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20位院士校友(附照片及简介)

2018-06-07 09:07
陕西

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两院院士”是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是我国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他们是各自领域内顶尖的资深专家。各大学教育培养出的院士校友人数,大致可以反映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日前有媒体统计了自1977年高考恢复40年来,我国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人数。数据显示,高考恢复40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共8人成为院士(位列全国第13),本硕博毕业生共11人成为院士(位列全国第18。前20名中,除西电外,其余均为一流大学A类高校),至此,西电共有20位毕业生或在校工作过的专家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各高校本科教育培养出的院士校友人数排名

* 统计数据包含外籍院士入选数;被合并的高校以合并后的大学统计;只展示培育院士两人及以上的高校

 

毕德显

毕德显(1908.12.21-1992.1.12),电子学家。山东平阴人。1934年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4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直在我军通信技术院校工作。在雷达理论、信息论及电磁场与天线理论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和突出的建树。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电子学界中最早进行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应用的研究者。为把信息论普及到通信、雷达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长期致力于国防通信的教学、科研的领导工作,培养出大批高级电子技术人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现代化和指挥自动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沛霖

罗沛霖(1913.12.30-2011.4.17),电子学与信息学家。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特荣誉级哲学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工业部科技委前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前成员。中国工程院六个倡建人之一。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负责引进、建设并参与设计我国电子元件生产的巨型企业华北无线电联合厂。指导并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超远程雷达和第一组大、中、小型系列电子计算机联合研制的启动工作。对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工业建设做出重要带头及奠基性贡献。美国Sigma Xi会员和IEEE(国际)终身特级会员并被授IEEE建会百年纪念勋章。获授2000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

保 铮

电子学家。1927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雷达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60年代初主持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70年代初发明用以测定埋地电力电缆故障的“冲击闪络法”,解决了供电部门的一大难题。70年代中期以来,在数字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和自适应信号处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先后研制出0.5μs和0.2μs的雷达动目标显示器、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相消器、雷达动目标检测器、可编程动目标检测器等,并推广应用于有关厂、所和部队,配置于多种雷达。致力于空间信号超分辨、雷达成像和时空二维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概念和方法。

王 越

雷达与通迅系统专家。1932年4月1日生于江苏丹阳。1956年5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与通信系统运用工程研究。长期从事电子学与通信领域的科研工作。提出并建立了我国电子工程对抗系统的理论体系,主持研制出多部高性能的火控雷达。

孙俊人

孙俊人(1915.11.15-2001.06.19),电子工程专家。江苏省松江县人。193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去延安,参加组建通信工厂,克服困难,研制生产军事通信设备,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通信保障。1952年组建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创办全国第一个雷达工程系,制定通信、雷达专业的训练计划、教学大纲,并亲自讲课及参与其它教学实践,培养出大批学术带头人。通信兵成立时,担任科学技术部部长,为军队建立了包括通信、雷达、导航、电子对抗在内的装备研究体系,其指导思想及所制定的规划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1961年负责组建第十研究院,并任院长,建立了为开发军事电子信息科研的完整体系。在担任电子工业部副部长期间,参加重大决策,并提出了组建新的学院及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建议。参加创建中国电子学会,为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开展电子信息技术经济战略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主编《大百科全书》电子卷及《现代电子科学技术词典》获电子部特等奖。

郭桂蓉

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1937年10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1959年本科毕业于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系,1959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一年后,1960年进入苏联莫斯科筎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先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现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

主持并设计研制成功舰船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空中目标电磁特征提取与识别系统、宽带雷达目标自动识别系统、舰船、装甲、飞机等目标自动识别综合系统、雷达抗干扰系统、雷达干扰自动识别系统。首次提出了目标特征三态划分和多种变换域特征提取的新概念、新方法,提出了空中目标全极化域结构特征描述和极化状态识别的独创性方法,提出了可实现对地面目标全姿态角高准确度自动识别的多散射中心分布式扩展目标的距离像识别新方法、新途径。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自动识别系统柔性技术,建立了动态目标模式识别理论框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

陈太一

陈太一(1921.12.29-2004.05.06),通信技术专家。江苏省宜兴人。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1946年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军事通信和指挥自动化方面作了开创性、奠基性工作。坑道通信埋地天线、丛林通信等科研成果,解决了军事通信中的重大问题。1978年提出的“三网一系统”构想,在“七五”、“八五”军事通信科研与型号研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指挥自动化工程中负责体制论证和总体方案设计,领导并研究了前期C3I系统集成中的关键问题。主持半导体战术电台系列、短波单边带系列、长距离海缆通信系统和数字保密通信系统的研制。在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程控交换、网络管理、通信抗干扰等领域做了大量先导性工作。长期从事通信工程教育,培养了大量知名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编写出信息论系列教材、出版《数字传输》、《程控用户交换机原理与设计》、《综合业务数字网导论》等专著。

张锡祥

雷达对抗专家。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雷达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我国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97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

包为民

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1960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82年8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现任国家某两个重点工程总设计师,兼任总装备部精确制导专业组副组长和《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我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是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张尧学

计算机网络专家。1956年1月5日生于湖南省澧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89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早期研究人员之一,主持和参与了我国第一台网络接入路由器的研制、提出和研制成功了扩展冯诺依曼结构的透明网络终端。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IEEE AINA 2007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郑晓静

女,力学家。1958年5月生于湖北省武汉,籍贯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7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长期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物理力学研究。解决了大挠度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完善了板壳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理论;系统建立了铁磁、超磁致伸缩和超导材料及结构在电磁场中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有效方法,解决了原有理论的预测与各类典型实验长期不符的问题;在风沙环境力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现场实测,研究了沙粒带电现象及其对风沙运动的影响,提出了风沙流和风成地貌(沙纹及沙丘)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方法,对一种工程固沙(草方格)方法给出了设计的理论公式。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王中林

美国国籍,材料科学家。1961年11月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物理师资班。1987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研究。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于 全

无线通信专家。1965年9月7日生于江西九江。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波传播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里摩日大学光纤通信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某部第六十一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

长期从事军事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型号研制,先后主持研制了我军第一代战术互联网和第一部软件定义无线电台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突破了软件无线电、动态自组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专著1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武向平

天体物理学家。1961年1月生于陕西省黄龙县,籍贯山东省沂水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宇宙学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较早建立了星系团的强引力透镜统计理论,提出了在星系团中心存在致密暗物质核的思想;正确解释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寻找银河系晕暗物质实验所发现事例的成因,为认识银河系暗晕的物质构成起了积极作用;利用光学、X射线和引力透镜三种方法联合测定了诸多引力透镜星系团的中心质量,发现传统方法之偏离;利用星系群和星系团的X射线和光学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所建立的统计相关关系被广为采用;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建设用于‘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大型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启宇宙再电离探测的重大设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段宝岩

电子机械工程专家。1955年3月4日生于河北省冀州市。1977年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作博士后,2000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作访问学者。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电子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交叉学科―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研究,开辟了我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大型天线电磁场与位移场场耦合理论模型,提出了反射面保型的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机械结构因素对雷达天线波束指向等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结构与控制集成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典型电子装备电磁场、位移场与温度场的场耦合理论模型。成果应用于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及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

郝 跃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58年3月21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发现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生长中气相预反应、表面吸附原子迁移及晶格应力的关键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反应气体脉冲式分时输运原理与方法;发现了二维电子气在高压、高温下迁移率退化与晶格应变驰豫的物理机制,提出了无应变背势垒和多沟道新型氮化镓异质结构,以及新型高K堆栈的介质栅MOS-HEMT器件结构,成功实现了高效率氮化物微波功率器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及何梁何利科技奖。

杨小牛

信号处理技术专家,1961年6月17日生于浙江衢州市。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总装电子对抗专业组组长、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副主任委员,通信信息控制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首次提出并成功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数字接收机,解决国防信息安全领域多项重大技术难题,为电子信息装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了《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信息对抗技术》等专著。2012年度获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是通信对抗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知名专家。

王永良

雷达技术专家。空军预警学院教授。1965年6月生于浙江嘉兴市,籍贯浙江嘉兴。1987年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1990年和1994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空时信号处理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提出了复杂信号空时滤波的创新理论与方法,解决了空时信号处理雷达应用遇到的主要挑战性问题;突破了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杂波抑制和相控阵雷达空时自适应抗干扰等核心关键技术。理论与技术成果获得了广泛应用,为我国预警机、歼击机和侦察机等系列重点型号雷达反杂波、抗干扰和运动目标探测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

范国滨

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1958年4月23日生于北京市。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05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我国高能激光工程科技领域主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在高能激光技术攻关、系统工程化和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创新性成就,对我国高能激光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做出了重大贡献。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高新技术装备建设发展工程”重大贡献个人奖及金质奖章、“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及“周光召技术创新奖”等。

杨孟飞

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62年10月生,湖南湘阴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系统总体、控制系统和高可靠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研究和开发。提出了空间飞行器月地高速再入返回系统方法,突破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关键技术。发明了一种复杂卫星姿态控制方法和装置,解决卫星甚高精度、强适应控制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空间控制计算机容错方法,创建动态可重构容错体系结构。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奖11项(其中一等奖8项)。

以上简介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官网

版面编辑:唐   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