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卓越城市|茅明睿:面对疫情,如何创造包容社区
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面对疫情,如何创造一个包容的社区。2020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在这一年中我们都遭遇了很多困难,也花了更多时间待在我们所生活的社区。面对疫情,作为一名扎根于社区的城市学家和社区规划师,我也参与了不少疫情的防控工作,包括预测疫情传播、开发防控信息系统等。
不过,防控并不是我们团队在社区中所做工作的全部。在正式开始我的故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失明叫盲,失聪叫聋,失声叫哑,那么,失去嗅觉叫什么?
我失去嗅觉已经有十七年了。也许,正因自己存在感知功能障碍,我会更容易关注到城市和社区里的弱势群体,比如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外地来京的打工者等等,甚至每一个富裕的、健康的成年人也会有遭遇困难和表现出柔弱的时刻。所以我在想,面对疫情,社区防控固然重要,但如何去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包容性城市和社区,也许同样甚至更加重要。
那么我就从一根盲杖来开始我的故事。
城市建设有许许多多的规范和标准,其中就包括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我们城市的大部分区域都是按照这些标准建设出来的,至少在北京是这样。但我总是在想,按照标准所建设的城市就真正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吗?去年的世界盲人日,城市象限团队与一览众山小和红丹丹文化助盲一起,组织了一次盲童盲道行的活动,希望通过盲人志愿者的行为了解城市的无障碍情况。
当天,我们邀请了6个盲人小朋友和一些成年人志愿者,在我们选择的1公里道路上进行了行走,并安排了其他志愿者对于他们的行走过程和行走空间进行了视频拍摄。利用视频数据,我们分析了每个志愿者在每条路段上的行走速度、盲杖摆动幅度、偏离盲道的次数及距离,甚至通过拍摄他们走在每条路段上的表情,去分析在不同路段他们都遭遇了什么困难,以及这些困难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情绪。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为调查,我们利用志愿者数据精确分析了盲人在测试路段上的需求、遭遇的困难和他们的感受,评估了无障碍环境的不足,但这样的测试方法代价过于高昂,这次活动总共动用了30多个志愿者,后续分析持续了近两周时间,所以不太可能使用这种方法去了解整个城市的无障碍情况。
于是我在想,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自动感知盲人的出行,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随后,我们联想到了汽车的倒车雷达。如果给盲杖装上雷达装置,那么盲杖就可以通过雷达波的反射探测盲人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并利用蜂鸣器的频次对盲人进行提示;再将雷达反射波和GPS的数据收集回来,就可以知道盲人在行走过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地点和周围环境的复杂程度。基于这样的设想,我们快速制作了一个传感器原型,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了测试,也将我们做出的传感器原型送给盲人志愿者,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这是我们最后做出的安装了传感器的盲杖原型。在今年疫情期间,利用街上行人较少的机会,我们使用智能盲杖对双井街道的大街小巷进行了盲行测试,收集各路段的行走GPS和雷达波数据,形成了每条路段志愿者的行走速度和遭遇障碍物的分析结果。你们看到的这个图,显示的就是志愿者行走过程中,在哪些路段行走的速度变慢以及在哪些路段他们遇到的障碍物比较密集可视化结果。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盲人行走过程中会在哪些道路节点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哪些是由障碍物导致的,哪些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接驳导致的。
利用智能盲杖和我们开发的其他无障碍设施调研程序,我们用了两周时间,对于双井街道5平方公里内所有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和路段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形成了北京市所有街区中第一份城市无障碍环境普查结果,并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无障碍提升的试点工作。
不过,这并不是这个故事的全部,因为它仅仅解决了一个街道的问题,我在想,如果能生产出十万根盲杖,将它们赠送给全北京所有的盲人,在获得他们的许可后收集他们的行走和雷达波数据,就可以知道城市里的视障群体都在什么地方活动,以及他们的活动区域中哪些位置存在无障碍环境问题。在公共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域和问题节点上可以大幅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让盲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我的第一个故事讲完了,它讲了一个为盲人感知世界和感知盲人的世界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叫做包容。
但是,当我们说到包容,并不仅仅针对残疾人。这次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质量都存在差异,而且因为个人体质或工作背景的不同,对于环境的敏感性也不一样,比如上夜班和神经衰弱的人会对噪音更敏感,而鼻炎患者则对空气更敏感。我们分析了中国很多城市12345市民热线投诉和市长信箱留言,发现在各类市民投诉中,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投诉一直都保持在各个城市投诉的前三名,在有些地方甚至排在第一。
我们团队所在的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是一个人口密度很高、商业很发达的繁华街区。与其他高密度区域一样,这里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但街道却没有很好的手段去了解自己辖区的环境问题。距离双井街道最近的空气质量监测站也有几公里之远。在这里,城市的管理者主要只能依赖市民打电话投诉去感知辖区里存在的环境问题,而一般来说,市民只有到了忍受不了的时候才会打电话投诉。
作为双井街道的责任规划师,我们一直想寻找办法,能够让基层政府在市民投诉问题之前就及时发现它。也许大家会想,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装上传感器就行。是的,所以我们自己动手设计了这样一个白盒子,叫做蝠音象限。我们在盒子当中安装了温度、湿度、PM2.5、PM10、噪声、异味、TVOC、甲醛、二氧化碳和GPS等各种传感器芯片。
如果我们在双井的5平方公里辖区里遍布蝠音象限,我们当然可以做到微观尺度的环境监测,但是它需要钱。我们测算了一下,在双井有效实现微观尺度环境监测可能需要上千个传感器,而且还有供电、供网和日常维护管理的问题,因此并不具备可行性。
于是我们把目光放到了双井街道的综合执法车身上。与许多地方一样,双井街道也有自己的城管执法队,在那里,他们拥有10辆电动巡逻车,每辆巡逻车都会从早上6点多至晚上11点持续不断地以固定路线在街区中进行巡逻。
所以我们试着将蝠音象限安装在这些巡逻车上。这样一台城管巡逻车,就如同被装上了耳朵、鼻子一样,能够为我们以10秒钟为间隔持续不断地收集沿途的环境数据。通过这些巡逻车回传的环境数据,我们在双井街道大脑系统中开发了一套合成算法,将它们转化成25米网格微观尺度的环境监测结果——比如,这个图显示的,我们就能知道双井街道每个小时每个网格中的空气质量、噪声、异味状况,并可以发现在这些网格中,哪些网格此时此刻出现了空气质量的异常,哪些地方噪声突然很高,哪些地方有异味。
街道大脑再将发现的问题节点信息推送到城管巡逻车的PAD上,让巡逻车下一次到达这些问题节点的时候,停车拍照,并填写问题出现的原因,比如如果一个地方有噪音,到底是交通拥堵导致的汽车鸣笛、店铺播放音乐声过大还是场地施工;如果一个地方有异味,是因为厨余垃圾暴露、下水道反味还是餐厅生火做饭,等等。巡逻车所填写的核查信息反馈回街道大脑,指挥中心会对它进行查看,来判断是否需要解决,以及由谁、以什么方式进行解决。
从这套系统上线以来,经过这样的处理流程,双井街道的垃圾暴露问题减少了44%、垃圾问题暴露点减少了28%、市民关于环境问题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在未来我们还计划给双井的巡逻车安装更多的传感器,不仅让它有耳朵、有鼻子,还能够有眼睛、有脑子。
关于盒子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它为我们讲了一个从以市民做传感器到为市民做传感器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叫做人本。
今天我要讲的最后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井点。
井点是位于双井街道苹果社区东北侧人行道边上一个300平米的小场地。这个场地平淡无奇。场地上只有一类设施,就是老年人的健身器材,但它却是一个80厘米高的台地,且没有任何无障碍设施,老年人不太容易上得去。这个场地上没有任何儿童游乐设施,只有一块景观石头,随爷爷奶奶来到场地的小朋友只能在这块石头上爬来爬去。这个场地旁边工作和居住着许多年轻白领,但场地没有任何适合年轻人的空间和设施,所以年轻人几乎从不在这个场地停留。场地附近有一个工地,每天中午附近的工人会来到这里吃午饭,下午2、3点钟,午休的外卖员也会来这里吃午饭,场地没有桌椅,人们都蹲在地上或者在马路牙子上吃饭。可以说,这是一个对所有人都不友好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在城市里并不鲜见。
我们很希望有机会给这个场地做个“手术”,让它变得更有趣、更有用,对所有人更包容。去年年底,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北京市规自委朝阳分局和中社社区培育基金发起了微空间·向阳而生的设计竞赛,征集不同的微更新项目方案,井点小微空间成功入围,并得到了十万元的改造资金。于是我们联合草图营造团队开始了对它的微更新工作。
我们对这个场地进行了48小时持续不间断的视频观测,记录每个小时不同人群的到访和活动,找到了与这个场地有关的利益相关者,比如,老年人、小朋友、外卖员、旁边公司工作的年轻白领和健身爱好者。我们把他们召集起来,举办了居民工作坊,将他们分成四个小组,提供一系列装置,让他们绘制对场地更新改造的设想,并得到了小朋友、老年人、设计师和健身爱好者等不同人群的设计方案。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得到了场地的共同愿景。
他们希望,场地有儿童活动设施、年轻人健身设施、休息桌椅、彩色铺装以及拍照打卡装置,因为这个场地是一个难得的既能看到北京CBD天际线,又能看到高铁和绿皮车的空间,具备网红空间特质。
基于居民的共同愿景,我们与景观设计团队草图营造,设计了不同的场地方案,并且基于之前通过视频观测得到的行为大数据,开发多智能体模型,模拟不同设计方案如何影响人们到达场地的行为。
就像现在看到的动画一样,不同颜色的小人代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色块代表这个场地的各种装置。
如此,我们可以预测,不同方案如何增加人们来到场地的次数、如何增进人们在场地的停留时长、如何促进人们的社交、如何提升场地空间效用,让它的空间使用更均衡。经过不断优化,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设计成果。
在这个场地上,我们为小朋友和年轻人设计了蹦床、秋千和陀螺椅,还特别给年轻人设计了镜面反射装置,能够让他们更轻松地与CBD天际线和经过的火车合影;给老年人和健身爱好者保留了各种健身器材;为场地设计了带座椅的花坛;为出行不便的人群设计了无障碍坡道,以及通过三角板、丁字尺和卷尺等景观元素进行了场地彩绘铺装。
设计方案形成后,我们又组织居民对场地名称进行了投票,这也是“井点”名称的由来。居民们还对场地花坛种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投票,并且与我们一起亲手参与了种子的培育、植物的栽培和移植。此外,井点所在的九龙社区,还迅速组织居民议事会,形成了井点居民公约,由社区居民自己对场地进行管理。
7月15日开园以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井点都充满了活力。与过去不同,这个场地得到了老年人、年轻人、小朋友们的共同喜爱。并且,到了晚上10点,社区的保安脱下制服后,也会来到这个场地荡秋千、玩蹦床、坐陀螺椅。
经过我们的传感器和视频分析发现,场地更新后,每天的到访人次增加了50%,且过去这个场地的到访绝大多数是路过行为,而现在路过行为仅占15%,绝大多数居民来到场地是以它为目的地,进行锻炼、游戏、休息和社交。人们的停留性活动增加超过了100%,其中年轻人的增幅最大,增加了近1.7倍,场地粘性变得更强。
更重要的是,井点有效促进了社区居民的交往,我们发现,不管人们是否互相认识,来到井点的年轻人互相交谈的比例高达80%。而小朋友由于天天都来,迅速变成了熟人,他们每次交流时长高达15分钟。场地改造后不仅颜值和活力变高,还迅速变成了居民交往的催化剂,成为重要的交流、互动空间。
由于这个场地从设计到实施都得到了充分的公众参与,来到这里的居民,都会自发地帮忙安利这个场地。他们会说,场地的某某设施是我当时建议修的,这个花坛中的小苗是我家孩子亲手种下的,等等。
受到井点一号小微空间更新的激励,双井街道又迅速拿出12个社区空间,开展社区微更新,希望它们和井点一样,变成社区活力和社会交往的节点,于是井点就变成了井点一号,未来还会有二号三号四号……。关于井点的故事我也讲完了,它是一个从为市民更新社区到与市民更新社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叫做参与。
所以,如何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包容性社区呢?
首先,应该有人本和包容的价值观;
其次,在社区的营造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去收集证据、诊断社区的问题、模拟和优化解决方案,以及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以支持后续的持续更新和迭代;
第三,我们要有民主的精神,让社区治理和更新都能得到充分的社会参与,只有让市民参与其中,大家才会真正爱惜它和真正有获得感。
我们要让每一个社区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变成一个增进社区认同和凝聚力的机会。我们将这套方法叫做人本—循证—参与式设计方法,希望这套方法能够被更多的城市和社区采用,让我们的城市变成真正的人民城市,让社区变成人人共享的包容社区。
最后有一个彩蛋,还记得我提的问题吗?失去嗅觉叫做“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