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路丨南泥湾留守老兵:四年开荒一生守护,曾拒进城机会

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2020-09-10 06:0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为迎接建党百年,澎湃新闻 “建党百年 初心之路”大型全媒体报道和综合传播项目已于2020年7月正式启动。项目紧扣“不忘初心”这一核心理念,挖掘、报道一批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的优秀典型人物或事迹,从平凡中描绘伟大,从个体中展现全局,记录建党一百年历史中的感人瞬间和坚定信仰。

即日起,澎湃新闻公开征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故事”的线索、视频、音频、图片等关键元素。本次征集面向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不设行政级别、工作岗位、性别、年龄等限制。请点击此链接,填写“初心故事”的线索。

开垦出26万亩良田,建成陕北“小江南”后,三五九旅5千余名红军战士陆续撤出南泥湾,仅留下少部分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为延安提供后勤保障,刘宝斋就是其中一员。

刘宝斋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从1941年三五九旅高唱着“一把锄头一把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军垦屯田开始,刘宝斋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奉献给这片土地。他们用4年时间开垦了26万亩良田,让南泥湾从荒无人烟到遍地牛羊,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为党中央、兄弟部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创造了传承至今的南泥湾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留守在南泥湾的最后一批官兵陆续离开,但刘宝斋却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留了下来,直到1984年去世时也再未离开。他的养女侯秀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父亲的坚持,是为替牺牲的战友守住他们在南泥湾开垦的每一寸土地。

侯秀珍

时隔多年,三五九旅红军战士当年开垦的稻田仍然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水稻,侯秀珍说,新中国成立后,刘宝斋一直义务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农、大学生及外国友人讲述南泥湾大生产的故事,“他去世前将这项任务交给我,让我接替他继续弘扬南泥湾精神。”

如今,侯秀珍已74岁,南泥湾的红色故事她已讲述了三十多年。她说,南泥湾精神不只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几句话,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我希望通过我们两代人的讲述,让更多人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南泥湾精神的实质与灵魂,让后人铭记历史,开拓前行。”

向荒山进军

在侯秀珍的一个小笔记本上,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位访客的详细信息,过去的30多年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他们义务讲述当年红军战士在南泥湾大生产的红色故事,这些访客,大部分是慕名而来。

侯秀珍1946年出生在河南,那时曾负责在南泥湾垦荒的红军战士大部分已经南下,侯秀珍与南泥湾的故事则要从他和原三五九旅九团九连副连长刘宝斋的相识说起。

据侯秀珍回忆,1958年她15岁时候,因河南老家闹饥荒,她与家人一路逃荒来到了南泥湾,在这里见到了负责留守的刘宝斋,同为河南老乡,刘宝斋对这个身上带着灵性的女娃娃十分喜欢,便收她做了干女儿。几年后,侯秀珍嫁给刘宝斋的儿子,与他成为一家人,此后,侯秀珍从刘宝斋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红军在南泥湾大生产的故事,影响了她的一生。

侯秀珍介绍,1941年,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中央经过考察后决定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同年3月15日,原三五九旅七团、八团和九团5000余名红军战士从延安出发,向45公里外的南泥湾挺进,“当时还没有路,将士们一边砍树开路一边行军,用了40多天时间才抵达南泥湾。”

但他们到了南泥湾后发现,这里荒无人烟,到处是荒山,甚至有狼群出没。战士们在平地上搭起了草棚暂时安顿下来。但恶劣的生存环境及缺乏资金、衣食和生产工具的极端现状让很多人倍感压力。侯秀珍说,临行前毛主席曾叮嘱称,前方的战士要靠三五九旅的5000多人养活,“他们没有后路,只能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

很快,有人在山上发现了一座破庙,搜集到一些破铜烂铁,战士们自己起炉打铁铸造工具,没有耕牛就用人力拉镢头开垦荒地,没有穿的就自己捻毛线纺纱织布,没有吃的就用野菜和野果充饥。

“三五九旅上至旅长,下至马夫,一律参加生产。经过艰苦奋战,官兵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在南泥湾种出了水稻、小米和黄豆。”侯秀珍最初听到父亲刘宝斋讲述南泥湾的大生产时曾精神振奋,她说,红军战士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开垦出10万亩耕地,从第二年开始,战士们在山上打了窑洞,生活条件好了一些,但10万亩耕地刚够吃喝,根本达不到“支援前方”的目的,于是他们一边继续开垦荒地,一边养起了牲口,逐渐形成了后来广为流传的“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局面。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开垦的稻田被沿用至今。

“守住每一寸土地”

时隔近80年后,尽管刘宝斋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名字仍被南泥湾的许多村民记在心里,一名老人在提及这位老红军时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个牛人”。

侯秀珍告诉澎湃新闻,刘宝斋当时是九团九连的副连长,他的连队在当时一直是模范连,大生产运动中,他要求每名战士每天至少要开垦两亩半土地,他自己则每天开垦三亩左右。那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口号响彻整个南泥湾,战士们干起活儿来不分日夜,有人一天就能开垦三亩七分地。他们口号在此后成为了传承至今的“南泥湾精神”。

红军战士开垦荒山的老照片。

仅仅4年战士们开垦出26万亩良田,让当地人口中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小江南,他们每年为党中央及前方战士输送粮食,这些补给在当时主要靠人力运输。

1944年,驻扎在南泥湾的5000多名红军战士陆续撤出南泥湾,党中央为了增强华南抗日力量,开辟五岭抗日根据地,决定让原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分批南下,只留下少部分人继续在南泥湾从事农业生产。

三五九旅离开南泥湾南下后,刘宝斋服从组织安排,成为留守部队的一员。直到新中国成立,组织安排他进城工作,但他没有去,提出要坚守在南泥湾。侯秀珍说,当年与父亲一起在南泥湾开荒的很多战士在南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为革命事业奉献了生命,“他说要代替牺牲的战友守护好他们当年开垦的每一寸土地,向后人讲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将南泥湾精神传承下去。”

刘宝斋的请求得到批准后,战士们陆续撤出南泥湾,而他则在人民公社任职,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义务为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农、大学生及外国友人讲述“南泥湾大生产艰苦岁月”的故事,讲述三五九旅创造的南泥湾精神,先后担任过南泥湾合作社社长,大队书记,当选延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陕西省政协委员,直到去世也未曾离开过。

当地一位老人回忆称,刘宝斋生前是个十分随和的人,但只要遇上“公家的事”他就会变得异常严厉,他曾亲眼看到刘宝斋因晾晒的粮食在下雨前没有被及时收回而棒打亲外甥。1970年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南泥湾慰问时,看到刘宝斋的窑洞已经坍塌成了危窑,便给他200元,让他修缮住所,“但领导走后,他就把钱给了生产队,自己在生产队的库房里住了好几年。”

1984年,刘宝斋因病在家中去世,侯秀珍说,当时父亲已经因病重而无法说话,“但他走得还算安详,那些他放不下的事早已向我交代清楚。”

两代人的南泥湾精神

侯秀珍记得,在刘宝斋的追悼会上,曾有上千人前来为他送行,而父亲放不下的事,是他曾对自己的承诺。

侯秀珍说,从新中国成立到父亲去世,他一直坚持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农、大学生及外国友人讲述“南泥湾大生产艰苦岁月”的故事,讲述三五九旅创造的南泥湾精神,“他一直坚守着自己‘要替牺牲战友守住在南泥湾开垦的每一寸土地’的初心”。

刘宝斋去世后,侯秀珍接过父亲的“钢枪”,承担起弘扬南泥湾精神,讲述南泥湾红色故事的重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后人讲述着父辈们在南泥湾艰苦奋斗的红色故事。丈夫去世后,她便过上了独居生活,成为坚守在南泥湾的“留守老人”,她的女儿都在城里工作,曾多次提出要接她去城里生活,但都被拒绝,“我有我的使命,不能离开”。

战士们当年使用过的生产工具。

侯秀珍说,作为刘宝斋的后人,为了传承父亲的革命传统和良好家风,为了学习父亲甘于坚守革命阵地和默默留守南泥湾的奉献精神,在南泥湾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这几年她又有了新的想法,希望把父辈们当年的历史照片以及部分使用过的实物布置成展室,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通过参观学习。

“我想让后人近距离地触摸这段不平凡的历史,真切感受到当年革命战士激情澎湃的战斗豪情。”侯秀珍说,她现在已经74岁,想在之后为数不多的日子里,以自己为媒介,让人们能有机会用心体会南泥湾精神的实质与灵魂,让后人记住以往历史,不忘开拓前行,继续传承正能量,把南泥湾的革命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下去。

南泥湾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时隔近80年后,尽管南泥湾已经从当年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发展成一个拥有12个行政村,上万人口的小乡镇,但当年红军战士们开垦的良田一直沿用至今,三五九旅、刘宝斋及侯秀珍等老党员的奉献精神也已经凝聚成南泥湾身上难以褪去的红色。

    责任编辑:崔烜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