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故里“解州”怎么读?专家建议尊重历史应读“hai”

澎湃新闻 06-02 20:07

熟悉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定知道,东汉末年名将关羽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自称是“河东解良人也”。这里的解良指的就是今天山西省运城市的解州镇。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东方IC 资料图

作为关羽的故乡,解州在关羽死后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关帝庙。因此,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不但被称作是“世界武庙之祖”,也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成为关圣故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与几乎妇孺皆知的武圣人关羽不同,关羽的家乡“解州”的具体读音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根据山西当地媒体《黄河晨报》《运城日报》的报道,运城当地人一般把“解州”读作“hai(四声) zhou”,而外地人则往往读作“xie(四声) zhou”,差别就在于解州的“解”字究竟该怎么念。

不只是一般民众将解州读作“xie(四声) zhou”,就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也并没有收入“hai(四声) zhou”的读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询第10版《新华字典》显示,“解”这个字在字典中一共收入了三个读音,分别是“xi蔓jiě”和“jiè”,而代表山西地名“解县(州)”的被归于“xiè”字条之下。

针对这个问题,据《运城日报》报道,今年5月8日,运城市邀请专家对解州的“解”字定音论证。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地名研究所研究员商伟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韫佳,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厉兵以及山西省、运城市部分专家等出席论证会。运城市方面,副市长陈竹琴、市政协副主席翟冬鸿参加了论证会。

会上,专家对解州的“解”字定音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专家们认为,解州的“解(hai,四声)”贯穿古今、历史悠久,浓缩了对关公的追思、对关公精神的崇拜和追求,对“忠义仁勇、诚信礼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该字已经融入河东百姓的日常生活、浸润到血液里了,已经成为一种牢固的文化基因。因此,要早日完成“解(hai,四声)”字的审字定音工作,以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地名文化遗产。

澎湃新闻从山西运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获悉,在5月8日的审音定字专家论证会上,90%以上的专家认为,从地名学的角度,应该将解州定音为解(hai,四声)州。

根据运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负责人的说法,运城市方面已经按照申报程序,将解(hai,四声)州的审音定字申报给上级机构,等待国家相关部门的最终结果。

上述区划地名科负责人还提到,解州关帝庙此前和台湾动漫大师蔡志忠合作拍摄了动漫电影《武圣关公》,但因为“解”字解说词和配音的问题,通行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没有解(hai,四声)的读音,当地相关机构曾与制片方产生了分歧,影响了电影制作。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运城市政府就曾召集民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召开政协提案推进会,讨论运城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由政协委员翟冬鸿提出的《关于由人民政府出面申请将‘解州’词条和‘解’字读音‘hai(四声)’编入现代汉语词典的建议》的提案。

对于这个建议的意义,根据《运城日报》去年12月15日的报道,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这一建议代表了527万河东人民的迫切愿望,“解”字读音的还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它将解决运城市在宣传解州关帝庙加注拼音时所遇到的尴尬境地,也解决了广大市民在拼音输入时的无奈”。

另据运城当地学者闫爱武2015年发表于《黄河晨报》的文章《关公故里解州为何应读“解(hài)州”》一文介绍,解州古称“解梁”,在古人的眼里,解梁城就是在一片像大海一样的汪洋中间的一只眼睛,周边有盐池、伍姓湖、涑水河等这样的大水包围,这就是“解州”“解县”“解池”读作hài(亥)音的由来。

闫爱武还在文中补充道:需要说明的是,最初“解”的读音是“海”,后来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变成了“亥”,声调发生了变化,目前在当地有“海”和“亥”两种读音。

6月2日,参与了今年5月8日会议的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地名研究所研究员商伟凡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早在2005年他就开始关注解州的定名问题,如今由于解州关帝庙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定名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商伟凡介绍,我国曾经开展过两次全国地名审音定字工作,两次工作的审音原则都包含孔子提到过的“名从主人”原则,也就是指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商伟凡透露,依据这个原则,有两个地区的定名问题得到解决:一个是福建连城县的冠豸(zhai,四声)山,另一个是甘肃宕(tan,四声)昌县, 虽然豸(zhai)和宕(tan)的读音在现代汉语工具书里面不存在,但是两个读音与当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且广为当地群众所接受,所以就以此定名。

“汉语和汉字一旦跟一方之地,一类之人相结合就不是语言文字的一般规范所能束缚的了。地名与人名的去与留,是相关之地和人的血脉与根源,是与他们生命同在的文化遗产。”商伟凡表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