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书店“敦煌文化节”:让敦煌文化唱响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2020-01-13 15:09
来源:澎湃新闻

“秋天是最适合来敦煌参观的季节,欢迎上海市民多来敦煌看看。”在读者书店第二届敦煌文化节开幕式上,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1月11日,由读者出版集团、敦煌研究院、外滩街道党工委主办、读者(上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读者书店第二届敦煌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一幕‘敦煌守护者的故事’文化沙龙”在读者书店·外滩旗舰店举行。

主持人方鉴与张先堂副院长

“外滩是打开上海的一把钥匙,敦煌是了解中华文化知识的一个窗口。”开幕式现场,外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金武表示,“外滩和敦煌是两个文化宝藏,希望这两个宝藏的碰撞,能够激荡出更精彩的火花。”

读者品牌和敦煌是代表着甘肃的两张重要名片。借由与敦煌之间的联系,读者书店·外滩旗舰店在2018年落成之初,就将敦煌艺术元素作为除读者品牌元素、海派文化元素之外的第三大元素,融入在整个空间之内,旨在弘扬丝路文化、促进东西部的文化交流。

读者书店产品展示区

作为敦煌文化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张先堂也在现场分享他与敦煌的不解之缘。在他眼中,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以来,正是有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莫高窟人”对敦煌的默默的坚守,才使得敦煌石窟艺术以今天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莫高窟人身居大漠戈壁的艰苦环境,仍能守一不移,择一事而终一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具有一种“莫高精神”,这种“莫高精神”支撑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他们为守护、研究和传承敦煌文化艺术遗产牺牲个人利益,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

敦煌石窟艺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至今保留有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个。“保护、研究、弘扬”是敦煌研究院的六字方针。在保存敦煌石窟的实体文物和周边环境、对敦煌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研究之余,如何弘扬敦煌文化、使之融入当代也是一个同样重要的课题。

这些跨越千古的石窟并非腐朽的代名词,即便在今人的眼光看来,敦煌文化也有年轻和“潮”的一面,人们甚至可以在1000多年前的雕塑身上找到背带裤、丝网袜、丝巾……“有的壁画上的供养人还会在脖子上扎一个小丝巾,侧面有一个小花结,有一次我做一个服饰史的演讲,正好坐东航的航班,我把空姐的照片和供养人的壁画两个图放在一起做一个比较,图放出来满场人就哄堂大笑。”张先堂笑称。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敦煌,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焕发新风采,是敦煌研究院正在努力的目标。张先堂提到,目前敦煌研究院美术所的专家正运用敦煌壁画采用的矿物颜料进行全新的创作,例如描绘西北地区的自然风貌和民族风情,一个名为“敦煌画派”的流派正在形成当中;在IP开发方面,敦煌研究院成立了科技公司从事数字化产品的开发,与此同时也将加大与外部合作的力度,以IP授权的方式弥补设计、营销人才的不足。

活动合影

本次“读者书店第二届敦煌文化节”,将从1月11日持续至3月,时间跨度三个月,以对谈沙龙、讲座、分享会、DIY手工书制作等形式,邀请敦煌文化爱好者分享和敦煌的故事,以个人微观视角讲述敦煌。

本场文化沙龙中,读者书店还发布了敦煌主题的系列产品,包括图书、文创、饮品、文旅四个品类。首先发布的是敦煌主题书单,包括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徐晋林编著的手工书《敦煌的故事》、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所著随笔集《敦煌旧事》等10本,既有敦煌文化普及入门书,也有专业性更强的研究型著作,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除此之外,还发布“敦煌主题文创”,向更多人传播敦煌文化。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