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中国“乡村笔记”:让城乡的孩子看见彼此

刘恩保
2020-07-17 11:57
来源:澎湃新闻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如何促进城乡之间的人口双向流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容易让孩子与乡土环境隔绝、患上“自然缺失症”。城市里孩子对于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农村不甚了解,缺少对于中国社会变化的关注、关怀。对于农村人来说,“读书无用论”在日益蔓延。农村的孩子们缺乏职业规划,进城务工后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城市人对农村的认知停留在旅游休闲上,而农村人向往城市生活,对自己的村子怀有自卑感。城市人不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无法体会农村人耕种的辛劳;而农村人对城市的信息和技术感到陌生,对城市的认知更多体现在“经济繁荣”、“车水马龙”、“不能吃苦”等方面。

单纯的经济援助无法激发农村人反贫困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不能促进形成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以城市的角度和经验去农村支教、改善基建、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会因城乡在文化、习俗、知识、认知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矛盾,带去自尊心和自信力的伤害。

社会企业“乡村笔记”于2017年发起乡土研学项目,把城市孩子带到乡村学习,旨在带领城市孩子回归乡村生活、发掘乡村故事、了解乡村文化。

乡村笔记目前的项目地包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州和阿坝州的高原藏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山东菏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安徽黄山市的村庄,吸引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成都等城市的学生参加乡土研学。

同时,乡村笔记于2018年发起城市职旅公益,把乡村孩子带到城市学习,旨在引导农村孩子认识城市的多元职业、结合自身特长为未来做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已有来自大凉山和甘孜州巴塘县的学生去到成都,来自湘西的学生走进了上海。

乡村笔记着重培养12-18岁的青少年群体,在带学生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城乡差距和为改变这种差距力所能及的行动,形成社会责任感。

城市的孩子在农村活动留影。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湖南湘西的孩子到上海参访地铁博物馆

乡村笔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为农村发展带去城市支持:

以乡土研学项目把城市的学生带到农村,深入了解农村的历史、习俗、产业等,以调研报告、乡土文学、微电影等形式传播农村文化,引导他们关注农村发展;

以城市职旅项目汇聚城市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学生,把他们带到城市,从职业规划的角度了解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让他们拓宽视野,带着新知识回到家乡,参与农村发展建设;

在项目地的村庄通过带领学生调研、采风,发掘特色农产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剪影,帮助设计包装、开辟销售渠道,帮助农村基于地域特色开发乡土文化产品,让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联系起来。

对于城市,乡村笔记为城市带去了农村的视野:

当城市人的精神生活日益被网络占据,趋向单一化,乡土文化的传播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学生在未来会进入城市工作,为劳动力紧缺的行业提供人才;培养城市学生在多元社会中的同理心、适应力,未来能为弥合城乡差距、促进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孩子在湖南湘西花垣县金龙苗族村调研

目前项目为城市和农村均带来了一些改变: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金龙村的客栈由于缺少游客而常年处于基础设施不足的状况,现在客栈已经全部翻新,通了水电,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山东省菏泽市宋楼村的宋家班学习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子戏,但没有知名度,且戏班生活条件艰苦,在城市学生去到村子后有了戏班的宣传册,将来计划拍摄戏曲宣传片,在传播戏曲文化的同时获得额外收入,戏班成员在衣食住行上的生活得到改善。

学生书写湘西文化的文学作品刊登在《意林绘阅读》上,来自上海、成都、杭州等地的学校组织学生来上文学课程;记录川西藏区高原的自然风光和藏民生活的纪录片在“2018点赞中国记录影像40周年暨第四届万峰林微电影盛典”上展出,学生自主制作完成了《小金县达木村植物图鉴》,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生活。

在研学过程中,学生发掘了湘西金龙村的云雾茶、川西甘孜州巴塘县的雪菊、云南红河州大羊街村的红米线,传播这些特色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由乡村笔记辅助来为其设计包装,在拓展农产品销路的时候也为其发展带去关注,形成特色村庄品牌。

来自湘西、川西的农村学生到上海和成都接受城市的职业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在高校和各行业公司进行学习体验,同时参与到研学项目中带领城市学生了解农村,拥有了较明确的未来方向,也建立起文化自信。

经验借鉴

1.用平等心认识城乡差距

乡土研学项目和城市职旅公益的基础理念在于城乡之间“和而不同”,在城市和农村的诸般差异中求同存异,现阶段的城乡差距可以通过新一代青少年的努力,在未来可以变成互相理解的差异。

作为一家社会企业,乡村笔记的初衷是连结城乡、消除不平等。现在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在农村场景下应用实践,如语文与乡土文学采风、化学与农业化肥施用、建筑学与传统建筑保护等;而当代城市人的吃苦耐劳等品格和熟人社会的文化,则来自传统农村。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城乡之间的异同,在视野上,学生能够从现在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中看见机遇,正确认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心态上,见识多样化的中国社会后,他们能以平等的视角去看待社会现象,设身处地去思考城乡差距。

2.用教育连结城乡的新模式

城市与乡村从地理环境到知识文化都看似截然不同,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彼此理解、互相支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乡村笔记的乡土研学项目在乡村场景下设置学科导论课程与个人品格课程,一方面将项目地的乡村文化、民俗历史与文学、社会学、建筑学、民族学等基础学科方法论结合,带领学生在“从知识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中以学习者的视角深入了解乡村;另一方面则是赶集、砍柴、割猪草、打稻谷、插秧苗等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体验,培养学生勤劳勇敢、独立自主等乡土社会的品格。在与项目地村庄的村民相处过程中,学生既对农村有了客观完整的认识,也能用学习的知识为农村发展集思广益。

乡村笔记的城市职旅公益以城市为课堂,为农村学生上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课程,同时结合丰富的城市职业体验,引导他们真正走进教育、农业、建筑设计、制造业等行业,认识真正的城市生活和城市产业转型中AI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新,让他们在辍学务工之前能够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以城市职旅公益为纽带,一些企业、高校和社会公益机构也参与到农村孩子的职业教育中,为支持农村教育更好地整合资源、汇聚社会力量。

3.城市未来需要农村视野,农村发展需要城市支持

在乡土研学的项目地之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金龙村,当地村民在城市经营了多年餐馆后回乡开设旅游公司,筹款在村庄边上建了一座客栈,支持村庄依托自然风光发展乡土旅游。在湘西四大古镇之首的浦市古镇,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有的参过军,有的曾在北京生活工作。在湘西山江镇凉灯村,那边的村主任是返乡养殖竹鼠的村民。真正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的是这些在城市生活打拼过的村民,但在村庄内部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村庄外部缺少社会关注的情况下,想要通过乡土旅游、打造文化品牌等方式实现“自我造血”式发展的村庄也后继乏力,需要城市的要素和人才给予关注和帮助,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发展的规划能够落地实践。

青少年是未来城乡融合的主力军,用教育让两个原本身处平行世界、相互隔绝的群体在精神上能够互相连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渐弥合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鸿沟。

(作者刘恩保系“乡村笔记”新媒体总监)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