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快评丨为每一位垃圾分类参与者点赞

澎湃评论员 阳柳
2020-01-15 13:08
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半年过去了,成绩如何?今天上海市市长应勇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数据: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

从“小众”到走进千家万户,从“城市新时尚”到千万市民的新日常,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在短短几个月内取得如此成绩,确实让人振奋。毋庸讳言,在政策实行之初,民众的接受度、适应度和后续的执行自觉,是整个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着垃圾分类目标的真正实现。现在,千万上海人用行动证明,我们做到了!为了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更美好,我们愿意且乐意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克服惰性和困难,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政府工作报告》还透露了一组具体的数据: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这些“增”与“减”之间,透露出的,是实行垃圾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都能得到更高效环保地处置,资源再生利用率大幅提高的现实。这是用看得见的效果,回应一些针对垃圾分类的质疑声音,让人们看到垃圾分类对于现代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垃圾分类是一项链条长、涉及面广、问题多的系统工程,要“抠细节”的地方很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者都不能掉链子。 上海的垃圾分类推进快、成效大,正如应勇所说,“靠的是全市动员、全民参与,要为全市人民点赞,向全市人民致敬! ”诚然,成绩属于每一名参与者,他们都当得起点赞,有理由自豪。不过,成绩毕竟属于过去,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将之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动力,去创造更大的荣耀。

进入2020年,更多的城市正在或即将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上海作为先行者和探索者,其积累的经验又将为其他城市所借鉴和学习。这是上海的担当,也是上海的光荣。“德不孤,必有邻。”期待这股从上海吹来的清新之风,能让更多的城市受益,让更多的人受益。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