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社区·讨论|如何打开自家“门”,促成邻里交往与互助

张永梅 孙小样 等 整理:李思妤 冯婧
2020-07-15 14:41
来源:澎湃新闻

6月26日,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在上海创智农园进行了一场线下讨论会——后疫情社区如何更加融合。本篇为上篇,整理了三个从居民主体意识出发,尝试促进社区融合的案例:SEEDING计划、无锡社区联盟,以及一位上海90后发起社区行动的故事。以下为讨论会实录:

6月26日,后疫情社区第一场线下讨论会现场。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实习生 江枫 图

SEEDING计划:用种子重建邻里关系

张永梅(同济新村居民):

我是SEEDING计划的超级行动者,从参加项目至今,我坚持每天都打卡,今天是第117天。开始我对打卡小程序不太懂,出了很多问题,但现在我可以熟练操作了,这说明只要肯下功夫,老年人也可以融入社会,不会被社会淘汰。

今年年初,我从国外回来就一直封闭在家里,原计划三四月到意大利旅居,但因为疫情没能成行。参加SEEDING计划也是很偶然的,正好在朋友圈里看到——无接触种子分享,感觉很有趣,正好又是播种的季节。我住在同济新村的底楼,有一块空地一直是我家使用,可以种起来。我就在网上买了很多种子,自己种一点,再分享一点。

一开始我那个小院非常偏僻,没多少人关注。为了吸引人来,我就对小院做了一些美化设计,用绿红白三色(意大利国旗的颜色)的电工胶布把篱笆缠起来,又把一辆破自行车漆成绿红白三色,然后一点点打理,还在不断完善。这样,路过的人就开始关注到我的小院。

很惭愧,我曾担任过楼组长,后来因为经常不在家,就不太关注楼里的情况。今年参加SEEDING计划后,才发现这栋楼里一半人家已经租出去或卖掉了。我小时候住东安新村,也是公房,一层楼里大概有6户人家,那时半夜里还会爬到对面人家去,因为不会关门,整个空间是打通的。但这种情景,我儿子就觉得不可思议,我们现在都是把自己关在笼子里。

前几天,我关注到小孩跳楼的新闻,很伤心,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就是因为封闭,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碰到问题容易走极端。

我非常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居住环境的改善,大家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把“门”打开。这也是我参加SEEDING计划后,获得的最大感悟。当然我也得到了其他收获,认识了更多邻居。如果没有这样开放的项目,我可能也不会认识他们。人是群居动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就不容易走极端。

最后我想说,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光芒万丈,但希望每个人都温暖有光。

孙小样(创智农园社区互助会秘书长):

我是一个90后的二胎妈妈。我们2013年有了孩子后来到上海,我觉得上海和家乡无锡江阴是有距离感的,因为每家每户都把门锁起来,你很难走到对方的家里去。而我小时候是在农村吃百家饭长大的,那种邻里之间和睦的关系,至今都会给予我力量。

我们2016年搬来国定一社区,那时创智农园正在建造。我发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需要跟更多的社区小伙伴玩耍,但大家都关着门。我2013年开始做分享育儿经验的自媒体,最多时有几千个微信群,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妈妈,但互联网上的关系,来得快去得也快。于是,2018年下半年,我开始思考在线下组建团体。我就和孩子一起,给邻居写信,交往,先熟悉邻里,之后开始在社区里结识一些妈妈。

在农园的志愿者服务经历,仿佛让我在上海实现了都市田园生活的梦想。2017年开始,我断断续续来农园做志愿者,正好疫情期间,创智农园的全职员工离开,农园需要人来打理,当时我就去跟刘悦来老师团队谈,觉得这也是一个让周围居民参与进来的机会。

我记得刚接手园子的前三个月,我在花园里劳动,感受到自然的价值,但着手运营它,很不容易,既没有充足的经费,也没有团队,全我一个人,外面的花园需要每天两三次打扫,而小蓝屋内也有很多需要整理维护。

我努力做了一些改变,帮助自己尽快上手。但靠我一个人,是不足以支撑这里的,那么大的一个人空间,需要很多钱,很多人,很多爱。所以,每天我都坐在农园里写东西、做记录,有人来农园,我就跟他们聊天,聊社区花园的理念,聊他对社区的需求,聊可以一起共创的契合点。三个月,我聊了70多个社区家庭,他们都来自以创智农园为核心向外辐射三公里的居民。

这些人愿意一起来共创,是社区共创种子,也是未来百人社区志愿者团的种子。百人志愿者团是在这半年内成立的,除此之外还有15个社团。

我们第一个社团是一个二胎妈妈发起的,叫创智社区自然画社,孩子们可以来做自然笔记,到社区花园写生。在创智农园或睦邻中心,展开公益绘画沙龙和特色课程活动。后来又有了烘焙社团、手工坊、文学社、旗袍社和社区乐队等等。

魅力五角场,五区联动,营区、校区、社区、园区和商区资源丰富,我就去跟其他几个区的负责人沟通。疫情过去后,园区能提供一些支持,包括培训和再就业补贴,帮助失业的居民。而商区联动可以让社区居民有机会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6月,社区里一个学校的小学毕业典礼放到了农园,孩子们自己策划了毕业季活动。后来,又有一些园艺机构愿意提供苗和种子,并且提供一些专业园艺服务。

这半年多的没有工资收入的实践躬行,让我更加思考共创的深层意义到底是什么,困难和挑战并存,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我想成立一个社区创生团队,真正让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链接,在社区里成长、互助,实现新的可能性和自我造血发展,彼此信任,守望相助。

希望今年能发展到25个社团,让每个社团深耕下去,服务到周围的居民。同时,每个社团既保持独立性,又聚集在社区花园周边,共同发挥能量,最终形成社区的双创和共赢。

刘悦来(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主任、上海四叶草堂理事长):

上海和很多其他城市一样,热爱园艺的居民很多,但很多人都只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做,没有机会或不了解如何在社区中进行园艺活动。所以,我们就趁大家被禁锢在家里时,发起了SEEDING计划:旨在“重建信任、种下希望”的社区花园邻里守望互助公益计划。回归健康的社区日常生活,恢复家庭的生产力,以无接触分享种子/绿植的空间媒介来构建信任与互助的绿色健康环境,以行动者共创的方式筹划社区花园空间站点与在地网络。

现在的个人和家庭都出现了原子化状态,和邻居间的关系往往是灯下黑,只有在疫情期间,才能感受到邻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社区花园中的种子分享行动,可以发掘邻里间的信任。

我们在上海做了90多个社区花园,这些社区花园大部分位于社区中的公共土地上。创智农园在疫情期间一直开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社区环境的价值所在。

这次SEEDING行动,我们运用一些工具包和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还逐渐建立起了华南、北京、西南、天津等区域乃至全国性网络。不管怎样,社区的“融合”是必须的,尤其要思考,如何改变原子化的状态,如何能想自由的时候自由,需要帮助时又能及时得到帮助。

总计起来SEEDING有四个特点:基于空间更新的社会连接;开源工具支持形成社会互助网络;线上联盟联动线下行动;低成本在地化的无接触技术。

无锡社区联盟:把“做事的人”联合起来

默默(“无锡社区联盟”创始人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社区联盟到底是什么,我用一个故事来解释:两个人挑着担子在小桥上狭路相逢,他们互不相让,要怎么解决这个困境?我们所做的事,就是先跳下去帮对方接住担子,等对方顺利通过后再归还但子,曾国藩把这个叫“躬身入局”,我理解就是“做事的人”。

最开始,我们只有5个社区,以线上、线下市集和活动来支持社区创业者进行创业,然后共享、传递这些资源。我们的理念是让邻居们正向聚集起来,彼此协同,共同建设这个平台。社区联盟的首次线上运行时间是5月18号,现在发展到了19个社区。原先有5位联合创始人,现在共创者队伍也在扩大。

当时朋友打电话给我,我并不了解这是什么东西,但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相信她,社区联盟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为基石。社区联盟也是基于邻里信任的关系,但独立空间的边界也很重要,社区合伙人会被完全赋权,让他们带动社区居民自由发展,遍地开花。

边莉君(青谷营造社创始人):

社区联盟的总体架构是这样的。

首先,我作为发起人,提出这个点子,然后把这个点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完整的运营模式和章程,还有完整的价值观和使命。这个过程中,我是发起人,但我不是权利和责任的承担者。然后,我物色了5个联合创始人,这5个人都在社区里具有一定声望和能力,能够召集至少上百位邻居。他们就形成一个初创团队,他们之间需要培养协同氛围,通过分享,而不是占有来创造更多价值。

这5位联合创始人会带着自己的社区,按照设计的模式和章程运转一遍,通过实践论证这个框架是否合理。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影响力的人也想加入,但我认为,你要先在自己的社区做出实绩,才能躬身入局。

当这个架构稳定后,5位初创者就可以往下发展社区合伙人。这是一个教育性的工作,需要持续参与,每一个初创都要去发展自己的合伙人网络。比如,默默手下有4个社区,都需要她手把手去带。

但这个社区联盟也有很多的好处。首先这个模式能挣钱,利益上的反馈能给大家带来动力。其次,我们找的都是每个社区里的居住者,所以他一旦开始组织活动,邻居们就会对他形成制约,让他不能半途而废。

这个模式看起来是以社区市集的形式运作,但本质上还是社区营造,是基于邻里信任的商业模式。基于社区的商业模式需要规模化才能盈利,所以,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先激活单个社区,然后让社区和社区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一般来说,社区工作者有很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疫情期间,我们两三天就筹了17万,而且很快把现金变成急需且符合标准的物资,送到一线和社会关注度不高的弱势地区,行动效率非常高。

其实之前,我对中国公益圈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失望,因为当你真正进入社区,就会看清什么是老百姓需要的,什么时候老百姓和社区被代表了,而你看清之后,又发现自己没有话语权,也无法改变什么。但这次疫情,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

于是,2月17号,我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社群——重塑邻里助力社区群。在这个群里,我们倡导行业的反思和纠偏,相互鼓励,互相交流,说真话。就我个人的行业影响力来讲,做这个事很吃力,因为我们不是和政府或资本力量合作,而是希望在社区里面找到行动起来的居住者,而且是年轻人。

基于这个群,我们建立了一个8人工作小组,每一个任务和工作都由一个负责人,承担责任的同时,也享有百分百的话语权,这才能激发出每个人的自我驱动力。我们做了一个栏目——看见社区,从3月1日开始,每周做一期直播,邀请全国各地不同身份的社区事务参与者,分享真实的中国社区。我们倡导“看见社区、看见人”。

在疫情期间,我们每个人都看到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力量,这是社会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有幸在这个方向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引导,这也是社区行业应尽的职责。

上海90后社区发起人:从“一无所有”到“因信生有”

陈知白(上海居民):

如果说疫情之后会有融合,那融合的基础就是信任,但成年人之间建立信任是不容易的。作为一个90后,我对社区一开始没有什么需求,最初建社区群的目的也是单纯为了卖闲置物品。

邻居们问我,为什么要建这个群?我是这样想的,做好一个群很花时间,但重点不在于要不要花时间,而是值不值。万一下次疫情暴发在上海,我们该怎么办?

邻居之间的信任,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想让这个群真正发挥作用,应该是你要相信这个群是有用的,在里面多跟大家说话,然后才会变成现实,这个就叫“因信生有”。

信心是这个群最重要的资源,当你有信心时,才会真的去建设它,让这个群真正具备了功能。在我看来,这个社区群真的是从“一无所有”到“因信生有”,是自己生长起来的。

我在邻里群中做了三件有意义的事。

第一件事情,是我设计了大家进群时如何自我介绍,要求大家介绍自己的爱好、技能和最近需要的帮助。爱好技能可以帮助大家找到同好,而最近需要的帮助可以不断提醒大家,这个群有互相帮助的性质。一旦你发现可以帮助某一个邻居,你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关系,大家的联系就会更紧密。

忽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个氛围真的建立起来了,有个邻居在帮我发传单时困在了雨里,在群里面问了一声后,就有人真的给他送了伞。一开始就是这样小小的互动,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这个群就开始显现它的功能。

第二件事,是我制定了一个特别的广告规定,这也对信任关系有促进作用。很多微信群不允许发广告,但是我这个群允许,前提是广告必须从邻里之间的共同利益出发,有利于资源共享。如果有邻居想帮小孩报舞蹈班,你可以发一个有用的舞蹈班广告,但不能只发拼多多链接为自己牟利。虽然这个很难执行,但有一些案例确实帮到了大家,比如,一个做木柜生意的邻居,帮大家免费换柜子上的金属连接件,大家都很感谢他。

第三件事情很普通,就是一直陪大家聊天,有时帮忙处理一下邻里纠纷。

我觉得最本质的事情是,不断问自己,你觉得邻居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尽力促成邻里互助。最近,我们的社区群和片警的治安管理群之间发生了联系,我把一些邻居拉到了治安管理群里,警民之间的互动帮助了一些居民,大家还在群里讨论,送给民警的锦旗上写什么好。所以,这样的邻里联系能促进民警更好地工作,同时为社区更多人谋福利。

我始终觉得,我只是一个开门人,是社区自发互助行动的一个见证者,而邻居们就是一群种子,他们会在我的带动下,自己生长起来。

关于“后疫情社区”

2019年,“社区更新观察团”走进上海5个社区,听社区实践者分享在地经验,与关注社区议题的人,一起漫步、观察和讨论。2020年,社区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后疫情社区将有哪些变化?社区治理会有哪些转向?我们将在“融合”、“治理”和“数据”三个主题下,继续观察,探讨社区的未来。

海报制作:尹惠璇 摄影:周平浪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