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状|拿什么拯救你,黎巴嫩

吴冰冰/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2020-07-22 17:57
来源:澎湃新闻

黎巴嫩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因疫情的原因而急剧恶化。曾担任黎巴嫩经济与工业部长和央行副行长的纳赛尔·萨义迪(Nasser Saidi)认为,如果不能通过迅速而有效的改革找到解决办法,黎巴嫩会经历一个失去的十年并成为失败国家。

这次危机首要和突出的表现是汇率贬值和外汇短缺。黎巴嫩镑长期维持在1美元兑换约1500黎镑的水平。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黎镑对美元急剧贬值60%,6月,官方商品进口汇率达到1美元兑3850黎镑的水平。但民众按照这一汇率只能兑换限定数额的美元,如果需要更多的美元只能去黑市,而黑市兑换率则高达1美元兑8000至1万黎镑。

2019年10月17日,黎巴嫩政府决定对社交软件Whatsup的使用征税,这引发全国性抗议示威。从10月18日到11月1日,黎巴嫩的银行因为示威游行而关门。在此期间,银行规定每人每天取款数额不得超过1000美元等值的黎镑,直接取美元则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借全国性示威游行的机会采取限制性措施,以避免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但其代价是银行乃至整个黎巴嫩银行业信誉受损。

美元紧缺的局面因为新冠疫情而加剧。黎巴嫩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包括旅游业(60亿美元)、出口(29亿美元)和侨汇(70亿美元)。新冠疫情使得旅游业基本停摆,外汇收入剧减。为了留住美元,黎巴嫩的银行甚至出台强制性措施,当储户要求从自己的美元账户取出美元时,银行直接以1美元兑1500黎镑的汇率支付黎镑。

美元紧缺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食品供应首当其冲。黎巴嫩一半以上的食品供应依赖进口,包括全部的植物油和大米以及80%的小麦。2019年,黎巴嫩国内生产小麦13万吨,进口56.8万吨,其中90%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任何供应链中断和出口国的限制性措施,对黎巴嫩而言都意味着严重的粮食危机。黎巴嫩每年总进口额在200亿美元上下,其中三分之一是食品。由于美元供应紧张和汇率波动,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从2019年4月到2020年5月,食品价格上涨了55%。截至2020年2月,大米价格上涨了40.2%,面粉上涨了28.7%,鹰嘴豆上涨了36.5%。

电力供应也受到影响。2018年,黎巴嫩的发电量为2334兆瓦,而总需求达到3562兆瓦,缺口超过三分之一。黎巴嫩火力发电主要使用柴油和燃料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8年,黎巴嫩的总进口额为210亿美元,其中石化燃料占到16.5%,约为35亿美元。黎巴嫩电力生产成本是每千瓦时16至23美分,但销售的电价平均为9.5美分。由此电力公司每年存在15至20亿美元的缺口,都需要政府财政补贴。由于电力短缺,那些无力负担家用小型发电设备的家庭,每天不时停电就是常事。在经济危机中情况进一步恶化,有时一天会有22小时停电。

因为疫情加剧的经济危机,使得失业和贫困问题更为突出。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已有22万黎巴嫩失业。黎巴嫩每年创造约4000个就业机会,而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新劳动力大概有2.3万。这就意味着黎巴嫩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需要比现在扩大六倍,才能满足新劳动力的就业需求。这种局面必然意味着高失业率。根据黎巴嫩劳工部2017年的统计,失业率为25%,青年失业率为37%。黎巴嫩的就业具有“非正式就业”的特点,66.9%的就业人口没有社会保险。根据黎巴嫩《国家青年政策文件》的统计,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越高,高中毕业生失业率为21.8%,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则达到36.1%。由于就业困难,黎巴嫩成为阿拉伯国家中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40%获得大学文凭的黎巴嫩人选择去国外就业。

与高失业率相联系,黎巴嫩的贫困率也处在较高水平。2012年8月,黎巴嫩总统米歇尔·苏莱曼指出,28.5%的黎巴嫩人生活在贫困之中,8%的人口处在绝对贫困之中,每天的生活开支不超过2.4美元,约有30万人无法满足基本的食品需求。近十年来,黎巴嫩的贫困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日益恶化。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4月的数据,22%的黎巴嫩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45%的黎巴嫩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因为疫情影响,近半数的企业降薪,有的幅度高达40%,受冲击最大的是占人口总数约14%的中产阶级。

黎巴嫩的经济形势自2018年以来就持续恶化。黎巴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18年开始变为负数,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1.93%和-5.64%,预计2020年将会达到-13.8%。黎巴嫩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商业服务、餐饮酒店、教育医疗和金融服务。服务业和银行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6.67%,工业和农业分别占20.13%和3.2%。这种服务业导向的经济结构更容易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黎巴嫩的债务水平和通货膨胀率也节节攀升。2018年债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1%,现在则高达175%,负债率在全球排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希腊。通货膨胀率2019年为7%,2020年4月为46.55%,5月则达到56.53%。

黎巴嫩危机显然与其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相关。30年来,为了维持1美元兑换1500黎镑的固定汇率,黎巴嫩央行大量向商业银行借款,而商业银行为了吸收存款,向储户提供高达15%的利率。现在政府、银行和民众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这一链条。

但也有观点认为,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目前特别严峻的局面是美国为打压黎巴嫩真主党而刻意制造出来的。2020年6月16日,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发表电视讲话,指责美国为了维护以色列的利益打压阿拉伯国家,这是黎巴嫩目前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幕后推手。他认为,美国一方面阻止美元流入黎巴嫩,另一方面向黎巴嫩央行施压,不让本已短缺的美元流入市场。此外,还有亲美势力支持的银行将美元运出黎巴嫩,从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有200亿美元被运出黎巴嫩。这些钱既没有去叙利亚,也没有去伊朗。纳斯鲁拉认为,这些人为了转移视线和转嫁矛盾,反而污蔑黎巴嫩真主党抢购市场上的美元转交给叙利亚。

为了缓解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2020年5月13日,黎巴嫩开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开谈判,力求获得100亿美元的支持。黎巴嫩方面提出救市文件,首先要确定黎巴嫩金融业的损失。在这方面,黎巴嫩政府与央行之间仍存在分歧。在4月底通过的救市计划中,黎巴嫩政府认为,黎金融部门的损失为154万亿黎镑,按当时1美元兑换3500黎镑的汇率计算约合440亿美元;但央行和议会则认为,损失只有81万亿黎镑,约合230亿美元。

除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黎巴嫩还试图解锁“西德尔会议”(CEDRE Conference)承诺的贷款。2018年4月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了援助黎巴嫩的“通过改革和企业参与推动发展的经济会议”,简称“西德尔会议”。与会国家决定向黎巴嫩提供102亿美元的贷款和8.6亿美元的赠款,合计约110亿美元,用于在12年的时间里支持包括电力、供水、垃圾处理等在内的250个发展项目。由于黎巴嫩政府未能实现计划要求的改革,这些款项一直没有落实。2020年5月,援助国大使与黎巴嫩总理举行会谈,法国代表指出,款项能否落实,将与黎巴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密切挂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20年7月开始,黎巴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转向电力和能源部门的改革。

黎巴嫩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积重难返,全面改革困难重重,经济金融和社会民生的局面日益恶化,而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和新冠疫情更是让经济危机雪上加霜。面对这一困难局面,越来越多的黎巴嫩人开始思考转向中国寻求帮助。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就表示,中国企业愿意帮助建设从的利波里到纳古拉的铁路和贝鲁特到贝卡地区的隧道,以及投资兴建电站。既然法国与欧盟还要等待美国的许可才能重启“西德尔会议”资助计划,黎巴嫩人不应再对美国抱有幻想,拓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将改变黎巴嫩。

-----

作者吴冰冰,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单雪菱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