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求是《等待呼吸》:一代人的伤痛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实习生 申璐
2020-08-04 10:21
来源:澎湃新闻

钟求是

《等待呼吸》是钟求是的最新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讲述了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遥远的莫斯科相知相爱,在莫斯科的世事变迁之中,男主人公夏小松意外受伤终至离世,女主人公杜怡回到中国,在生活的漩涡里经历种种坎坷。虽然如许多故事最后的结局一样,杜怡终于有了新的平静生活,有了新的伴侣,但是她的内心一直追寻着那段异国故事。

《等待呼吸》

钟求是谈到,《等待呼吸》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说。青春的激情、异国的情调和特别时期的惊心背景,让这场爱情既伤感又绚烂。这更是一部记录命运的小说。三个年轻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相处交手,既充满了人性的纠缠和生命的起伏,又放射着理想一词的悲情和光芒。“这本书不是供给喜欢玄幻、穿越、盗墓文字的读者看的,它希望遇到那些在生活中愿意思考的人。”

研讨会现场

钟求是曾出版小说集《零年代》《两个人的电影》《昆城记》《街上的耳朵》等,现为《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最近,“作家钟求是长篇小说《等待呼吸》研讨会”在杭州举办。文学评论家程德培、《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苏州大学教授王尧、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肖瑞峰等参加会议,就《等待呼吸》的文学构架与艺术特质等进行了解读。如何处理宏大历史与个体命运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程德培认为,小说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有非常大的转折,作者试图通过这两部分表达对时代的思考,思考一代人的命运;而到了第三部,整个叙事最终鲜活起来。

程德培称他对小说中的章朗(小说中第三号人物)印象深刻。“这一部分的视角是从男人出发的,赋予了杜怡很多同情,解决了女性的很多诉求,而且因为很聪明地用了第一人称,回避了很多问题,也克服了写作中许多很难逾越的障碍。在这里,钟求是特别强调了情爱时身体与精神的区分。不过身体与精神能分得那么明白吗?爱情比想象的要复杂,身体和精神的爱有时是分不清楚的。但钟求是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说家,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努力地想证明这一点。”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则从女性形象的当代性的角度挖掘这部小说的当代文学史价值,她说,“读小说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看到了我的同龄人,同时看到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本质,包括整代人的心灵轨迹,尤其是杜怡这个女性形象的宿命,她的精神挣扎,她的独立,尤其她以不灭的爱情与理想去抗争现实,在经历内心的伤痛后仍保有情怀与理想,用女性独立的灵魂唱出了自己向上向善的心灵之歌。”

肖瑞峰认为《等待呼吸》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同样历经坎坷,但她的性格是传统与现代兼融的,作者通过糅合中西方现代小说的技法塑造了一个生于情、专于情的女主人公形象,为绵延古今的女性形象增添了独特性。

“杜怡与夏小松亲热时总是守住最后一关,想要到结婚时才彻底交付自己,可见是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与古代小说的守身如玉的女子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在她身上兼容,喜欢她的章朗又见证她终究是21世纪的现代女性,传统对她的束缚终究有限。”肖瑞峰说。

程德培

包括命运坎坷的女子剪影在内,《等待呼吸》描绘的实则是一代人的伤痛故事。然而,对于伤痛记忆的陈述如果只停留在主观的陈列之上,始终是个体叙事而无法引起普遍的共鸣。陈力君认为该书中能够真正激发认同的是“对伤痛的抵抗与摆脱,来自于一种共同的诉求,一种超越性整合力量,是一代人关于现实世界与俗世人生的朝圣路”。

《等待呼吸》围绕杜怡与夏小松的爱情写到了四个城市,虽然从章节上来看是三个城市,但实际是四个——前三个是莫斯科、北京、杭州,还有一个就是夏小松的家乡晋城。

何平认为,小说将背景挪到莫斯科是要去解决中国八九十年代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何平分析说,文中身处莫斯科的杜怡和夏小松就像是“革命时代的异乡人”。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翟业军谈到钟求是在写作《等待呼吸》之前,并没有去过俄罗斯,而是在小说写完之后才去的,目的是验证自己这部从莫斯科开始的小说细节是否准确,这是个有趣的证候。“莫斯科与俄罗斯之于钟求是这一代人不是实体性存在,而是一种符号,与理想、信念、浪漫、情怀相关的符号,这个符号与实体没有太大的关联,只需要实体从世界上对自己做出一点点的修正。它被宏大的概念、恢弘的情怀填得满满当当,他始终被马克思和哈耶克两股相反的力量拉扯着,并最终完全地倒向马克思。片刻犹疑之后倒向马克思的过程是一种销魂的体验。”

符号往往是意义的不在场。翟业军称文中的夏小松是必须死掉的,而且死于莫斯科广场上的那一颗流弹。“他只能以身相殉。诡异的是他只有死了才是不死的,就像那个信仰体系,死了,也才是永恒的。”

小说在写作手法的创新上具有探索意义。作者在小说中插入了“无处安放的部分”——既是无处安放的时代也是无处安放的你。肖瑞峰分析说,前面无处安放的部分有一串错落的数字,从1994到2003,这些数字概括了杜怡生命中的一大段的岁月,这似乎有点类似于山水画中的留白,凭借这些数字读者都可以尽情想象这20年里杜怡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有过怎样的精神挣扎。而后半部分只有寥寥两页,重点描写了他断指的始末。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