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戏剧》:戏剧制作之道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1-12-25 09:45
来源:澎湃新闻

央华版《如梦之梦》正在北京巡演,今年演出正式拉开帷幕前,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央华戏剧联合举办的“让好戏发生”——《一切为戏剧:央华戏剧制作人工作方法论》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了首发式。

虽是图书发布会,《一切为戏剧》的首次亮相,却没有选择与书有直接关联的地方,而是选择在剧场。几小时后,这里灯火璀璨,池座中的读者也被戏剧观众取代,央华版《如梦之梦》九周年巡演会在这里演出。

现场出席的媒体和观众近两百多人,坐在可以旋转360度的座椅上,看着该书作者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王可然,共同作者清华大学教师牛萌,和演员许晴、剧作家万方、法国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主持人张越等沿着四四方方的舞台鱼贯而出,畅谈戏剧制作的诸般感受和思考。

活动现场 本文图片由央华戏剧提供

戏剧制作人是干什么的?

近年来,作为一家民营剧社,央华相继推出了连台戏《雷雨》《雷雨·后》,以及和国际艺术家合作的《犹太城》《庞氏骗局》,包括深受广大观众追捧的《如梦之梦》等。而就在这个月初,法国文化部授予央华戏剧的创始人、艺术总监、总经理王可然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以表彰他在戏剧领域中的成就和对中法戏剧艺术交流及中法两国之间的友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主持人张越与王可然相识已久,十余年间,央华每一部戏的宣推她几乎都有参与。老友相见,没有生分,面对开场之初王可然在回答提问时的迟缓,张越调侃道,“不出我所料,一看就是为了戏,昨晚又没睡觉。”不睡,是王可然的日常生活常态。2020年央华推出“纪念曹禺诞辰 110 周年特别行动”,他参与主持创作、统筹、媒体安排、直播协调等等无数大小项目的策划和执行,9个昼夜就没怎么好好睡过觉。

牛萌是《一切为戏剧》的执笔者,可在她一开始也弄不明白,戏剧制作人何为?牛萌说,“事实上,就连许多戏剧从业者,也以为戏剧制作人就是‘找钱、攒人、平事儿’的。他们有时像财务、商务、大管家,有时像销售、宣发人员、票务,还可以充当经纪人、保姆和后勤、他们负责找钱、攒资源、打杂、‘救火’…… 总之,操心剧组的一切琐事,唯独与戏剧艺术本身无关——这也是国内多数戏剧制作人遭遇的误解和低估。”

牛萌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自己对王可然的观察与采访写了下来,她说之前不了解戏剧制作人,后来才发现 “他们每天都在高度的不确定当中度过,而戏剧制作人就是将这一切变量慢慢变成确定的事实,从无到有的过程,很具有普遍启发性”。“我觉得这个能力,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的能力,因为这个时代,就是非常多变的,非常复杂暧昧模糊。”牛萌说,“所以我们都可以从戏剧制作人身上,去学习怎样去适应这种高度不确定的工作环境。”

与王可然合作推出过《新原野》《冬之旅》连台戏《雷雨》《雷雨·后》等多部戏剧作品的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曾说过一句话,“戏剧也许不能给我们答案,但至少可以展现人追求答案的程。”发布会现场,万方在发言时回忆说,父亲的《雷雨》诞生八十多年,“在国外有人导、有人演过,但在国内演出,交由外国导演,法国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执导并取得成功,表明戏剧不仅是中国的,或是外国的,而是全人类的财富。”

万方介绍说,埃里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他来了之后执导排练,起初并不是按照剧本排,而是让演员互相演绎对方的角色,比如演周朴园的去演鲁贵。”显然中国演员对此并不完全适应,王可然就此给出了自己的办法,“邀请他来执导,就是要来看人家的工作方法,排戏模式。这是一种文化的碰撞,也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央华团队当时每晚上都要开会,把法国导演的思路和理念厘清,再去安抚和鼓励一众演员。什么是交流?就是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与王可然合作引进过以色列大戏《犹太城》的当代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同样来自法国,在她看来这种跨国之间的戏剧交流“非常难”。“尤其当你自己都不确定什么是对的,却要让那么多人相信你,这个协调很难。需要在永恒的变量中,找到平衡。”在她看来,王可然是一位“时代骑士”,“他讲话时,常像在舞台上一样,而听他讲话,也像是坐在舞台之下,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全神贯注地听。”

嘉宾对谈环节

一个戏剧制作人的自我修养

在舞台剧央华版《如梦之梦》中扮演顾香兰,一扮就是9年的演员许晴,用一种更浪漫的方式诠释了戏剧、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出演这部戏,一场下来仅在台上走都要走几万步,这些对许晴来说,谈不上不是挑战,她说那是“共振,身脑心的共振”。许晴表示,“这种共振带来的甜蜜,并不亚于爱情。当演员指向观众说,‘花园的花多美啊’,那一片的观众会笑得特别灿烂,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像开了花一样,所有人一同享受戏剧感受戏剧的共振。有时候观众是中心,我们包裹着他们;有时候演员是中心,他们包裹着我们。在这个场里,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在修行。”

比起做戏的辛苦,王可然最近也在思考戏剧功能的变化。“我从前认为,戏剧应该给大家带来的是温暖和希望,但这两年,我觉得,应该还可以在保留温暖希望的同时,通过戏剧工作者自己的努力,对生活给出更加尖刻、毫不留情的再现。” 他介绍说自己并不将自己只局限在某种角色里,或者说,他反对为“戏剧”和“戏剧制作人”贴上一切标签,他推崇那些从生命里长出来的、从心里长出来的东西,“戏剧要抚慰人心,它要跟人的内心直接发生关系。”

提炼后的再现,更真的再现。“真”是王可然做戏剧的要求。十几年来,有关“真”的原则,他一遍又一遍地向团队成员和合作方普及、强调。可在他看来,“真”是一个逆向行走的过程,他一直在与“不够真”搏斗,与“异化”搏斗,“ ‘真’每个人应该有,但只有一部分人在不懈努力地靠近,它给我们的活着带来一种支撑。”

关于王可然对“真”的执着,作家贾行家深有体会。他说,“真是人生命里本质的行动力。而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得是从人心里长出来的。所有的情感,所有的行动力,那一切的表达是从人心里长出的。王可然便是这样,他观察人,体味人,尽可能精准地把握当下人群的心理状态和内在需求,这是他做戏的基础。”

戏剧评论和策划人程辉认为,“制作人没有一定之规,但需要这个人从全局上把握艺术创作和制作,把握住作品的灵魂和方向。其实好的制作人,一定懂艺术且热爱艺术,最重要的是,能够沉浸在艺术当中。无限的接近艺术创作,却不给创作带来任何压力。”

在《一切为戏剧》自序中,王可然坦言,“戏剧是一门很窄的行当,了解戏剧的人群更窄。”出于一种焦虑,他希望可以有一种方式,展现戏剧制作人的工作内容,消除外界对戏剧的误解,“这种误解对戏剧发展是有害的。我确实想过,是否应该有一本书或者一门课程,讲述一下真正的戏剧制作人是做什么的,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我和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有了合作。”

在张越看来,对于那些想当戏剧制作人的年轻人,《一切为戏剧》几乎是在手把手地教学,可以带他们入行,并为日后从业打下好的基础,“这本书浓缩了王可然十几年来的经验和思考,深入戏剧制作人的工作前端与后端,从不同维度和界面,拿着放大镜,细细观察他们是怎样与导演、演员、编剧、舞台监督、演出商、媒体、剧评人、观众来沟通的。这是你从任何专业书籍、戏剧院校、传统戏剧院团里都学不到的实战经验。”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