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方面获悉,龙门石窟研究院退休职工、研究员,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石窟保护专家刘景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5月10日12时30分在洛阳去世,享年80岁。
洛阳媒体洛阳网2011年曾刊文《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历千载风霜剥蚀 经修复故貌犹存》介绍了刘景龙保护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经历:在龙门石窟工作41年的刘景龙同志,堪称“龙门活字典”。1964年,他从原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入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工作,历任保管所副所长,龙门石窟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在刘景龙的新书《我的龙门情怀》中,叙述了不少“文革”期间保护龙门石窟的故事。
在1965年对龙门石窟损坏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1971年,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又进行了调查,认为卢舍那等9尊奉先寺大像均有很大裂缝,亟待修缮,并将龙门石窟的大规模修复计划上报中央领导。当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划拨巨款,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协同河南省博物馆、龙门石窟管理所,开始对卢舍那大佛进行大规模的修复。整个工程历时15年。
刘景龙回忆说,1973年6月,他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修复卢舍那大佛时发现,大佛脸上、身上的裂缝很大:对需要加固的地方,用钢筋锚杆铆焊、加固;对需要填补的裂缝,用树脂浆液灌入。当时,大佛的耳朵破损较严重,工作人员还对大佛进行了“补耳手术”……
刘景龙说,“文革”中,除了卢舍那大佛,阿难、叶伽、力士、天王、菩萨等9尊奉先寺大像均被加固、修复。这一工程,是国内第一次对大型石窟进行灌浆加固保护工程。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