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天问”升空,求索不止

2020-07-23 14:32
来源:澎湃新闻

刚刚!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朋友圈内一片欢腾。

这也是中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旨在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早在20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接连提出172个问题,这些问题,很多已经得到破解,但那种执著追问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去探索未知世界。

浩瀚的宇宙之中,还有哪些奥秘?除了月球之外,中国人的足迹还将要触达哪些领域?这既是科学研究的雄心和视野,也是人类探索走出地月系统、开拓深空探测的现实需要。

作为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火星毗邻地球且环境最为相似,此前国际火星探测已取得成果,发现了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此番“天问”出征,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火星探测的“大合唱”。

从《天问》到“天问”,岁月沧桑变迁,而中华民族不懈追索、勇猛精进的精神没有停歇。之前一代代志士仁人经略四方,挥斥方遒,体现的是一种地面之上的奋斗和努力;如今,中国人迈出行星探测的步伐,则体现出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远的追求。

当然,科学探索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接力过程,从“天问”升空,到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仅仅跨越物理距离就需要约7个月,而在这个探测工程体系中,更是包罗了设计、制造、试验、飞行任务实施、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

这是一场太空中的“长征”,不仅考验智慧、耐力,更考验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事实上,这也是任何一项重大科研工程的基本底色。

越是纷繁复杂,越要士气昂扬;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信念;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严慎细实。这是理念,也是方法论,更是进行所有工作时应该把握的路线图。

“天问”升空,中华民族奔火之旅刚刚开始。接下来,惟有以绝大的勇毅和坚持,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终期于成。

    责任编辑: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