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报:反馈报告并非唯快,不能“数豆的比种豆的还多”

李明鳌/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06-25 10:08

只看有无反馈,不问整改是否到位;上午发通知,下午要反馈;整改反馈常态化,日常工作边缘化……近日,半月谈网报道问题整改反馈中的种种怪象,引发关注。

要求基层及时提交反馈报告的初衷是好的,能够倒逼基层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积极整改问题,同时进行跟踪式监督。但,如果不顾实际一味求快,要求反馈限时限量完成,就容易滋生形式主义。现实中,下午发通知明天就得报,或者上午发通知下午要反馈等现象,并不少见。

整改反馈报告一味求快,表面看起来“雷厉风行效率高”,实际欲速则不达。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既然上面催得急,下面也就把原本用在“治理真章”上的功夫下在了“材料文章”上,写反馈报告通篇表态:或者“正在积极协调沟通”,或者“举一反三”“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句句调门高,却难见实质内容。反馈报告假大空的背后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作祟。如果不加遏制,不仅会让基层干部谈整改反馈而色变,“反馈再反馈,整得心好累”,而且问题容易藏着掖着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捂炸”,贻害无穷。

整改反馈报告并非“唯快不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改不得了。上级部门在下发整改通知书的时候,一定要因事而异,一些老问题、难问题,要考虑到基层人力、财力、物力的实际情况,应该到现场了解一下情况,合理规定整改时限,切莫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划杠杠。

基层在落实整改时,也要摆正心态,摒弃应付交差的想法,少下纸面功夫,不做表面文章。要知道,“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小问题、苗头性问题好整改,也容易整改好。对于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应该及时请示上级,协调多方力量。纸上整改,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却于事无补,如果问题大了,还会被问责、挨处分,何苦呢?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基层是抓实各项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工作点多面广,需要整改的地方自然不会少,要确保基层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整改,上级部门不能动不动就心急火燎、不切实际地向基层要反馈材料,不能“数豆子的比种豆子的还多”。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要让他们把时间精力多用在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上,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才是最好的“反馈报告”。

(原题为《反馈报告并非“唯快不破”》)

    责任编辑:顾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