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就是秋天少穿点?真相没这么简单

2020-10-21 20:45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蝌蚪五线谱 ,作者赵言昌

蝌蚪五线谱

蝌蚪五线谱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各位叔叔阿姨也开始在朋友圈刷养生谚语了。比如,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结果就是,好多二十多岁乃至三十多岁的人,仍然没有“穿衣自由”。(说的是不是你?)

气温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图片来源diabetes.co.uk

那么,“秋冻”真的靠谱吗?

01

秋冻=秋天少穿?

不是

不是简单的多穿和少穿的问题。

按照央视的说法,所谓“春捂”是指春天气温刚刚开始回升,要注意保暖、尽量捂着点。

而“秋冻”是说秋季气温刚刚开始下降,要少穿一点衣服、让身体受受冻,等到寒露或霜降之后再穿厚些。这样,可以通过冷空气刺激自己的身体,增加御寒能力、减少疾病。

春捂秋冻的含义,图片来源央视网

02

冷空气刺激可增加御寒能力?

可以

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跟空调有一点像,都有一个设定好的温度,外界温度比它高的时候制冷、外界温度比它低的时候产热。

只不过人体的温度是早就设定好的,即37℃左右。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重要的内脏器官(大脑、心脏等)才能正常运转。

人体的温度调节,图片来源:nih.gov

秋冬天的环境温度比37℃低得多,因此,人体要想办法为内脏器官创造舒适的环境:一方面,收缩外周(皮肤与四肢中的)血管,减少热量损失;另一面主动增加热量的产生。

一般来说,先是刺激骨骼肌节律性的收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寒颤”;如果还不够,会分泌一些激素,通过分解脂肪组织进一步产生热量。[1,2]

俗话说:“熟能生巧。”接触的冷刺激越多,身体的调节能力就相应越强。比如,基础代谢可能增加,即使不打寒颤也不至于觉得冷;或者皮下脂肪层增加,将冷空气牢牢隔绝在内脏之外。这称之为“冷习服”(cold acclimation),也叫“冷适应”。[1]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两点:

第一,冷适应的能力跟年龄、性别、种族、运动情况、饮食情况等许多因素有关,未必您想适应就一定能适应的。[2]

第二,到底什么样的冷刺激最合适呢,是越冷越好,中等程度好,还是一边接受冷刺激一边参加体育锻炼最好,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答案。[3]

03

冷适应一定可以减少疾病?

不一定,话要分两头说

首先,冷适应确实可以减少某些疾病,比如冻疮。冻疮说白了就是不能适应冷刺激,皮肤中的血管收缩太厉害,导致周围的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研究显示,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御寒能力可以减少冻疮的发病率。[4]

其次,有些疾病跟冷热感受没什么关系,比如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秋冬常见病,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它们跟温度有关,其实不然——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而秋冬天气干燥,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存活更久。[5]

举个例子来说,芬兰靠近北极圈,比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冷。那里的小朋友大都比较耐冻,即使是大冷天儿也会坚持参加户外活动。然而研究显示,他们仍然会出现呼吸道症状。[6]

最后,冷刺激可以直接引起某些疾病,比如荨麻疹,也可以对其他疾病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循环系统疾病。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进行的研究显示,只要气温下降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就会增加。[7]

原因正如前文所说,气温骤降的时候,外周血管会收缩,相应的,流经内脏的血液增多,这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很大的负担;再者,分解脂肪产生热量的过程需要激素参与,这些激素也有可能影响到心脏和血管。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的人,心脏、心脏本来就存在病变,面对突然增加的工作量,很容易调节失灵进而引起危险。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会增加1.66%。[8]

体感温度与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图片来源:《南京地区人体舒适度及其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研究》

04

有没有最合适人体的温度呢?

对于人体来说,17℃~28℃之间的气温最为适宜,低于17℃会觉的凉乃至冷,高于28℃则会觉得热。换句话说,我们适当加减衣服,让体感温度维持在这个范围内。

网上流传的穿衣指南,图片来源:sohu.com

每年这个时候,网上就会流传一份“穿衣指南”。遗憾的是,它并不靠谱。

一方面,体感温度除了跟气温有关,还受到湿度、风力、身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衣服的御寒能力取决于材质、厚度、面积、件数等,不能简单用公式套。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相信自己的身体——衣服穿好,在小区里转转,摸一摸自己的脖子、胸口、肚子,如果温温的又没有汗,便是合适的。

总之,“春捂秋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具体接受什么程度的冷刺激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要想“不生杂病”,关键在于了解疾病、使用相应的策略。

END

参考文献:

[1] 朱大年, 王庭槐. 生理学[M/OL].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020–07–2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90128/.

[2] DAANEN H A M, VAN MARKEN LICHTENBELT W D. Human whole body cold adaptation[J]. Temperature: Multidisciplinary Biomedical Journal, 2016, 3(1): 104–118. DOI:10.1080/23328940.2015.1135688.

[3] 刘涛波. 冷适应锻炼对新兵血浆NO、NOS含量的影响[J].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1.

[4] 张昊翔, 和增民, 谢乐才, 等. 高原部队耐寒锻炼预防手冻疮效果观察[J]. 人民军医, 2006, 49(12): 698–700.

[5] METZ J A, FINN A. Influenza and Humidity – Why a Bit More Damp May Be Good for You![J]. Journal of Infection, 2015, 71: S54–S58. DOI:10.1016/j.jinf.2015.04.013.

[6] RASI H, KUIVILA H, PÖLKKI T, 等. A Descriptive Quantitative Study of 7- and 8-Year-Old Children’s Outdoor Recreation, Cold Exposure and Symptoms in Winter in Northern Finl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 2017, 76(1): 1298883. DOI:10.1080/22423982.2017.1298883.

[7] 张志薇, 孙宏, 蒋薇, 等. 南京地区人体舒适度及其与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01): 67–73.

[8] 李永红, 罗书全, 和晋渝, 等. 重庆市极端温度对心脑血管病死亡影响的时间规律分析[J]. 2018.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8.

审核专家:北京药学会科普志愿团队成员国家体育总局医院运动医务监督中心处长张剑梅主任医师

内容来源:蝌蚪五线谱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秋冻”就是秋天少穿点?真相没这么简单》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