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奋斗者|他是雷神山医院的“樊大侠”,用中医治疗患者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斯斯
2020-10-26 09:4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从来不缺少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是这座城市里平凡的工作者,却兢兢业业书写历史。

4月6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

中西医结合治疗,助力中国抗疫新冠肺炎疫情。而在这背后,是这样一批有着丰富治疗经验的中西医专家,他们在临床上的探索让中国的中医诊疗技术也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最强音”。

樊民就是其中一位。军医出身的他,曾参与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工作,如今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岳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当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他再次化身“樊大侠”,作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在雷神山医院担任感染三科七病区主任。

他带领团队结合当地疫情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率先开展特色中医外治方法,将岳阳医院特色的针灸、功法、穴位敷贴等中医外治法综合运用于患者的治疗中,100%中西医结合救治率使团队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疗效显著,为上海方案积极贡献了智慧和经验。

曾参与小汤山和汶川救援

在接到支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的通知后,樊民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小汤山医疗队队员樊民报名!”这是当时他在医院微信群里的留言,他说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毕业于军医大学,曾是第二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队员,又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我有经验也有责任,去参与这场救治!”

樊民说,自己是家里的第三代军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爷爷还参与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他选择报考第四军医大学,成绩优异的他最终零志愿提前录取,选择心血管专业,一读就是6年。

毕业后他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工作,在心内科工作了4年,结婚后因妻子工作在上海,他于1997年底调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长征医院工作。2015年,他脱下军装,进入岳阳医院这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

他坦言,对医学的热爱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的。在北京301医院,他在科室轮转实践时遇到的一个病例让他终身难忘。“这是一名80岁的老先生,起初来就诊时他以为自己得了胃病,但到了门诊突然呼吸、心跳都停止了。我们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随后诊断发现,他存在大面积心梗,当时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我们一度以为没有办法将他救回来了,但最终所有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他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10多天后,顺利出院了。”樊民说,当时自己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近距离感受到了医学的重要,同时也为自己是一名心血管医生而感到自豪。

在防护服上,樊民写着“樊大侠”三个字。本文图片 均为受访者供图

打好中西医“组合拳”

2月15日,樊民作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岳阳医院分队队长,带领医院31名医护人员,奔赴雷神山医院。

“刚到那里,病房建设才刚刚完工,我们马不停蹄地为开病区做准备,申领物资、搬运家具、铺床整理、物品消毒……大到电冰箱、文件柜,小到微波炉、办公用品、被褥床单。”樊民带领的团队接管的是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仅仅用了一天一夜,病区内的设施就基本到位。

2月19日下午,病房正式投用,团队整装待发,静候病人入住。周全的准备,让樊民团队在两小时内顺利地收治了48位病人,成为了这批援鄂医疗队中第一批收治病人的团队。

每天早上,樊民都会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查看病人情况,他的防护服上写着“樊大侠”三个字,他笑着说:“如果病人看到这个名字,或许心理就没那么紧张了。”

81岁的吴阿婆让她印象深刻,她是病区开科收治的第一批病人,由救护车送来,四位救护大队工作人员担架抬入。

“入院时,她根本说不动话,血氧饱和度低,CT显示两肺弥漫性改变,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等,随时可能出现炎症风暴、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樊民说,他们为吴阿婆制定了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有高流量吸氧、抗菌、平衡电解质、抑制炎症风暴、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还有中药汤剂、针刺治疗等治疗。 

在多管齐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下,吴阿婆的呼吸开始不那么急促了,在不吸氧情况下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各项理化指标都恢复正常,最终顺利出院。

樊民回忆,在雷神山医院,他时常可以听到患者问:“医生,我们什么时候能喝上中药”、“什么时候可以打针灸?”、“什么时间练功”……这样真诚的请求也让他感到很温暖。

“这些热情的询问不仅仅是对中医技术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医疗队员们的信赖。”樊民说。

樊民在雷神山医院隔离病房。

抗疫44个日夜收获感动

在雷神山医院里,樊民和医疗队员们时常能收获感动。79岁患者金先生出院时向他敬了一个军礼,他坦言“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79岁患者金先生在出院前向樊民敬了一个军礼。

他回忆说,这名患者是有着30多年军龄的老兵,刚入院时症状很严重。在医疗队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老人一天一天好转。当日中午得知老人要出院了,樊民向他颁发了雷神山医院的“出院证明”以及由岳阳医院医护人员设计制作的“出院卡通画”后,老人神情肃穆,向他敬了一个军礼,而此时的他回了一个军礼,“当时我们都被这一幕感动了,大家都替老先生开心。”

让樊民感动的不仅仅是患者的感恩,还有来自医学生们的一腔学习热情。

抗疫的第一线,也是教学第一线。身兼医生与西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双重身份,樊民在抗疫一线还通过视频与居家学习的学生们连线,给他们上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他与学生们分享了在前线抗疫的工作与感悟,介绍了中西医学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的作用。

3月27日,随着最后一名患者出院,樊民负责的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正式关舱。目送着出院病人被社区隔离车接走,他按捺不住喜悦:“病人的健康和平安,是我们医疗队最大的心愿!”

3月31日,他带着岳阳医院医疗队全部平安凯旋。在雷神山奋战的44个日夜,樊民所在的医疗队共收治了201名患者,中医药覆盖率达100%,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疗队员零感染。

如今,樊民已经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中去。他说,这段抗疫经历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多思考,也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敬畏生命、感恩生活——这八个字如今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