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公园|拆解围墙,感知边界

李蔓
2020-10-14 11:49
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随着政府“拆围透绿”项目大力推广,各地开始将部分城市公园的围墙拆除,使公园景色向城市敞开。同时,随着城市绿化不断深入,各种形式的开放绿地空间也纷纷出现,河滨绿道,街头绿地,口袋花园等等。

公园边界的围墙,作为物理空间界定着使用权限的划分,将城市绿地“园”的属性呈现出来,而“公”的属性则加以限定。大部分公园只由内部使用者享受,而公园场地本身作为独立地块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相隔离。

在一些拆除围墙或没有围墙的开放性公园里,空间四周的景物将作为新的边界出现。那么它们是如何界定空间的,人们又如何感知到这些边界,并想要进入空间内活动呢?我的参展作品通过模拟公园围墙的材料,拆解围墙的硬质形态,利用其构成要素来重新塑造边界景物,引起人们对于公园新边界状态的关注、探索和思考。

围墙源于环绕宅舍或园林的砖石墙,主要用于空间划分与界定。公园常见的围墙大多采用砖砌筑。砖作为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标准规格的长宽厚比为4:2:1,可进一步拆分为长宽比为2:1和4:1的两种长方形。这两种长方形通过各种变形或排列组合,又能够重新形成新的物体,如下图所示。

“拆解围墙”概念手稿  李蔓 图

在我参与《公·园》展“没有围墙的公园”板块的作品中,我尝试通过构成围墙的基本形——砖形,来塑造公园景物形成的新边界。例如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甚至也包括在边界活动的鸟兽虫鱼。在这些自然生物或非生物中,山石树木的围合性最强,能营造良好的空间感;花草水土次之,主要体现在平面上的范围界定。而鸟兽虫鱼因活动自由,除了对其家域或领地的圈定外,自身并不作为边界限定的要素。当公园的硬质边界打开时,它们也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感知范围内。

这些新的边界景物不像围墙一般,对“边”的定义清晰而实在。它们通过给人带来各种强弱不一的空间感知,来塑造边界印象。例如视觉上的变化,听觉上的转换,触觉和嗅觉的刺激以及体感的温湿知觉。而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空间感知由于其相互作用及外部干扰而变得相对复杂,时而捉摸不定。

因此,我选择具有高透光性,可形成重影效果的透明PVC薄板——裁剪成2:1和4:1长宽比的砖形,通过不同切口拼插的方式,来制作每个景物的单体模型,再根据投影距离的远近,固定在底座上。底座用了颗粒感较强的泡沫板,削切成流动曲形,并以走马灯的形式将影子投射到幕帘上。下图为试验模型树材料、形体及其投影效果。

模型拼插效果  李蔓 摄

树木、花草、水体、道路等单体模型制作好后,我把它们用胶水或大头针固定在走马灯的基座转盘上,按照离光源的远近,非等距地排列成三圈。走马灯前放置LED灯头作为光源,可静态投射到幕帘方向。

离光源最近的一圈为间隔分布的乔灌木,放大效果最明显,光影变化也相对丰富;中间为花草、岩石、地形水体等,有连续变化的效果;最后一圈为点状分布的动物,离光源最远,投影清晰,重影可辨认,以容易固定的走兽为主。当走马灯转动时,不同层次的景物交相呼应,投射于幕帘中,随着走马灯转动而不断变化,为观者带来公园边界景物的时空光影体验,引发各种联想和思考。

“走马灯”设计手稿  李蔓 图

在模型被灯光照亮并开始旋转的那一刻起,它仿佛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个让人无法准确控制的活动体。灯头的轻微颤动,旋转时大树枝桠的晃动,小动物的向心倾斜,在有褶影的幕帘上不定时地跳进跳出。或许这也是自然边界存在的状态,总有未知的变量在不断发生。

一开始展陈设想时,我希望尽可能去呈现一个层层叠叠的光影世界,而人们能在其中穿行。而后,因为展品的脆弱性以及灯光投射距离的限制,最终在策展人施瀚涛的建议下改为了人们在幕帘外观看,模型与灯光布置高度也根据投射效果进行了调整。

作品在《公·园》展览“没有围墙的公园”板块呈现的样子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摄

当人们探头观望时,可能会先被晶亮闪烁的透明模型所吸引,然后视线才会延伸到幕布深处映射空间边界和时间流转的影子。那么公园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又是怎样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第二自然风景呢?还是在公园里跑过的步,读过的书,留过的影,交谈过的人,感受过的种种心情呢?也许看完展览,每个人的心里会留下些许新的公园意象吧。

《公园》

学术主持:顾铮

策展人:施瀚涛

参展艺术家:btr、蔡东东、弗搭界小组、甘莹莹、顾铮、郭盈光、陆元敏、鸟头小组、徐杰、许海峰、薛宝其、严怿波、殷漪、朱浩

特别合作:澎湃新闻·城市漫步“没有围墙的公园”

特别鸣谢:中华艺术宫

技术支持:英国PermaJet艺术纸

主    办: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0年9月26日—12月13日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虹口区多伦路27号)

(作者李蔓系“没有围墙的公园”项目合作者,景观设计师。)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