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消失的孩子》编剧秦海燕:画蓝图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22-09-23 19:01
来源:澎湃新闻

入行二十年,编剧秦海燕的创作多为电影作品,《万里归途》《找到你》《刺杀小说家》《结果》《新娘》等电影,也在国内外电影节展上多次入围和获奖。最近播出的电视剧《消失的孩子》,虽然是她职业生涯中比较少见的电视剧作品,但依然贯彻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消失的孩子》海报

该剧改编自贝客邦的小说《海葵》,以一个孩子的离奇失踪,将三个不同的案件用巧妙的方式编织到一起,在最终揭开罪案谜底时,也揭开了几个家庭的不幸根源。出品方之一的华谊兄弟,之前便与秦海燕合作过电影《找到你》,秦海燕笑说,“一样是现实主义题材,都嫁接了悬疑元素,都是‘找孩子’的故事主线,可能就想到我了。”

经常收到很多小说改编的影视项目,秦海燕自述近几年接改编会非常谨慎,但看到《海葵》这个小说,她是一口气看完,觉得内容非常吸引人,毫不犹豫接下项目。不同于过去很多改编作品“平地起高楼”式的大量颠覆性改编,对于《海葵》,秦海燕自认,因为对好内容的尊重,她和团队“放下了创作者的骄傲”,对于原作故事的保留程度相当高。秦海燕认为原著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孩子失踪案”“藏尸案”“性侵案”的三线并行。三条线起初看似互不相连,但在故事后半程,三条线汇集到找孩子的主线上。从一开始拿到这个小说,秦海燕就坚持一定要保留这个三线的叙事方式。“但坦白讲在这个改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也是坚持这个方法,去跟既往单一叙事的创作经验进行‘battle’。”秦海燕说。

《消失的孩子》剧照

多线叙事的难度,一是增加了观众进入故事和集中注意力的门槛;二是容易让几条故事线过于分散。秦海燕清晰地知道,如果采取三线并行的叙事,必须采取一些方法来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坦白讲,原著不是一个强调强情节强推理过程的悬疑内容,那我们就要用三条故事线上的人物去吸引观众的注意,让观众对人物的命运产生兴趣,可能会原谅在三条线之间的频繁切换。另外就是用视听化的方式,将三条线做一些勾连。”秦海燕举例,剧中杨莫的小狗被父母强制扔掉,狗离家后被林楚萍的车撞了,袁午发现小狗后埋葬了小狗。“像这样以一个意外事件将三条线勾连的尝试,我们其实做了很多。”

《消失的孩子》剧照

在创作中,秦海燕带领团队做了一个表格,先把杨莫失踪的冬至当天,拆分成以分钟为单位的情节点,然后把冬至前几天,林楚萍找性侵凶手、袁午父亲死亡这两条线也进行详细梳理,“哪一天发生了什么,有哪些情节点也做成Excel表格,再在三条线上看情节点有哪些能搭上的可能性。”秦海燕回忆,整理好的表格打印出来,几乎在她工作室两三米的长桌上铺满了。“一些大家以为特别微小的情节点都是这样按逻辑推导一点点勾上的,可能看上去不重要,其实只要动一个情节点,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创新总是存在风险,不仅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行业内也会对缺少成功先例的“创新”持怀疑态度。三线并行、每集以不同人物视角切入故事,这些想法在创作过程中不是没有被推翻过,但让秦海燕开心的是,到了剪辑阶段,剪辑师最终采用了她最初选择的叙事方式,“证明了我们一开始对于内容的判断还是比较可取的。”

去年,秦海燕也自编自导了新片《我经过风暴》,第一次当完导演,体会了执行的艰辛,但还是认为编剧有一种纯粹的,只和创作内容本身发生关联的快乐。她认为,编剧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心理治疗”方式,“不管生活中遭遇什么,你能通过创作,更好的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这是对我很大的帮助,还挺感激这份职业的。”

去年6月,《我经过风暴》曾发布过一款杀青海报

【对话】

要把一个极端的人物通过视听语言来展现,可能就超出了编剧的权限

澎湃新闻:杨远那条线是观众比较好带入的普通家庭,但袁午是个极端且不寻常的人物,在原著里会有他状态和前史的描写,比如母亲如何掌控他的成长和婚姻,比如他如何处理父亲的尸体,通过这些描写帮助读者带入和了解袁午,但剧里这方面的描写就会少一些?

《消失的孩子》剧照

秦海燕:一个是小说本身文学化一些,描写得更细致一些,而我们要把这样一个极端的人物通过视听语言来展现,能展现多少,可能就超出了我们编剧的权限。但对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我们都是心存悲悯的。小说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我们在改编时也选择把主题汇聚到了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上去,想要探讨下亲子教育,以及什么是家人。

我心里有一个谱系的,刚才说袁午这个人物比较极端,那他家庭对他的控制就是一种极端的原生家庭状态,把他养育成了一个所谓的巨婴,让他失去了跟社会联系和长大的可能性。另一个极端,站着的是恩怀,她的家庭相反,是非常疏离的。两头的中间,是小莫一家,就跟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很像,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是一地鸡毛,但又是有爱的。位于这个纵横轴中的三个人(家庭),他们最后会走向何方,是我想探讨的。在剧集里,我们还是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每一组人物线都有了成长。

《消失的孩子》剧照

澎湃新闻:你也有孩子,觉得好的亲子关系它应该是什么样的?

秦海燕:其实是一种平衡,延续刚才说的,就在于你拽着的这条线到底是松是紧,平衡很难,只能在做每件事情时去选择,我是觉得孩子生下来就是特别独立的个体,我会尊重他们自己想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做的只是在他们18岁前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又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们以后能用童年去治愈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你看这个故事里面几个家庭,孩子总是不会按你的希望长大的,但我觉得像杨莫的家庭,起码是温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是在进行学习的。

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都必须找到最初打动你的点

澎湃新闻:合作过很多导演,会觉得编剧和导演之间最好的一个合作状态是怎样的?

秦海燕:我觉得我目前满意的一些作品,比如说《找到你》之类的,导演们真的是非常尊重剧本,恨不得每个字都拍出来。如果把影视创作比作建房子,我们编剧是画蓝图的,导演是带领施工队把蓝图变成房子的,这是最好的合作模式。

《找到你》剧照

我去年自己也当了导演,就更深刻的体会到,很多原发的创作的快乐,对我来说,还是在前期和后期,作为编剧和剪辑的阶段,当你直接跟内容发生关系,在创作那一刻快乐的阈值极高,这个快乐能战胜很多去处理人的关系或一些琐碎事务的力量。导演是非常辛苦的,因为导演面对的是一个组织生产执行的过程,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涉及的各种琐碎而庞杂的东西太多了,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纯粹的创作过程。

澎湃新闻:原创和改编作品都有很多,聊一下原创和改编写作上的异同?

秦海燕:我之前有很多改编项目,其实是把改编做得像原创一样,平地起高楼,就推翻重建整个故事。但《消失的孩子》,我们拿到小说以后非常认可和尊重它原本内容的气质和文字,面对这样一个好故事,肯定要减少自己作为编剧“炫技”的虚荣心和骄傲感,要放低姿态。作品本身大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虚荣心和骄傲感,创作者的工作,只是让作品“成长”为它应该有的样子。

电视剧《消失的孩子》改编自小说《海葵》

当然,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对于最终呈现来说创作的过程是一样的,也都必须找到最初打动你的点,或者说你认为和观众能产生共鸣的点,这个东西在创作过程中不能丢了。像《消失的孩子》这次,最初打动我的是原生家庭和亲子养育的主题,那就围绕着这个点去做。

澎湃新闻:近几年可以观察到电视剧行业里,原创剧本很少,大多数是IP改编,这个现象也是想听一下你的观察和看法?

秦海燕:其实培养原创,对于资本来说是需要耐心的。我也经常说,凡是还能留在影视行业内做影视投资,或是进行影视制作的公司,我都是心存敬佩的,因为影视行业现在确实比较困难,另外影视项目作为产品来说,它投资周期长,回报不可控,所以我也理解作为资方,想要做有IP的项目,创作周期能短一点,改编也至少有个底。但不管改编还是原创,创作者都应该以面对原创项目的态度去做。

感受那种真实的、面对面的碰撞,然后再写故事

澎湃新闻:你从编剧出道开始,大部分作品都是现实题材,这个题材也是业内公认最难写的。为什么在创作上比较坚持现实题材?

《消失的孩子》剧照

秦海燕:我差不多2003、2004年入行,也写了快20年了,也不是没进行过别的尝试,像什么爱情、喜剧、犯罪、魔幻什么的,其实都写过,所以倒不是我个人一定不尝试别的题材。但可能时间长了,会发现“存活”下来的或者拍出来效果比较好的都是现实题材。所以一方面是市场和我双向选择,一方面也是我确实比较擅长这方面。但我觉得现实题材不是只有剧情片这一条路,它现在变得更有活力,也是因为大家开始嫁接别的元素,比如像《消失的孩子》,也是嫁接了悬疑的元素,可看性就会比较强一点。

我觉得我也总结出了一套现实题材的创作方法,先做田野调查,采访真实的人,感受那种真实的、面对面的碰撞,然后再写故事。我前面提到我自编自导的电影《我经过风暴》,也是现实题材。在剧本阶段,我采访了大概两三百个家暴案例。最近要上映的《万里归途》,我们当时也受到一位外交官真实经历的启发。我个人比较容易被真实的故事打动,比较悬浮的、我不能相信的,我就不太会去写。

《万里归途》剧照

澎湃新闻:那在你资历尚浅,年纪很轻的时候,怎么说服资方你可以驾驭需要生活阅历和经验积累的现实题材?

秦海燕:就没有什么说服,就真的只是写,因为大家看到的、拍出来的项目,可能是我写的剧本里头的1/5,我也写了很多没成的项目,这两年可能好一点,早些年只能不断的写,用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可能算是比较早就有孩子和家庭的编剧,所以我一直活得特别有烟火气,每天要操心很多事儿,特别接地气,这种生活也给了我很多营养,入行就在以“挣奶粉钱”为目标,所以才能不停的写。

对于现实题材,创作上没有捷径可走,还是要做采访和调查的,比如《万里归途》,我采访外交官时听他讲他一个文官,当时怎么跑到利比亚把几万个人撤回来,听到其中一些真实细节时,有生理上那种后背发凉,起鸡皮疙瘩的感受,那我就会觉得这个东西一定要做,这种真实的力量给我能带来很强的信念感和支撑。

澎湃新闻:在编剧这个行当里,你觉得天赋更重要,还是训练得来的技术更重要?

秦海燕:天赋非常重要,没天赋肯定不行,但有了也不一定行,它不足以支撑你成为一个职业编剧。从我入行开始,到逐渐找到自己擅长的内容,整个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质疑挫折,包括前面说的成活率的问题,编剧前期承担的风险其实很大,很多项目开展到剧本的中间段,或者剧本都写完了最后也没有成,这种情况还是挺普遍的。也会在某一个阶段觉得:我都这么努力了,怎么还遇到这么多问题?毕竟编剧只是一个画蓝图的,后面那个房子能不能建出来,它有很多工业流程,也有各种机缘巧合,真是超出你的掌控。要成为一个能在这行站得住的编剧,确实要问一下自己对这件事有多热爱,愿意为此付出多少的努力和时间,怎么说呢,勤恳“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还要一颗特别强大的心脏。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