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市纪|上海知识产权园总经理:科创板5项发明专利门槛高吗

澎湃新闻记者 刘歆宇
2020-08-03 07:21
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一周年。

在这个对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节点,澎湃新闻推出《创市纪: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特别报道》,邀请国内一流科创园区负责人,有意登陆科创板的科创企业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过去,寄望未来。为新起点上科创板续写新篇章,建言献策。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闻记者对杨浦科创集团上海知识产权园总经理潘抒的专访。

杨浦科创集团上海知识产权园总经理潘抒

“科创板第一批企业挂牌上市的时候,我觉得专利这块让人眼前一亮。我印象当中第一批25家企业平均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七十几件,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最大的前三家,我记得分别差不多大数有550件、500件、450件。有人说科创板是一种工程师红利,当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知识产权工作的红利。”谈起科创板的落地,潘抒颇为感慨。

发明专利成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发明专利已经被列入企业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之中,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将发明专利的数量作为上市衡量门槛的一项指标,是一项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

2020年3月20日,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对科创板申报企业的“科创属性”提出了具体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这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的结构,包括3项常规指标和5项例外条款,企业如同时满足3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这3项指标中的第二项是,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

对此,潘抒点评称:“这显然是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

“以前有个问题叫,知识产权或者说专利它是矛还是盾?我觉得不管是矛还是盾,都是一种竞争的武器,你得通过专利告诉科创板上市委,这个专利对我的市场竞争划了多大的地盘,或者说形成了多大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多高的壁垒,我觉得这个显然是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一个非常大的促进。”

5项发明专利有难度,但要求合理

至于5项发明专利的衡量标准是偏严格还是偏宽松?潘抒认为,5项发明专利的达成其实并不容易,不过,如果5项发明专利都无法获得,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可能不那么容易让人信服。

他说:“我们国家2017年以前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一直在50%以上,从2018年开始基本上是逐年甚至逐季在降低。目前的数据大概在30%出头一点。如果分拆看看,中国企业比国外企业的授权率还要低40-45个百分比,另外,企业比高校、科研院所还要低20个百分点左右。我看到一个数据,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一季度大概只有23.4%,也就是差不多申请5个专利能获得一件授权。宏观政策层面讲,我们国家正在收缩前些年的专利资助政策,所以5件发明专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潘抒补充解释:“过去可能有一个误解,大家老是听一些故事,说某某企业或者某某科学家靠一个专利卖了多少钱,好像觉得专利是一件两件这样就可以做成大买卖的。但实际上你去看,在竞争激烈的领域,专利数量是个基础,没有数量去谈质量可能也是空的。从国际上看,一些科技龙头的专利数量是上千、上万件的,所以我觉得科创板5个专利的门槛完全应该达到,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

建议:知识产权要尽早规划

对那些想要冲击科创板的科创企业,潘抒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说:“我觉得首先是知识产权要早规划,我也了解过一些目前准备上市企业对于专利的动作,现在基本上企业如果要上科创板,它在专利上的储备,相当于一个弹药的储备,假设按照未来申报材料写50件去呈现给上市委看,那么现在要提前两年到三年,以每年50件到100件的量去提交申请。甚至我听说有一些企业之前已经准备递交材料去排队,结果突然出了‘3+5’指标的政策,结果企业发现这块是不够的,可能以前企业拥有的是软件著作权,但现在需要的是发明专利,所以企业就需要补课,数量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潘抒还建议,企业需要重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既包括资金,也包括人员,同时也要注重对于知识产权外部服务机构的遴选和磨合。

 

    责任编辑:孙铭蔚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