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医学院原院长董晨2020年赴上海交通大学任职后,原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的祁海已任医学院院长。
祁海教授 清华大学官网 图
据学院网站近日消息,2020年12月,医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完成了行政班子换届,由祁海教授任院长,程功教授、李海涛教授、廖洪恩教授任副院长。12月31日,医学院2020年度干部述职及民主评议会在医学科学楼B323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洪波,院长祁海,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程功,党委副书记程峰分别代表班子和个人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新班子在未来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在介绍了新一届党政联席会成员后,祁海指出,医学院正处于向学校新医学架构过渡的关键时期。为在适应未来新架构的同时发展医学教育、推进学科和队伍建设,新一届党政联席会已就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进行了充分探讨并形成了共识。
在学科建设方面,祁海首先简要介绍了医学院在基础医学、生医工程已经形成的优势学科和方向(如免疫学、医学影像、微生物与传染病学)。进一步,为发展更加平衡、交融的学科布局,学院将着力支持发展势头良好的肿瘤生物学,启动跨越基础医学和生医工程学科的“器官替代”与“未来疫苗技术”行动计划,通过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紧密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科建设。
在队伍建设方面,祁海介绍学院将继续按需引进教研和教学系列教师,同时以更全面的后勤保障机制、更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来更有力地支持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学院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祁海强调有章可循原则,党政班子将对常规管理服务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做到无章建章,有章必遵。学院行政工作将进一步服务化,服务将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祁海还介绍了提升教师、职工对学院事务知情参与度的具体举措。
最后,祁海指出新一届党政班子刚刚投入工作不久,一些调研工作仍在进行,希望广大教职工积极建言献策,使学院工作更加完善。
公开资料显示,祁海,清华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长期从事体液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自2009年入职清华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滤泡辅助T细胞和生发中心生物学方向获得突破性发现,为体液免疫调节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在2014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清华大学医学院前院长董晨,198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6年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学位, 1997至2000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免疫学系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
回国工作以后,董晨曾任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医学前沿创新研究院(筹)PI。
董晨院士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在T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其研究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董晨院士目前已发表论文200余篇,总被引用次数达28000余次。2014到201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董晨院士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2009年美国免疫家学会BD Bioscience研究者奖、2019年国际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协会Biolegend-William E. Paul Award奖。他是国家重点研发精准医学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基金委“炎症生物学与疾病”创新群体负责人。现任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主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Immunity、Cell Research等期刊的编委。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