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弥尔顿忌辰 | 双目失明后,他找到了人生和世界的光明

2020-11-08 17:12
广西

原创 叶克飞 欧洲价值 收录于话题#人文历史37个

双目失明的弥尔顿,却找到了人生与世界的光明。而在他去世后,英国迎来了新的未来。正如他所说:“上天赐给我们光,不是要我们对着光注视,而是要我们利用光来发现我们还远不知道的东西。”

撰文〡叶克飞

“失乐园”不但是宗教故事,也是文学创作中的经典元素。东亚人最熟悉的当属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而在西方世界,人们最先想起的会是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它与《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今天是约翰·弥尔顿的忌辰,1608年12月9日,他出生于英国,1674年11月8日去世。他家境殷实,从小喜欢读书与音乐,并在父亲聘请的私人教师指导下开始写作。

1625年,弥尔顿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并开始写诗。大学毕业后,弥尔顿放弃了进入英国教会做牧师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后,选择了诗人之路,并在父亲位于伦敦近郊的庄园中生活了五年,全心读书与写诗。

1638年,弥尔顿游历欧洲。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弥尔顿投身于运动之中,1644年发表了著名的《论出版自由》。

1649年,在革命成功的热烈气氛下,弥尔顿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文章,以巩固革命政权。同时,他也在英国政府中担任文书工作,因工作过于繁重,1652年双目失明,但仍依靠口述方式日以继夜工作。

1660年,因保王党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不久被释放。此后他专心写诗,直至1674年去世。也正是这个时期,他以口述方式,由女儿和朋友们代为记录,完成了长诗《失乐园》。

在长诗中,弥尔顿并没有在亚当夏娃故事中做出太多情节上的“创新”,《失乐园》真正的突破在于思维。

作为一个反对王权的革命主义者,弥尔顿在1660年王朝复辟后只能用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他笔下,上帝专横狭隘武断,认为自己所说的就是真理,对反抗者肆意压迫,但另一方面,他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至于撒旦,他有着足以震撼上帝专权的激情,极力反抗暴政,极具英雄特质,充满古典悲剧精神。但他投身于罪恶,以狡诈谎言欺骗一切。无论上帝与撒旦,形象都非只有脸谱化的一面,也都没有得到弥尔顿的真正认同。

亚当夏娃则高大挺秀、正直善良、天真无邪,并始终追求自由。他们的缺点是过于轻信,又经不起诱惑,最终痛失乐园。正如弥尔顿所写的那样:

“善在恶的面前如果只是一个出世未久的幼童,只是因为不知道恶诱惑堕落者所允诺的最大好处而抛弃了恶,那便是一种无知的善,而不是一种真纯的善。”

但在弥尔顿看来,等待人类未来的必将是光明。

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是对英国现实的隐喻。而弥尔顿的最终指向,则是人类在理性和意志上的欠缺,还有因贪欲和野心导致的妄想与堕落。

作为支持共和的清教徒,弥尔顿对自由有着真切的渴望。他也因此富有激情,甚至许多人因此误认为《失乐园》中的撒旦就是弥尔顿的自身写照。但实际上,弥尔顿并不认同撒旦的反叛,而是依旧将基督教视为人类寻找终极意义的武器。也正因此,他盛赞制造方舟的诺亚:“所有的人必将堕落,把正义和节制,真理和信仰忘掉,在一个黑暗的时代,有一个人属于例外,独一无二的光明之子……”

相比《失乐园》,弥尔顿的政治文集显然少了许多受众,却被当时的英国人视为时代最强音。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被议会以叛国罪处死。同年11月,法国学者克劳迪亚斯·萨尔美夏斯出版《为英王声辩》一书,抨击英国议会党人弑君之举。弥尔顿则以《为英国人民声辩》回应,尽管是“规定动作”,但弥尔顿还是写出了“个人风格”。萨尔美夏斯在书中毫不留情,讽刺谩骂一样不缺,弥尔顿也是骂得极有激情,毫不避讳人身攻击。但这样的“互喷”,在那个时代几乎是“必需品”,代表着权力之间的决斗。

其实那时的英国远未至糟糕的地步,尽管当权者都有摆脱《大宪章》约束的意愿,但均未有踏出实际一步,这本身就是文明的见证。即使如此,弥尔顿仍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他看来,专制从来都不该存在,也注定会被推翻。

在弥尔顿的著作中,天赋人权、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自由和婚姻自由都是重要元素。在他看来,自由、财产与生命都是不可侵犯的权利。尤其是在《论出版自由》中,弥尔顿猛烈抨击英国的出版审查制度,极力争取思想文化的传播自由。他认为,“一个好政府和一个坏政府同样容易发生错误。试问哪一个官员又保证不听错消息?尤其当出版自由被少数人操纵的时候就更容易如此了”,他还曾写道:

“让我有自由来认识、发抒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在那个时代,弥尔顿是最关心和捍卫个人自由的思想家之一,也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依据。

双目失明的弥尔顿,却找到了人生与世界的光明。而在他去世后,英国迎来了新的未来。正如他所说:

“上天赐给我们光,不是要我们对着光注视,而是要我们利用光来发现我们还远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真理与爱。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留言

RECOMMEND

原标题:《双目失明后,他找到了人生和世界的光明》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