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二百年:崛起、霸主与乡下人的悲歌
原创 郭大路来了
壹 “别闹了,小伙子”
2002年2月的一天,莫斯科市中心附近的一幢大楼里,跑到俄罗斯买火箭的马斯克,差点在谈判现场跟俄国人掀了桌子。
当时的马斯克还不到31岁,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还有点毛手毛脚,但已经是一名在硅谷声名远扬的亿万富翁。自1995年开始,他在互联网领域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身价超过一亿美元,成为很多硅谷打工人的创业偶像。
但接下来马斯克决定离开互联网行业,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进军太空领域。从孩童时代起,马斯克便对太空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痴迷,现在他觉得终于有了实现儿时梦想的资本。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马斯克很快发现,制造业和互联网根本就是天差地远的两回事,而航天领域门槛极高,即使他手握一亿美元现金,扔进去还是连个水花都看不见。
一番调研下来,马斯克发现,还是直接从俄罗斯买火箭最划算。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承接了大量前苏联军工遗产,马斯克打算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三枚弹道导弹,改装之后用作运载火箭。
年轻气盛的马斯克跟俄国人很不对付。最后一次交锋,借着伏特加的酒劲,他开门见山地问对方导弹价格,对方回答每枚800万美元,马斯克直接还价800万美元两枚。俄国人像看白痴一样看着马斯克,脸上表情好像在说:“别闹了,小伙子,没钱就别玩火箭了”。
谈到最后还是谈崩了,马斯克愤然离席,然后去机场的路上决定:不买了,火箭自己造。说干就干的他,在四个月后成立了SpaceX太空探索公司,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
刚创立SpaceX时还稍显稚嫩的马斯克
不过当真上手干起来,马斯克很快发现,美国制造业现状与自己之前想象的大相径庭。
头一个问题是招募员工,SpaceX早期员工大都来自传统航天部门,马斯克发现NASA的工程师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整个行业暮气沉沉,与年轻人扎堆的金融、互联网完全没法比。
然后是制造端的空心化,这一点在后来制造特斯拉电动汽车时尤其明显,让马斯克无力吐槽。
在他原来的印象里,一百年前福特汽车的胭脂河工厂,几乎能够制造从发动机到门把手的一切零件,然后组装成一辆完整汽车。而现在,底特律的三巨头除了总装车间保留,别的几乎全都外包给了其他国家。
今天的美国制造业,呈现出一副似乎自相矛盾的奇怪状态。
一方面,从航空航天、汽车、半导体到快消、医疗、工程机械,制造业大大小小的山头,最高峰上几乎都插着几面美国巨头的红旗,凭借对关键技术的把控,美国几乎能够制裁任何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企业。
但另一方面,这个强大的制造体系又似乎成了无根之木,马斯克要给特斯拉找个造车窗玻璃的供应商,都不得不跨过半个地球跑到亚洲去。
美国制造的故事,一直可以追溯到两百年前,制造业的繁荣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制造业的衰退,也伴随了美国相对实力的衰落。
贰 一个“叛徒”的故事
美国制造的故事,要从一个来自英国的“叛徒”开始说起。
1789年9月,距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刚13年,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码头,一艘开往美国的客船即将起航。英国皇家海军的检查人员,警惕地审视着每一个登船的乘客,对他们的身份、去往美国的目的逐一进行严密盘查。
乘客中有一个21岁的年轻人,告诉盘查人员要去美国投奔自己的亲戚。 他一副英格兰农民的打扮,操着浓重的乡下口音,看起来呆头呆脑,丝毫未引起盘查人员的怀疑。在大海上漂了两个多月后,年轻人踏上了大西洋彼岸的土地。
到达美国后,年轻人很快加入了当地一家初建的纺织作坊。当时的美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纺织厂,年轻人到来后,凭借脑子里的记忆,复制出了当时最先进的阿克莱特水利纺织机,使美国诞生了第一家盈利的水利纺织厂。
这个偷渡到美国的年轻人,便是后来被称为“美国工业之父”的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
斯莱特出生于一个英格兰的农民家庭,从14岁开始便在一家技术领先的纺织厂做学徒,七年的学徒生涯加上过人的天分,使他几乎掌握了从纺织机到纺织技术的所有机密。
塞缪尔·斯莱特与他的工厂
18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不是半导体芯片,而是纺织工业。
今天人们眼中的落后产能,在两百年前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英国一半的出口利润都依赖于纺织业。当时的英国借助蒸汽机、水利纺织机等一系列发明,迅速从手工作业发展为机器大工业,成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日不落帝国。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时候独立战争刚打完没几年,正处于经济起步的蛮荒期,是货真价实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农业国,美国种植棉花低价出口到英国,而英国凭借先进的纺织技术加工成棉布卖回美国,美国处在产业链下游。
独立后的美国人想要发展自己的工业,从外部引进技术,自然而然地把眼光瞄向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合法也好非法也罢,想尽法子获取英国的工业技术。
《天下无贼》里葛优饰演的贼头黎叔有句名言:“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斯莱特的故事并非孤例,而仅仅是当时美国对英国工业技术全面山寨的缩影。1791年,美国开国元老、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制造业报告》,阐述了发展美国工业的路径政策,其中赤裸裸地提出,要“奖励那些从别处带给我们改善和非凡价值的秘密的人”。
当时费城的一份招聘广告上就公然写着:“任何能够透露英国纺织技术机密的人,都将获得100英镑的奖金。”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1793年,美国还专门出台了专利法,明确说明,不论技术来源,只要你来到美国,就可以直接申请专利,获得政府保护,说白了,就是山寨合法化。今天的印度人看了,也得直呼内行。至于是否属于偷窃——资本主义的事,能算得偷么?
美利坚的诱惑吸引了英国大量技术人才纷纷“弃明投暗”,在英国他们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到美国后则立刻升级为工程师或企业主。像斯莱特到达美国后不久,便拥有了工厂合伙人的身份,后来又自己创业有了十几家自己的纺织厂。1835年离开人世时,他的总财产高达100万美元。
另一边,英国人也没闲着,针对美国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技术封锁制度,对自己国家的优势产业实行全方位的严防死守。新式纺织机被列为高度机密产品,与之相关的一切机器、图纸、工人,一律不得出境,盗窃技术机密的人一旦被抓获,将被处以严厉惩罚。
跟今天美国全力打压中国芯片产业,是不是如出一辙?
斯莱特的纺织厂带动了美国纺织工业的繁荣,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逐渐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曾专门拜访斯莱特表示致敬:“您教会了我们如何纺纱,让我们能够挑战英国的制造业;您让这么多纺锤运行,创造了这么多就业机会,我十分感谢。”
但在英国,他被英国报纸称为“叛徒斯莱特”,指责他将英国的先进技术泄露给对手,应该被送上绞刑架。
汉密尔顿的《制造业报告》,直接促使美国走上了蓬勃的工业化道路,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闷声大发财。到1895年时,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了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1901年,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去世的那一年,一个叫麦肯齐的英国记者写了本轰动一时的书《美国入侵者:其计划、策略和进展》:
美国工业入侵导致,他们几乎控制了过去15年内新生的所有行业……伦敦生活的主要新特点,电话、留声机、汽车、打字机、楼房里的电梯,上述每个领域美国制造商都是一流的,在好几个领域还处于垄断地位。
当时美国的垄断巨头,个个富可敌国,洛克菲勒控制着全球90%的炼油产能,卡内基一家的钢铁产量就超过了英国,摩根的财力足以比肩整个国家银行。
此时的美国,在国力上,已足以与昔日的欧洲列强一较高低,而真正让美国领袖群伦,进阶成为超级大国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
叁 唯一的平民中将
1940年5月,英法在纳粹德国面前节节败退,整个欧洲即将沦陷。
原本隔岸观火的美国再也坐不住了,罗斯福发布紧急动员,要求美国做好每年生产50000架飞机的准备。当这一消息传到欧洲时,希特勒认为是天方夜谭,对此嘲笑道:
“除了选美皇后、百万富翁、毫无意义的记录和好莱坞之外,美国还有什么?”
希特勒的嘲笑并非全无道理。
当时的美国,只有6家兵工厂还在运转,85%的机器用了10年以上,有些甚至是南北战争时代的老古董。美军一个装甲旅只配备了325辆坦克,日常维修的零件,都要旅长自己掏腰包添置,而横扫欧洲的德军,每个装甲旅有2000辆新式坦克。
美国领导层悲观地判断:“只要有5个师的德军从东海岸登陆,美国就将沦陷。”
忧心忡忡的罗斯福意识到,战火早晚得烧到美国头上,是时候早做准备了,他决定找一个熟悉工业生产的人来帮手,先把军需生产搞起来,有备无患。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政治盟友巴鲁克,这位老兄曾在“一战”时担任美国的战争工业委员会主席,对动员军工生产很有一手。
罗斯福原以为巴鲁克会接下这份不算陌生的工作,没想到对方答复,经历了大萧条的美国经济已经孱弱不堪,自己没有信心能将美国打造成一台高效战争机器,不过,他可以给总统推荐另一个人,一个比自己更专业的工业大亨。
威廉·克努森,一个即将改变历史的人,一个制造业的传奇,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克努森是丹麦移民,1900年移居美国时年仅20岁,兜里只揣着30美元就登上了北美的土地。克努森从造船厂的钻孔工做起,后来还修过火车头,做过发动机。天资聪颖又勤勉上进的他进步神速,年仅29岁就做到了公司总管,手下管理着1500名员工。
之后加入福特汽车公司,克努森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为福特搭建起了一整套汽车生产流水线。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福特T型车,就是克努森的杰作。福特之后,克努森还一手帮通用汽车打造成另一个商业帝国,他开创的“灵活性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方式,至今仍然有效。
放眼整个美国,当时没有谁比克努森更懂制造业。接到罗斯福的邀请后,已经60岁的克努森答应得很爽快:“这个国家待我不薄,我要报答这份情义。”
罗斯福与威廉·克努森
1940年夏天,克努森正式进入国防顾问委员会。这是一个没有法律地位、不设主席,没有任何权威的临时机构,而他们面对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
尽管大萧条早已结束,但1940年的美国,人均收入只有1929年的三分之二,失业率高达16%;企业生产维艰,全国钢产量只有危机前一半,每月只有4艘新船下水;另外政府还面临着国债危机,不得不大幅削减军费应付财政赤字。
当时企业对军工生产毫无兴趣,一开始,军方想直接把生产任务摊派给企业。克努森制止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作为一本行走的制造业百科全书,他很清楚:制造步枪、坦克和生产脸盆、拖拉机一样,都需要完善的管理机制、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才能将整条生产链从上到下调动起来。
凭借在行业内的名声,克努森振臂一呼,说服了5位汽车、航空、通讯等领域的企业高管,又拉来海事委员会主席杰里·兰德,组成了他的“六人团”。这支团队凭借强大的人脉与魅力,走遍全美,说服企业家纷纷转投军工生产。
不过,造什么以及造多少,是个头痛事,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战争的走向。克努森和国防顾问委员会,花了半一年多的时间,编纂了一本“战争账册”,详细罗列了战争所需的物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从坦克、飞机到军装用的棉花,几乎无所不包。
凭借这本“战争账册”,两眼摸黑的美国政府总算大致搞清了,打一场世界大战到底要动员多少物资储备和工业能力。
克努森和他的企业家团队很清楚,车床、铣床、钻床等工业母机是撑起整个工业的核心,是关系这场备战胜败的关键,于是将订单大量抛给相关企业,使美国的工业母机很快就翻了一番,达到了惊人的18万台。
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准备,美国已经做好了战时生产的准备,这时候,其他国家还都没有意识到,世界上最可怕的战争机器已经蓄势待发,就差最后一把火了。
这把火很快就来了——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除了山本五十六这样少数脑袋还算清醒的人之外,大部分日本人还没意识到,美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此时手握1000亿美元订单的克努森,立刻发起了生产总动员,以通用、福特、杜邦、陶氏化学等工业巨擘为首,2.5万家一级承包商、12万家分包商,一夜之间全部被动员了起来。
从1940年7月,克努森拉开军备计划帷幕的那一刻起,直至二战结束,5年时间里,美国生产了1830亿美元的军火,为同盟国提供了三分之二的军事装备,这里面包括:8.6万辆坦克、50万辆吉普车、250万辆卡车、29.4万架军用飞机、8.8万艘舰艇,光是航母,就造了140多艘。
克莱斯勒汽车工厂的工人正在组装坦克
轰炸机生产线
这就是克努森将流水化生产做到极致,将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全部释放出来的成果。
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向罗斯福举起酒杯:
“让我们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生产的武器,我们将输掉这场战争。”
整个过程中,克努森和他的企业家团队没有掌握政治、军事权力,却奇迹般完成了这项逆转乾坤的伟业,这是高度计划经济的苏联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1945年,克努森被授予中将军衔,在一众身经百战的将星中,他是唯一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平民。
我的事业就是制造东西——威廉·克努森
二战对美国经济的促进是前所未有的。克努森不仅是帮美国打赢了二战,更让美国经济彻底摆脱了大萧条的阴影,一跃而成为超级大国。
当欧洲各国都打成一片废墟时,美国在战争期间经济反而翻了一番,而且是大炮和黄油二者得兼。战争结束时,美国人工资上涨了70%,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德国人的2倍,日本人的4倍。
战后的美国,到处都是发展机遇,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充满乐观主义。
当时的美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道琼斯工业指数也主要由制造业企业的股票构成,美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
60年代,福特和通用在欧洲排名第二和第三,仅次于菲亚特汽车;美国生产的电脑占据了欧洲80%以上的市场;英国市场上一半以上的汽车、打字机、吸尘器乃至电动剃须刀、早餐麦片都产自美国。
历史上美国制造业雇佣人数占比
这段时期被称为“大压缩”时代,意思是,当时社会不公减少,就业机会充分,似乎每个人都有向上爬升的机会。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在车间拧个螺丝,也能够买地建房,过上中产生活。制造业雇佣的人数占到近1/4,1960年,光是通用汽车一家,就有100万名员工。
当时蓝领工人普遍受到尊重,社会地位不低,企业也愿意花钱给员工各种福利。像柯达公司,给员工看电影、野餐、棒球等各种活动提供经费,甚至还建设了一个30万平方英尺的员工娱乐中心,里面包括一个高尔夫球场。
但在这金光闪闪的表面之下,暗藏着很多值得担忧的现实。底特律工厂里,那些日复一日做着像拧螺丝这样标准化工作的工人,可能从未想过,他们其实是完全可以被国外廉价劳动力甚至机器取代的。
对很多底层美国人来说,一个充满乐观主义的年代很快就要被一个悲观的年代取代。黄金时代结束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黑铅时代。
肆 从高科技霸主到乡下人的悲歌
2016年美国大选,毫无从政经验的政治素人特朗普,击败政坛老手希拉里而入主白宫,让全世界大跌眼镜。几乎所有美国智库、精英都对大选结果做出了错误的预测,所有人都在苦苦思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问题的答案最终指向一本书——《乡下人的悲歌》。特朗普胜选后第二天,这本书冲上亚马逊销售总榜第一名,《纽约时报》对这本书的推荐语是,“读懂特朗普为什么能赢”。
读过此书的美国人很快就明白了,把特朗普送上总统宝座的,是他们之前忽视的一个庞大群体,美国的白人工人阶级。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特朗普正是看到了他们的困顿和绝望,并煽动他们对体制和精英产生疏离和仇恨感,最终问鼎白宫。
《乡下人的悲歌》及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J.D.万斯虽然是白人,但他的家庭并非我们传统认知中,美国东北部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白人,而是穷苦苏格兰-爱尔兰人的后裔,是没有大学文凭的白人工人阶级。
万斯的祖先曾当过佃农、煤矿工人,后来又在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成了工厂工人,在一些美国人的称呼中,他们是“乡下人”、“红脖子”甚至“白垃圾”。
万斯外祖父生活在俄亥俄州西南部的米德尔敦,这个不大的城市,经济结构单一,全靠一家叫阿姆科的钢铁公司支撑。90年代以前,阿姆科雇佣了成千上万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白人,给他们开出不错的薪水。像万斯外祖父这样的普通工人,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但在随后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制造业不断被外界冲击,先是德国、日本,后来又是中国,美国本土制造渐渐失去竞争力,阿姆科钢铁也不例外。万斯在书里面也说“工作被中国人抢走了”,这句话后来经常被特朗普挂在嘴边:
“几十年来,我们以牺牲美国工业为代价,发展外国工业。以消耗美国军队为代表,援助外国军队……工厂一个个关停,搬往他处,将百上千万的美国工人被丢在脑后。财富从我们的中产阶级的手中流逝,却被分配到了世界各地。”
随着工厂没落,机器停转,这些地区变成了后来人们口中的“铁锈带(Rust Belt)”,伴随而来的,贫穷、离婚、吸毒和暴力,成为这些地方白人蓝领阶层的常态。
万斯算是幸运的,他从衰败的社区和糟烂的原生家庭磕磕碰碰走来,最后考进了耶鲁法学院,毕业后成为硅谷精英人士,属于极少数成功跨越阶层的人,这才有机会将他的家族经历写成书出版。
《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一开始卖得并不好,特朗普当选后,才一夜之间洛阳纸贵,印量很快突破百万,并掀起全美大讨论。万斯也一夜之间成为媒体红人和白人蓝领的代言人。这本书去年还拍成了电影,导演是执导过《美丽心灵》的罗恩·霍华德。
说回到美国制造业。
二战以后,美国工人阶层差不过了20年的好日子。五六十年代,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1968年第一次出现贸易逆差,但也只有11亿美元。但接下来的十年,越战、石油危机、经济滞胀纷至沓来,美国制造业加速外迁。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将生产转移外包,本土产业空心化,直接导致美国中下层工作机会流失,过去在底特律三巨头时薪70美元的工作,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外包到其他国家的岗位数据
1980年,金融、房地产与专业服务,在GDP 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制造业,而进入90年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掩盖了美国传统制造业的衰退,铁锈带被抛到脑后,华尔街和硅谷才是新时代的宠儿。
曾经的世界工厂,在“服务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直到特朗普当选,美国的政商学各界精英才如梦初醒,认识到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大量流失,已经关系到美国蓝领工人阶层的民心所向。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obert Gordon在《美国增长的起落》中,一阵见血地指出: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产业的创新和突破,只是集中在部分领域,对生产力的拉动和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远不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全面和彻底。
伍 尾声
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举行宴会,要求每位在场的硅谷企业家向他提出一个问题。然而,当苹果的CEO史蒂夫·乔布斯提问时,奥巴马却打断了他的发问,反问了对方一个问题:
“要怎么样才能在美国生产苹果公司的产品?”
乔布斯想了想,这样回答:“总统先生,这些工作再也回不来了。(Those jobs aren’t coming back)”
《乔布斯传》中提到:“苹果在中国拥有70万工厂工人,需要3万名工程师在现场为工人提供支持,然而在美国,你根本无法找到如此多可雇佣的工程师。” 2012年,苹果供应链在全球创造的70万个就业机会,几乎都不在本土。
从“叛徒”斯莱特到乔布斯、马斯克,美国一直是拓荒者和冒险家的乐土,这些冒险家天才般的创造性,是美国制造业最强大的源头活水。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除了这些“仰望星空”的人,经济发展惠及更多的平凡大众,才是国家长久繁荣之道。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2. 美国制造: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
3. 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
4. 乡下人的悲歌
5. 纪录片《美国工厂》
原标题:《美国制造二百年:崛起、霸主与乡下人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