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好书|林路推荐《弗兰克之后的摄影》

林路
2020-02-25 20:07
来源:澎湃新闻

【刊前语】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似乎还远远没有尽头。喧嚣暂歇,个人时间在疫情面前仿佛“被拉长”,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也许是更具体琐碎的规划,也有可能是更具哲学意味的——人类如何看待自身,人与自然如何平衡发展……我们试图从影像中——从影像的历史中,从影像的细节中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并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影像从业人员、爱好者们为我们解读触动他们的那一本摄影书籍——是什么原因、在什么境况下被打动、受到启发。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硕导)

之所以选择这两天重读的《弗兰克之后的摄影》介绍给大家,主要就是因为罗伯特·弗兰克去世以后留下的巨大影响所致。去年9月9日,当代摄影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罗伯特·弗兰克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因弗内斯去世,享年 94 岁。

《弗兰克之后的摄影》书影。作者供图

凭借有力的视觉语言和个人表达风格,罗伯特·弗兰克成为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他的第一本摄影集《美国人》被誉为“现代摄影圣经”,影响了无数摄影家,开创了主观纪实摄影的先河,改变了世界摄影史的走向,其影响力至今仍然不衰。而今年第二期的《中国摄影》杂志,竟然花了一百多个页面做了一个非常厚实的专题《回响与共振——致敬罗伯特·弗兰克》,围绕弗兰克的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影响力,包括和中国摄影的关联,梳理了一位大师的业绩和风范。由此,我翻开了前些年出版的《弗兰克之后的摄影》,试图更进一步解读这位大师级人物对于当代摄影走向的引导价值。

这是一本读起来非常轻松的书,不像是专业的学术著作(然而可以大致替代一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当代摄影史)。《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前图片编辑菲利普·盖夫特以关键的历史时刻——罗伯特·弗兰克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影响深远的作品——作为出发点,为人们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当代摄影的面貌。盖夫特更多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以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实践模式作为线索,追溯了摄影媒介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自弗兰克之后的摄影发展,出现了一种矛盾的自我意识。理由是:虽然摄影图像让我们能够更为清楚地意识到周围的世界,但是对于自身不断地再现,却瓦解着我们自然状态下的无知。

盖夫特从罗伯特·弗兰克在《美国人》中以粗颗粒、即时性对传统摄影的客观性的挑战开始谈起,探讨了在“摆布的纪录”其拍摄方式的演变过程中,“纪实”摄影的真实性所面临的挑战。在花了最为主要的篇幅梳理了摄影最为关键的“纪实”话题之后,他接着延伸讨论了新闻摄影、肖像摄影、收藏家的影响,以及市场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比如巨幅尺寸照片的盛行。这些话题为我们进入错综复杂的当代摄影领域,提供了比较清晰简明的路径。重要的是,弗兰克对于诸多艺术家的影响巧妙地贯穿全书始终,从李·弗里德兰德和南·戈尔丁,到斯蒂芬·肖尔和梁思聪,进而让全书的主题鲜明一以贯之,又让人对摄影的理解有了诸多的遐想。

由于书中收录的文章部分是菲利普·盖夫特专为出版撰写的,部分来自他为《纽约时报》以及其他出版物撰写的批评性文章,包括展览、书籍评论,甚至讣告。所以,从行文的风格上看轻松自如,很是好读。因此,不管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摄影爱好者,我以为都是一本不错的摄影高端读物——却能以较为轻松的方式,领略当代摄影史的纷繁万象——至少比我的那本自以为不错的《摄影思想史》更容易进入?

唯一的缺憾在于,书中提供的摄影家作品图片偏少(插在全书中间的16帧彩页)。如果你对当代摄影不是很熟悉的话,需要去找一些相关的画册作为辅助,这样对于本书的阅读就会更有收益了!

本书目录。

本书以较大篇幅探讨了关于摄影纪实的问题。

“我认识的大多数音乐家都不是只有在星期六晚上才演奏音乐。”亨利·韦塞尔(Henry Wessel)解释道,“他们每天都在演奏音乐,他们总是在摆弄乐器,让音符引领着他们在其中遨游。拍照的过程也是这样的,它会拉着你不断前行,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作品。”(第一章 纪录)

“摆布的纪录”让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受到挑战。

“按着照片的样子绘画是一件事,要在绘画领域里建立起一套摄影语言则完全是另一件事了。(第二章 摆布的纪录)”

麦克金利其实是由弗兰克在他那个时代改变的摄影方式的受益者:真实的瞬间、运动的感觉,以及凌乱的构图。(第二章 摆布的纪录)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关于新闻摄影的阐述

关于“肖像摄影”的阐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不仅在尺寸上越来越大,其地位也越来越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被认为是艺术世界的“私生子”。而如今,无论是在博物馆内、拍卖行中、藏家群里,还是商业市场中,它都已经得到了完全的认可和尊重。(前言)”

市场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征稿】

邀请您就曾经或者正在阅读的某一本摄影类图书书写一篇读后感或推荐语。

栏目阅读的对象有摄影类专业读者,也有这方面完全没有知识储备的普通读者,希望您撰写的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泼有趣,让阅读书籍、阅读摄影类书籍成为日常一种常态发生,并持续。

我们想强调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准地去解读该书作者传递出来的观点,无论旁人赞同与否;如果您是无意间邂逅该书,请将这份特别的缘分而带来的观后感与更多的读者分享。“视界”栏目编辑们的初衷期望在庞杂的书海中,通过您,得以在更窄的范围内分享给大众一本摄影好书。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该书的版本,作者/译者,购于何时何地等信息;

3,触动您的重要语句或图片内容;

4,本书相关图片。

请发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责任编辑:梁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