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陪伴才是过年的“有效社交”

姚华松
2020-01-16 21:33
来源:澎湃新闻

再过两天我就踏上北上的列车回家过年,妈妈在电话那头天天念叨,“今天你爸爸去隔壁村打豆腐了”,“放心吧,家里红薯多得很,包你天天早餐有红薯粥吃”,“今天家里杀猪了”, “爸爸今天从山上弄了很多柴火回来,过年可以烧大火”。妈妈一直试图用各种美食、年前的各种准备“诱惑”我,开心得像个孩子,其目的只有一个:盼着我和弟弟带孩子们早一天回家。

对于爸妈而言,我们回到家了,年也就到了。

过年,就得一家人团聚,一个也不能缺。爸妈年过七旬,我暑假、寒假必抽空回家看他们,是这些年的必修课。更重要的是,让四个孩子和二老在一起呆上半个月,兑现天伦之乐的本义。

过年算是爸妈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亲友、同学到访,他们得摘菜洗菜做饭洗碗等各种忙前忙后。以至于,晚饭后,叔叔、弟弟、弟媳他们打牌娱乐去了,我陪妈妈在火炉旁聊天,聊着聊着,妈妈经常不经意间睡着了。我当然清楚,岁月不饶人,妈妈年纪大了,白天太累了,体力和精神大不如前。

我经常问妈妈 “累不累”,她总笑着说,“你们吃好喝好玩好,我就开心,怎么会累呢”。那一刻,我总是强忍内心的隐痛,紧紧拥抱妈妈。没有什么敌得过时间的残忍,“身体健康”的祝福怎么也改变不了妈妈身体每况愈下的现实。

我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多一点给爸妈打电话,多抽空回家看看,在外面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让二老放心。

过年当然缺不了喜气洋洋、热闹欢腾。但近几年我的观察发现,这种欢腾的概念很容易被偷换、被异化。什么意思?一些人尤其年轻人经常和同学、老乡吃饭喝酒打牌,要么不回家,要么喝得酩酊大醉半夜回家,然后睡到第二天中午,一个电话来了,又得出门赶下一场。掐指一算,假期的一大半就在外面吃喝玩乐,压根没在家里呆几天。

过年,是万物休养生息的时节,应该告别平日的忙碌与奔波,卸下一年的疲惫,让身心真正轻盈起来,坐下来和爸爸妈妈、村里的大叔大婶聊聊天、嗑嗑瓜子、喝喝茶、晒晒太阳,这样看似“静”和“无聊”的“年味”,其实是内心的“欢腾”与“愉悦”。

很多人一年到头在外面风风雨雨,甚至风餐露宿,吃尽苦头,过年了,真的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别似平日那般“日理万机”了。

我主张,可去可不去的社交与应酬尽量不去,增加有效社交:过年期间最有效的社交当然是陪伴爸爸妈妈。

我当然无意拒斥各种名目的“同学聚”,但要妥善安排好家人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在家和出门的关系,别让过年走了样。

过年不要成为消费的炫耀场和功利思想的暴丑台。这些年,乡村经济状况普遍改善了,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但爱面子、攀比与功利等心理也“与时俱进”,票子房子和车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以至于,年三十的晚上,方圆十里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可以整夜不停,200块一个的鞭炮,很多人家都是备四五个。更有甚者,得知哪家鞭炮放了15分钟,第二天一定去买燃放时长20分钟或更长的。仿佛,鞭炮价格越贵、燃放时间越久,家里就越殷实、地位就越高、来年的运气就越好一样。

以至于,“你这衣服什么牌子?多少钱”,“你在广州有几套房啊?那谁在武汉都有五套房了”,“你一个大学教授才挣这么一点,还不如谁家一个包工头啊”,“你还不换车啊,你看隔壁村的谁,刚刚换了宝马,多牛×啊”,“你家除夕夜喝的什么酒?多少钱一瓶啊”,很多人可以脱口而出。每当我听到“痛点”时,我总是浅浅一笑,拿“是啊,我要好好努力才行”答复他们。

我无意批驳乡亲们的“出言不逊”,这或许是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在大幅提升乡村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精神需求提升也不能缺失。

总之,过年除了外在的欢腾与热闹,更多应该是内心的安详、休憩与停顿,让我们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自己和家人更加轻松愉悦,回归过年的本义。

祝福所有朋友过好年。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