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共建新闻学院二十年,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通讯员 李斯嘉 吕京笏
2021-12-18 20:44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18日,“学思践悟 携手未来——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二十周年暨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会议总结交流部校共建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共建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部署部校共建工作向纵深推进,助力党的新闻事业人才培养,推动党的新闻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劲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等出席开幕式。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主持开幕式。

12月18日,“学思践悟 携手未来——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二十周年暨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

论坛的参会嘉宾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50余所国内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80余位专家学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编辑,以及数十位青年学子,媒体和平台代表。在12个分论坛中,近160位嘉宾围绕部校共建的经验做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下简称“马新观”)的教学与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参与嘉宾一致认为,进入新时代,复旦大学把培育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有大格局大才情大担当的一流专业人才作为新闻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发展马新观教育作为部校共建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马新观在新闻教育中的统领作用,使马新观成为中国新闻教育的“定盘星”和“压舱石”。

近年来,复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团队瞄准打造全国高校马新观教学示范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教育咨询服务基地、部校共建推广应用基地的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建设、影响力建设,先后获评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科研示范团队和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等。

据悉,新闻学院去年成功举办全国首届马新观论坛:“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发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发展报告(2020)》。研究成果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首创部校共建模式

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1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开国内风气之先,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

双方提出共建目标: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数字化新闻教学为手段,培养优秀的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新闻教育和研究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新闻学院。

部校共建以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充分利用部校共建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紧紧依托复旦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硬件升级等方面,锐意进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据介绍,新闻学院始终坚持一“马”当先,抓准、抓实马新观教育与研究,精心打造马新观“金课”,回应新时代要求,深化马新观研究;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深耕实践育人新模式,打造“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样板,促进学界与业界的深度融合,启动上海部校共建联盟,探索部校共建新路径;适应全球传播、智能传播趋势,建设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打造一流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平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战略构想,培养新一代全媒体新闻专业人才;立足上海,服务国家,全面提升资政服务能力,在舆情调查、传播与国家治理、教材基地建设、城市治理、文化创新、国家形象建设、传媒融合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资政立言能力和水平,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运行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在新技术革命催生媒体深刻变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的20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进入全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托这一创新机制,学院顺应媒介融合大势,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走出了部校共建的一条新路。这一部校共建模式在中宣部倡导推动下,于全国各省市区宣传部和一百多家新闻传播院系推广,为当代中国高质量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陈伊萍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