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年会举办:探讨智能时代文化新景观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2020-11-02 09:59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1日,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智能+”时代文化创意与管理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年会,成功在线上平台举办。各位学者专家在本次会议中对于创意在“智能+”时代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达成了共识,并对“智能+”时代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和反思。

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加拿大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台湾实践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华侨大学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著名高校的19位文化创意管理领域知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60余位学者参与探讨“智能+”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问题。

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前主席科尔波特教授围绕“艺术设备的消费者体验”主题,提出艺术产品本质上是一种体验产品,消费者不是被动的,而是共同参与艺术的共同生产和创造。科尔伯特教授通过对消费者在使用设备消费艺术时的“合理化”过程的研究指出,艺术产业的从业人员应当更好地借助设备,让消费者更好地参与到艺术产品的体验、共情和共同生产过程中。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李伯一研究员在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导致的全球化停滞的时代背景下,从文化促进发展的角度审视和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力,指出这是一个旨在重塑当代跨国空间制度能力的全球化新运动。他借鉴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促进发展中国家城市创意经济的案例,探讨“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为全球政策和国际发展领域提出一个研究议程:有没有一种不以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为框架,而是在真正的文化全球化中理解当代跨国空间中的机构能力建设的方法。英国利兹大学马海丽教授以中国戏曲文化为例,探讨了中国演出文化生产与消费在全球化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她认为,尽管中国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国家,其文化和身份对全球文化消费者来说仍然是神秘的。中国戏曲作为以社区为基础的表演艺术,通过口述故事和编撰美学的现场表演运用经典文学,给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清华大学雷家骕教授在“数字经济与创意开发”主题报告中指出,数字经济与创意开发应当关注四个方向,一是创意经济,二是数字艺术创意,三是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创意,四是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创意。雷教授以相关案例探讨了上述方向的发展重点、应用场景与路径。

同济大学解学芳教授聚焦AI+5G时代的现代文化产业创新问题,提出要利用全新AI、5G、区块链等智能时代新技术创新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展示文化与创意,形成数字化、在线化、网络化、体验化、智能化的新业态与新模式集聚;与此同时,提出了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即移动互联网赋权是5G时代新图景,5G+AI创新赋能带来文化产业朝着网络化、数据化与体验化挺进,5G+AI集聚协同是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协同。

本届会议探讨了智能时代的文化新景观,与会专家形成了较为共识的观点,即“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助推着文化产业的创新,新业态、新模式的呈现,还带来了创新主体与创意管理的变革,对未来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和发展道路具有启示意义。同时,形成了探讨、研究的国际合作思维,虽然专家来自全球不同城市,但关注的研究主题具有共识性,着眼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共性问题,对未来创意、智能和人类文明的走向进行探索,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普遍性的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由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四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学者联合成立,首届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责任编辑:蒋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