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二)

胡涂
2020-03-23 12:42
来源:澎湃新闻

昨天第一篇文章发布后,个别读者看了很生气,跟帖表示不服,今天再发第二篇,或许看完这篇气能消掉一些。

我们再举一个摄影界的例子,中国艺术家渠岩的作品《权力空间》。

渠岩作品:《权力空间》

观众会发现,如果单看单张照片,你会认为渠岩是个不会拍照片的人,这么简单的照片,谁不会拍啊!但是完整一组看下来,你才发现,这组照片并不简单。这组照片所拍的场景都是行使权力的地方。接着你会发现这是对日常的、普通的场景的一个“有力概括”,通过这种概括,照片从表面化的、普通的真实,进入到了一种带有普遍性、抽象性的本质真实之中了。而绝大多数沙龙摄影作品没有这种概括能力,无法从特殊性升华到一般性。因此说它们是低级的、幼稚的、肤浅的,并不是“鄙视”,而是实情。

当然,每个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出发点和艺术逻辑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这一种方式去解读那一种作品。我们了解的方法越多,“看得懂”的作品就越多,反之,了解得越少,“看得懂”的作品也越少。艺术已经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知识,和某些评论家说的用于“教化大众的文艺”完全是两回事了。

我们再来说一下“善”的问题。在西方知识界,知识分子最大的善就是“批评和反思”,他们认为“批评和反思”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我们很多没有艺术经验的大众都以为艺术要反映正能量、高大上、红光亮——你是把宣传文艺当做严肃艺术了)。反映在当代艺术上,就有很多议题涉及批评和反思。比如2017年卡塞尔文献展,阿根廷艺术家玛塔·米努欣(Marta Minujín)用十万本禁书创作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作品《书之帕特农神庙》(The Parthenon of Books)非常震撼,同时也非常令人深思:人类历史上常常被政府禁止的书籍,往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玛塔·米努欣:《书之帕特农神庙》

又比如2017年阿尔勒作者书奖获得者亨克·维尔德舒特(Henk Wildschut)拍摄的《加来》(Ville De Calais)反思的是非洲和中东来到法国加来后的难民问题。

亨克·维尔德舒特:《加来》

艺术从“现代主义”转变到“后现代主义”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潮。我们知道,绘画的现代主义是平面性问题,是形式即内容的问题,是艺术回到媒介自身的问题(代表人物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而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是艺术作品被符号化和词语化,艺术史成了图像的文化解读,同时,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想主义和形而上学等走向“终结”,解构主义盛行一时(代表人物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艺术哲学的这些反思和探索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

我举一个很多观众大呼看不懂的例子。艺术家谢丽·列文(SherrieLevine)通过翻拍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的照片,把跟沃克·埃文斯一模一样的照片“挪用”(艺术创作用词和方法)为己有,作品取名为《沃克·埃文斯之后》,并称这是她的作品。很多吃瓜群众一定觉得这件事很荒唐,这明明是剽窃,怎么用了一个“挪用”的词,就洗白了?来,先来看看两位的作品:

沃克·埃文斯作品

谢丽·列文作品

我敢说,打死你也看不出这两幅作品之间有什么差别,因为谢丽·列文是故意搞得一模一样的,目的就是通过视觉混淆,来激发你的思考。我们知道绘画有临摹得一模一样的情况存在(但总是有点差异的),翻拍的照片要区别它们的差异就非常难(当然仔细看也有差异)。谢丽·列文在这里当然不是为了“临摹”沃克·埃文斯,她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摄影的非常复杂的问题:当我们拍摄照片之外的物体时,我们能够分清楚照片和照片中的世界,但是当我们拍摄照片自身时,我们就难以分清楚照片和照片中的照片,因为你拍的照片跟照片中的那张照片是一模一样的。于是悖论来了:如果谢丽·列文拍摄沃克·埃文斯的作品属于剽窃,作品的版权属于沃克·埃文斯的话,那么我拍了你的肖像或者你家房子,我的这张照片的版权属于你吗?既然我拍了你的肖像或者你家房子,这个照片的版权属于我,我只不过把你的肖像或者你家房子换成沃克·埃文斯的照片,我的照片版权怎么属于沃克·埃文斯?绕晕了是吧?这个悖论的产生,是因为照片的复制能力太强了,强大到摄影作品和再次拍摄者之间无法分辨的地步。这个作品引起我们思考的点就在这里:在艺术史上,照片的版权问题是摄影才有的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艺术家只负责提出问题,不负责提供答案)

(顺便提供一下任悦老师提供的信息:有两个网站www.AfterWalkerEvans.com 以及 www.AfterSherrieLevine.com,,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下载沃克·埃文斯的高分辨率的照片,以及Sherrie Levine的翻拍照片,网页提示观者可以在照片上签名,并教导观者如何装裱加框以完成整个作品认证的程序。通过网络的传播,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些照片,也可以自行签名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创作,共同享有这些照片的作者权。)

关于当代摄影作品“看不懂”的问题这里就不说了。我在这里贴了一张肖像变迁图,大概表示一下摄影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代艺术的变化。不一定正确,但可能对你有所启发——第一张你还能“看懂”,随后你越来越“看不懂”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传统摄影作品背后都由摄影师预设了他的价值观(比如美)强塞给(说好听点是分享)观众,而当代摄影可能只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其主题是开放性的,不同的观众可以获得不同的答案。今天,要理解艺术摄影,仅仅从图像的表面已经看不出来了,你必须去了解作品的上下文,去了解跟作品相关的资料信息,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你才有可能进入作品的语境,并需要观众参与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坐等艺术家喂食似的喂给你(你不能老是像个婴儿不成长吧?)已经不行了。从这个意义来说,即使学识丰富如泰特美术馆馆长尼古拉斯·塞罗塔这样的人物,刚面对一幅新作品“看不懂”也是完全可能的。

通过肖像变迁看摄影的发展变化:同样拍了几个人,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同。

上面所说的“看不懂”涉及的都是一般性的问题,实际上顶尖艺术评论家和哲学家也有“看不懂”的情形发生。比如现代主义最有名的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就“看不懂”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各种艺术运动,比如波谱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等,因为他的现代主义理论无法解释这些“前卫艺术”,这是成熟的、经典的美学价值观看待一种新鲜事物的结果。最有意思的是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抨击当代艺术(是不是看不懂?),认为当代艺术是一场阴谋,他写的《艺术的阴谋》(The Conspiracy of Art)激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巨大波澜,至今仍在争论之中。当然也有著名的哲学家为当代艺术正名,比如阿瑟·丹托(Arthur C Danto)。评论家和哲学家争论的意义在于提供不同的视角,而不在于谁说得正确与否。艺术争论没有答案,可能给习惯于标准答案的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困惑。

上面说了那么多,主要是指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导致“看不懂”情形的发生。在基础层面,主要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没有掌握基本功。特里·巴雷特(Terrt Barrett)在《看照片,看什么?》(Critizing Photographs)一书,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在《照片的本质》(The Nature Photographs)一书,都安排了专门的章节《影像描述》《描述层面》提供了如何看照片的方法。这些方法,给如何看懂一张照片,如何拍摄一张照片都能带来巨大的帮助。

最后,当你发现“看不懂”艺术作品的时候,请先不要排斥,聆听一下台湾著名摄影家游本宽老师说的一句话:“你可以不拥抱它,但你先要了解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头撞影墙”,经授权发表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