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从戈壁到实验室,这名“最美退役军人”步履不停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2020-01-20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军装能让普通人变得不普通。”张励回忆道,入伍当日,政委这样和新兵说。

张励1983年进入部队,投身国防事业。1998年退役后,张励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战术武器仿真验证,并从一名普通设计师成长为国家级领域专家。

张励现任八院副总预研师,八院八部仿真专业总师。她长期从事系统仿真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我国仿真领域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19年,张励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2019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张励。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航天提供

深受胡杨精神鼓舞

1983年,大学毕业后的张励来到地处戈壁的试验基地,成为当时比较少的一名女兵。自此开启长达十五年的军旅生涯。

张励回忆,入伍的第一天,是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那一天,我确实不再普通,因为我感觉穿上这身衣服,就比普通人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那时我第一次见到了胡杨,也第一次见到了只在书本上看过的‘导弹’。但专业的差异、靶场鉴定工作的专业性、缺少可借鉴的材料、工作条件的艰苦……一切都令我深感压力,甚至连连难眠。”张励表示。

但她想起在戈壁沙漠里的胡杨,不惧沙暴肆虐、严寒酷暑,依然扎根土壤顽强生长,深受胡杨精神的鼓舞,张励很快又捧起了人生第一本飞行器专业书籍,决心从零开始。

在部队的十五年间,张励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张励回忆,那时候也会有迷茫期,但时间很短,融入新环境后,就有了无限的力量。

谈到这股子拼劲,张励表示爸爸的影响比较大。

张励表示,在她六岁时,全家从山东搬到黑龙江佳木斯,家附近湖泊众多,自己在松花江畔长大。父亲担心她出去玩会溺水,便让她背着游泳圈学习游泳。一周后,父亲就开始让她游更长的距离,等学到一个月时,父亲就带着她走到松花江上游,从上游再游下来。

想起父亲的严厉,张励心里明白那是来自父亲心里深处对子女的爱,她便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成功研制四套大型仿真系统
挥别军营后,张励来到第二个“战斗基地”。在这里,她的人生再次迎来转折。

1999年,张励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设计部。她信心满满,但等待她的困难巨大。“这样的工作都是我们没干过的呀!”“之前呢?有没有可以参考的?”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当时的张励耳边回想。这样的声音,也一度让她陷入迷茫。

这时的张励已经快40岁了,再次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战术武器仿真验证。战术武器仿真验证,被称为型号研制全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通俗地讲就是要为导弹成功击中靶标提供试验性论证。仿真过不了,导弹就不能上天。同时,仿真技术如果不够成熟,就不能准确模拟现实环境,仿真的结果也就没有价值。

虽然张励此前从事的也是国防事业,却是不同的技术领域,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

当时,她有一个笔记本,她特别在本子上写下“慎思而后行”,她怕自己不敢拼,还怕自己找不准方向,还要连累团队。果然,第一次连续几天通宵赶出来的报告,收到的是满页的批注,而原文已几乎看不清。不惑之年的张励忍不住哭了。

刚到试验室,不懂技术就从基础理论学起,不懂试验就从基本试验操作学起。那段时间,她白天泡在实验室,看同事们怎么做试验。到了晚上,一遍遍翻看专业书籍,经常学习到深夜。与此同时,大量查阅国内外资料,跟踪学习国外前沿技术。
张励带领团队做试验

专业初创,张励发现仿真验证似乎有一个不可打破的“规律”——型号产品试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故障,出现故障就要连续修上几天,修完再进行试验;下一次产品来试验的时候,再故障,再返修……如此往复,工作被动、提心吊胆不说,每次还要遭型号方的“吐槽”。

对此张励提出“周检模式”。不管有没有任务,必须常规一周检查一次,而且带着问题检查,带着研究性项目检查。简单的“周检”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效能,型号线连连传来好评,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尝试中取得了进展。

2006年,张励把眼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国内其他单位都是什么程度了?国外呢?通过对标,她一次次找方向,一次次做各种国内顶尖技术交流会议上的“有心人”,把“谁家有新的东西”“谁有新的特长”都摸得透透的。

几年下来,张励从主动学习到参加项目研究,再到带领团队承担重大项目,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2008年到2015年间,她组建了一支优秀团队,带领团队新建了实验室,研制成功四套大型仿真系统。

探索“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张励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做我们专业的技术,人才是第一位,选团队我最看重专业素质和意识品质,看是否有战斗力。”张励在带团队方面,也希望年轻人能有像胡杨一样扎根的精神,“没有一种植物,像胡杨一样持久地坚守在贫瘠和干旱中生存,因为它们有着坚韧的根,仿真人就是型号发展的根。”

仿真专业涉及到多个技术方向,科研任务又来自多个条线。于是张励团队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把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任务分配时,各取所长,“让每个人都能在专业知识上进步,在学历层次上进步。”

张励与仿真团队成员合影
最近几年,团队里近十名青年到各大高校深造并取得博士学位。从型号需求中挖掘创新点,与合作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研究成果直接在仿真平台建设中得以转化和应用,这样的模式,在收获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锻炼出一支优良的队伍。

“每次有新领域研究资料和论文,张老师自己看完,也会及时分享给我们共同学习,精益求精。她要求我们多查阅新的文献,这对我们创新方面有很大帮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仿真应用技术研究室高级工程师田义说。

如今,年轻的仿真人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建设集仿真技术创新体系规划、仿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仿真自主可控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

对于张励来说,入伍至今,整整三十七年。回首从部队到地方的过程,是家国情怀的延续,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作为科技工作者,她热爱祖国航天事业,作为退役军人,她心系祖国国防建设。

张励表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结束了,但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永远留在心中。她希望在新中国成立八十周年、九十周年的阅兵式上,能看到更多航天人付出的成果,那时的祖国将更加强大。科技报国是国防战线上每个人的心愿和目标,虽然已经脱下军装,但她永远是一个兵,一个国防战线上不穿军装的兵。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