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獬廌

2020-10-17 07:50
甘肃

獬廌,又称獬豸、解廌、觟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獬廌是中国古代司法公平、公正的象征,传说其头顶独角,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便用角将其触倒。人们对于獬廌的尊崇,在很多文物中都有体现。

一、獬廌的外形特点

关于獬廌外形,除了公认的独角特征外,历史文献的记载也是众说纷纭,常见的关于獬廌形象的文献记载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种说法认为“似牛”。许慎《说文解字》载:“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

其二,认为“如羊”。《太平御览》引《神异经》载:“东北荒中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毛青,四足似熊。性忠而直,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据范晔《后汉书·舆服志》载:“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据王充《论衡》载:“獬豸者,一角之羊也,(青色四足,或曰似熊,能知曲直),性识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蓋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开元二十一年,富平县产一角神羊,肉角当顶,白毛上捧。议者以为獬豸。”

其三,认为“似鹿”。据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引用三国时期曹魏训诂学者张揖的观点,“解廌,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主触不直者。”

其四,认为“如麟”。据《隋书·礼仪志》引用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的观点,“獬豸,如麟,一角。”

二、獬廌在历代文物中的形象变迁

獬廌形象在文物中各有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汉代出土文物中,獬廌多以羊形为主;南北朝期间,主要以牛马形为主;从隋唐到宋明,獬廌逐渐演变为鹿形、麒麟形;明清时期,獬廌的形象转变为龙形、麒麟形;到清末民国之时,獬廌的形象再度恢复羊形。

1、汉代

汉代时期,獬廌多以羊形为主,如西汉时期的羊形獬廌玉佩。该玉佩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 1962 年在陕西省西安市武库遗址发现的。其采用了阴线雕刻的手法和镂空透雕的技法,雕刻出一只羊形獬廌,独角呈弯曲状,站立,回首眺望,双目炯炯有神,嘴略微张开,胡须轮廓明显。

(图片来自于刘云辉《武库遗址出土的玉雕怪兽为獬豸考》)

2、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獬廌多以牛形为主。如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牛形陶獬廌,从外观造型来看,其与汉代獬廌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前向的独角长度缩短,身形似牛,背部生翼,尾部留有圆孔朝上,原物应有插尾;二是呈静立姿态,失去了早先的生猛气概。

(图片来自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3、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出现了似鹿、麟形的獬廌造型,如唐桥陵中的“石雕獬廌”。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唐代将獬廌置于陵前,取其忠勇可信、廉明正直、可除凶祟,用来看守阙门和神道,守护陵寝。此时獬廌形象与人们常见的羊、牛等渐行渐远,反而与鹿、麒麟等更为贴近。石雕獬廌位于桥陵华表北28 米处,东西各一尊。其身高2.95 米、长2.90 米、宽1.10 米,体形硕壮,怒目露齿,身有双翼。

(图片来自于刘明《关中唐十八陵》)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獬廌多以龙、麟形为主。如现位于故宫博物院御花园内天一门的一对铜质獬廌造像,其头部的外形似龙头,头顶前部的叉形独角分外鲜明,嘴角两侧各伸出一根长长的虬髯;其怒目圆睁,全身的鳞片线条分明,四肢处尤为明显;其利爪张开伏地,头部和尾部的毛发均为直立,呈火焰状,展示出神兽的警惕、威严形象,并给人以震慑之感。

(图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5、清末民国

清末民初之际,獬廌再度回归到了独角羊的形象,如光绪年间刊印的《钦定书经图说》中的《皋陶明刑图》,帮助皋陶断案的神兽獬廌此时的形象相比于汉代的羊形獬廌更加写实。

(图片来自国学大师网,《钦定书经图说·五十卷》,第一册第155页。)

三、獬廌文物的用途

獬廌是代表公平正义的神兽,被人们赋予除恶辟邪、震慑奸佞的象征意义。人们对獬廌的喜爱,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司法公正的美好向往。獬廌形象最初常在官衙中使用,后被视作瑞兽,代表吉祥平安,因此獬廌的形象便出现在千家万户的日用品摆件和建筑构件中。到了明清之际,御史及司法官员的补服上绣獬廌纹,以区别于其他文官服饰。

1、脊兽

在明清时期,獬廌常被用于宫殿屋顶檐角装饰构件。根据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定其使用数量,一般采用单数,太和殿用10个,属于特例。其排列顺序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图片来自于搜狐网,故宫文化《紫禁城中的小瑞兽之太和殿上的10个脊兽》)

2、镇墓兽与石像生

用獬廌镇墓,自汉代已有之。但随着獬廌造型不断演变,出现了形象上的分化。有的被放在神道上,成为石像生,如前文中的唐桥陵石雕獬廌;有的被民间匠人吸收后融入千奇百怪的镇墓兽形象中。特别是魏晋以后,镇墓兽极为盛行。为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构思诡异、形象怪诞的镇墓兽层出不穷,并且身上也长出羽翼。它们不再有奔走之姿,多呈静立之状。如唐代的镇墓兽,其独角清晰可见。但也有专家指出,镇墓兽脑后及背部的突出应是兽类的鬃毛形成的突起,以表示镇墓兽的暴烈和刚猛。因此,镇墓兽中的独角动物形象是否就是獬廌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图片来自于李雪梅 《獬豸-这只传说中的独角兽》)

3、服饰配饰

獬廌常绣在明清时期风宪官(即风闻奏事、执掌法度的大理寺、御史台等部门官员)的补服上。据《大明会典》卷六十一《冠服二·常服》载:“风宪官,用獬廌。”

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乾隆獬廌纹刺绣补子就非常有代表性。这幅补子采用彩绣工艺,其右上一轮红日,中间一只獬廌回首向日,造型优美,其周围以祥云、牡丹、树木等纹样装饰,边饰为两道金色边框。整幅补子设计丰富饱满,绣工精美。

(图片选自网络《清代服饰丨善辨忠奸,公正不阿——文官官补之风宪官獬豸纹》)

4、日常摆件

在唐代,獬廌造型经常出现在日常器物和摆件上,特别是经常用于香薰器物上。

现藏于福建省厦门市博物馆的长沙窑青黄釉獬廌香薰,该器物平口外翻、束颈、溜肩、葫芦形腹、饼状平底。正面颈肩部位贴附獬廌头部,肩腹其他部位贴附獬廌的足与尾,腹近底部镂空一圆孔。该器物造型奇特,构思别致,将獬廌与瓷釉融为一体,是唐代长沙窑一件匠心独运的优秀作品。

(图片来自于福建省厦门市博物馆官网)

獬廌所代表的公平、公正的精神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尊崇。今天,獬廌的造型依然经常出现于我国的审判机关内。獬廌犹如中华司法文明的见证者,共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图为最高人民法院中区大厅的铜版画)

来源:中国法院博物馆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文物中的獬廌》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