多惊奇,我跟你说,美剧、英剧所有人都能看,但是看完吸取的东西绝对不一样,没有这根筋,看完消化不了,拍出来还是大烂片,但是周琳皓拍出来都对,完全对。
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澎湃新闻:你从话剧转行影视剧,并没有执着于“正剧”,尝试的题材非常多元,你似乎不“拧巴”,对于新的东西消化得很好。
郭京飞:我过去做话剧的时候,演《终局》,演贝格特的戏,演《肮脏的手》,都是“老戏”,说白了,就是除了话剧圈没人认你,是一种自娱自乐,你还是没有真正走入市场。后来我们做了《武林外传》三部曲话剧,结果观众就觉得,哇塞,话剧真好看,真有意思!所以,你这一步是必须要迈出去的,你要让他们先了解了这个东西,才能谈接受。如果要再上一个台阶,没关系,咱们就交给更专业的人士弄,给他们演示更高级的东西,这两者并不矛盾。包括我参加《叮咯咙咚呛》也是一样的,那个就是戏曲节目老戏新编,说实话,我本人是不太懂戏曲的,有一些我还可以听听,但是有一些确实太老,需要改良,但是你瞎改良,比如拿英文唱《苏三起解》,谁受得了啊,这不是瞎胡闹么!(笑)
《龙门镖局》剧照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国内话剧市场的现状?
郭京飞:现在有人说国内话剧市场好了,有票房了,但是它真正好了么,我觉得没有,那些票房好的都是电影改编或者有热门IP的,真正好的,像每年得“托尼奖”的戏,能进来吗?而且,咱们中国现在谁也不会改编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本身已经是通俗的戏剧了,它一点都不高雅,不知道为什么来到中国就变了味儿,非要拿一个高姿态,把通俗的东西排得很高雅,结果把观众拒之门外,活该!国外的剧团每次来中国排的莎士比亚,都是非常自由奔放,富有想象力,很有可看性的。我们团之前来过一个丹麦的,还有美国版的,把莎士比亚改成中国三十年代的故事,非常有意思,舞台上什么都没有,演员不停换景,一个人演很多角色,像一个party一样,让人看了很开心。莎士比亚的立意真的没那么深远,它讲的,是每个时代人们都操心的那点事情。所以,莎士比亚是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戏剧,就看每个时代的人怎么去解读它,怎么去玩儿它。但是简单粗暴地讲,咱们现在的话剧市场,要么特装逼,要么就不要脸,还是没人愿意多花点时间,思考怎么把这二者较好地糅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