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战配基金风波:独家代销是否有利益冲突?会影响IPO吗
10月14日,有关蚂蚁集团IPO的市场传闻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报道,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正在调查蚂蚁集团进行的350亿美元股票上市的潜在利益冲突,而推迟批准了这个原本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计划。
报道称,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蚂蚁集团的支付宝平台作为唯一的第三方渠道让散户投资者购买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
蚂蚁集团发言人对此表示,公司上市流程正在沪港两地有序推进,目前没有预设的时间表,任何关于时间表的猜测都没有事实依据。
蚂蚁集团回应称,有关战略配售基金的细节已经做了 “完全充分的披露”,它没有承销自己的 IPO。基金是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独立运作。
战配基金不受影响
蚂蚁集团IPO一路走来可谓“顺风顺水”。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A+H”上市计划,8月25日,IPO申请就获得了上交所和港交所的同步受理,仅5天之后,蚂蚁集团IPO获得“已问询”。
9月18日,上交所正式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申请,从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到过会,蚂蚁集团仅用时25天。
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蚂蚁IPO计划更是受到知名机构投资者的追捧。公开消息显示,目前全球十大主权财富基金中五家已经明确计划参与其IPO项目,包括新加坡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中国社保基金等。
这5只引发争议的蚂蚁战配基金,于9月25日开售,除了在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发售外,仅在支付宝平台发售。
9月22日晚,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五家基金公司的“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混合型基金”正式获得批文,计划战略配售10%的蚂蚁新股,总募集规模600亿。
9月25日,易方达创新未来率先达到120亿销售限额, “一日售罄”。9月26日,鹏华创新未来也突破120亿募集规模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9月29日,中欧创新未来基金购买页面显示“售罄”。10月5日晚间,汇添富创新未来成为第四只售罄战略配售基金,距离开售过去10天。10月8日晚,华夏创新未来售罄,最终用时近14天。
市场更关心,一旦蚂蚁集团上市进程出现变数,上述五家基金公司发售的蚂蚁战略配售基金该如何运作?
一家参与战配基金的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暂时没有听说蚂蚁集团IPO推迟的事情,战配基金仍旧会按照原来的节奏进行。“蚂蚁如果顺利上市应该还是可以继续参与战配的,之前蚂蚁的IPO申请文件中,公告了可以参与战略配售的基金名单。”
按照监管规则及基金合同规定,投资蚂蚁战略配售的投资比例不超过10%,相关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即使不能参加与蚂蚁集团的战配,对基金的运行影响并不大。
“我这边听说的消息是(蚂蚁IPO)可能要延迟,本来是说10月底的,我们也挺被动的。”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但无论是否能够参与蚂蚁的战略配售,均不会影响基金的建仓。一般来说,建仓前期一般会选择相对低估值的品种先做 “安全垫”,积累一定收益后再不断扩张。
是否构成利益冲突?
蚂蚁集团利用旗下平台作为第三方独家销售参与自身股票战略配售的情况,这在行业中尚无先例,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业内对其所质疑的点主要包括,此举是否构成利益冲突,有无涉嫌违规。
按今年10月1日生效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范围管控制度,审慎评估基金销售业务与其依法开展或者拟开展的其他业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完善利益冲突防范机制。
在外媒的报道中,认为蚂蚁基金配售违反了这条相关规定。对此,蚂蚁集团表示,有关战略配售基金的细节已经做了“完全充分的披露”,蚂蚁集团没有承销自己的IPO。基金是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一直由基金公司独立运作。
“参与蚂蚁战配,只是基金公司和蚂蚁集团签订了一个战配协议,合同中也没有明确写‘将战略配售蚂蚁IPO’,并不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
澎湃新闻记者记者注意到,上述5家基金公司的创新未来基金合同中,均未写明战略配售蚂蚁集团IPO。同时,合同中还注明:“基金资产并非必然参与战略配售,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是否采用战略配售策略。”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公募基金发行是要经过事先批准的,所以发行这事证监会已经同意过,不太可能再调查,而且这个基金的发行是参与战略配售的,并不参与询价。蚂蚁IPO可能出现延期主要应该是发行窗口问题。
“首先,并不是说只有这几家可以参与蚂蚁的战略配售,其他家就不允许了。只是说有几家参与战略配售的公募基金只能在支付宝平台发行而已。其次,这几个基金也只是10%用于认购蚂蚁的股票,并不是专门投资蚂蚁,其他股票不参与。再次,就算是只能买蚂蚁的股票,只在蚂蚁平台上进行销售也没有问题,又不是在这个平台之外就不能投资蚂蚁股票了。”王冀跃并不认为,蚂蚁独家发行战配基金涉嫌违规。
根据业界流传的一组测算估计,五家基金公司在18个月封闭期内至少获得13.5亿元管理费的收入,浦发银行能收获1.2亿元托管费,蚂蚁财富则有2.4亿元的销售服务费到手。
显然,在这场争议的背后,最主要还在于对传统渠道的颠覆及背后涉及的利益。
“对于一些细节,没有必要纠结。独家销售产品,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以往的销售中,有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只是因为那些产品不好卖,因此就被忽略了。”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指出,这次是风口,好卖、规模大,有人就眼红了。
王群航认为,股票的IPO是一回事,公募基金的“7×24”认购制度创新是另一回事。只是这次,它们在某个特定的项目上有交叉而已。在他看来,如果对于独家销售有意见,相关销售机构以后是否可以接单所有的公募基金产品,并发行结束之后,及时披露对于每只产品代理发行的销售规模?基金公司比基金的业绩,销售机构可以比销售量的大小。从“5×4”扩展到“7×24”,是网络时代和科技进步的必然,是对于历史短板的修正和补齐,是进一步强化公募基金标杆形象的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