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老牌中学的“振兴之路”

2020-10-13 17:00
陕西

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杨陵高级中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寄托了一代代农科城儿女逐梦迈进高等学府的铮铮誓愿。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所曾为杨凌人带来无尽荣耀的老牌中学却在某一时期变得低迷,令人为之痛心。岁月长河滚滚奔涌奋斗精神,六十余载沧桑砥砺杨中情怀。而今,肩负着提振杨凌教育光荣使命的杨陵高级中学正冲波逆折,全力以赴踏上“振兴之路”。

振兴杨中,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面对全省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以及区内兄弟高中的激烈竞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杨中人审时度势,试图凭借这套“三步走”战略强势崛起。

 硬件设施提档升级

校园环境从“1.0版”跃升“2.0版”

今秋开学,焕然一新的校园面貌让杨陵高级中学一出场就惊艳了时光。广角镜头下的校园满眼都是梦想的色彩,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短短几个月时间,这所样貌平平的学校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前期考究到潜心创作再到雕刻成文,一篇意义不凡的《杨中赋》把教书育人的共同夙愿一笔一画刻进了每个杨中人的心里。凝结着全校师生智慧和辛勤汗水的学稼园为后稷传人开辟了一方继承“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寓教于乐的精神家园。传递环保理念变废为宝的“长征火箭”和“重型坦克”不仅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精装版素材,还让整个校园顿时酷炫起来。

如果不是怀揣为国育才的强烈追求,就不会煞费苦心把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变成现实中的校园美景……漫步在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后的校园,一草一木、一树一石、一墙一画都变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气。

激扬斗志的成功门、启迪智慧的万卷楼、探求真理的臻真楼、充盈力量的雕塑群、智能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空调全覆盖的教室,一系列匠心独运的“基建作品”赋予了这所学校前所未有的书香气息,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完美融合,一种理想的“育人环境”已然形成。难怪全体师生会情不自禁地惊呼:咱们学校的硬件条件从“1.0版”一下子跃升到了“2.0版”。

在懂教育的内行人眼里,校容校貌最能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一所学校短期内取得惊人之变?

“民之所盼,梦之期许。”新任校长边会均用八个字高度概括了数月前,他与学校老师一道战疫魔、上网课、搬桌椅、挖树坑、剪花木、栽绿植,日夜奋战在学校硬件提升改造一线的伟大意义。

教育之事,关乎国计民生。

当看到杨凌这片沃土上建校最早的高中重新勃发出远航的激情时,整个农科新城都投来宝贵的赞票。

杨陵区委区政府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等全方位支持,教育部门常态化深入学校调研指导,爱心企业捐款捐物,广大家长相信学校依靠学校支持学校……从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集中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生动实践,也切身感受到一所敢于创新求变的学校带给人无穷尽的信心和希望。

回头再看杨中人这大半年的追梦足迹,每一步都令人心潮彭拜。

内涵发展破题关键

校园文化让“灵魂”更丰盈

振兴之梦,寄托着杨中人的期冀和憧憬。

在刚刚过去的第36个教师节上,杨陵高级中学的师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信夺目。高一鸿鹄班、高二广播班、高三礼仪队、国旗护卫队等学生自发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感恩老师们的辛勤教诲,用实际行动诠释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当收到满载着暖心祝福的小卡片时,平日里严肃的老师在那一刻竟激动的落泪。

特别是点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犹如翻开了一份有使命有情怀有温度的名刊大报,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校长寄语、激发师资活力的教研动态、闪烁着青春与梦想的鸿鹄心声等一个个精彩栏目,无一不体现着这所学校对教育事业的极致用心,以及对内涵发展的高度重视。诸如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名人警句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景观更是于细微之处充满了时代气息和人文氛围。

众所周知,内涵发展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更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有力反映。眼下,奔赴在振兴路上的杨陵高级中学正朝着“环境养眼、内涵养神、人文养心”这一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努力,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为主线,广泛凝聚教育共识,把工作重点和思维方式转移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上来,促使教育教学品质跨越式提升,向内涵式发展要高质量。

在紧张有序的教学工作之余,杨陵高级中学以道德大讲堂为载体,学校高层带头开展“讲一讲”活动,用名人事迹勉励莘莘学子,让爱国教育、励志教育、理想教育深入学生心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学校还建立起家校携手共育英才的新机制,尝试开门办学,实行家长开放日,每学期邀请家长来校听课、监考、品尝饭菜,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驱动”,将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向纵深迈进。

说句心里话,身处这样一所尽心竭力为师生和家长“制造惊喜”的学校,让人想不感动都难。

除此以外,杨陵高级中学还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精心打造“第二课堂”,相继成立了音乐、表演、计算机、物理、播音、美术、国画、书法、足球、腰鼓、篮球、H5设计、武术、机器人、3D打印、文学社等一批社团,定期举办各类活动,通过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多姿多彩的“价值风景”装点着校园文化,以超乎想象的能量渐入“润物细无声”的素质教育佳境。

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站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聚光灯下,杨中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日益成为杨凌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学有优教”的“杨中样板”生动呈现。

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立足常规严抓教学质量“生命线”

教学改革犹如一场东风。当前,杨陵高级中学正处于迎风坡,“破旧立新”为这所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魄力。

杨陵高级中学始终牢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严抓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以不怕输的志气、骨气和勇气,大刀阔斧进行课堂改革,大胆创新实施“3+1”方案,巧施良方彻底打倒“满堂灌”,多措并举推动课改和教科研工作。

统一教学进度和备课内容,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实行先周集体备课……9月14日,杨陵高级中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备课活动,从参与教师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效果可以看出,这是一支作风过硬,素质高尚,纪律严明的教师队伍。

在校长边会均看来,集体备课是有效课堂生成的“催化剂”。仔细梳理杨陵高级中学这大半年来的教研动态,六大学科教研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和公开课展示是一项助推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的有益创举。事实也证明,这样高密度、高频次的教学实践,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今年8月26日举行的示范区教学能手选拔大赛上,杨陵高级中学教师李璞以92分的好成绩荣获高中组第一名。这既是集体备课成效的生动体现,也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以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最佳诠释。

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提高校本研修工作无疑是一项战略性选择,以教科研驱动发展将成为杨陵高级中学高质量发展战略盘子中的“关键一子”。

今年以来,学校每周安排多个学科的数十名教师参与课改,各学科教研组群策群力打磨课堂,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评课议课活动有序开展。通过“老中青”传帮带的形式发挥团队智慧,凝聚一群人去干好教学这一件事儿,让教研的力量赋能每一位教师,助力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从学生人手的“三个本子”到教师备课的“电子教案”,从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到有的放矢的实践探索,杨陵高级中学兴起的练内功、抓业务、抓教学的浓郁风气,为教育教学改革作了铺垫、探了路子、攒了经验。

目前,杨陵高级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教学传统优良,全校共有40个教学班。在现有的170名教职工中,就有1名特级教师、46名高级教师、9名省级教学能手、16名市级教学能手、1名学科带头人、2位名师、13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教学新秀、2名模范班主任。此外,由3名省级教学能手成立的三个名师工作室带动30余名教师共同进步,形成一个“名师+”研修共同体,教师业务水平实现大面积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专任教师中绝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许多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支身披教育铠甲的“铁骑劲旅”精准发力,正是托起杨中振兴的新希望。

振兴杨中要靠实干,创新是杨中人的基因。

自今年首次实行军事化管理以来,杨陵高级中学因地制宜、建章立制,在校园管理上不断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学生精神风貌发生了质的改变,而这种精神风貌的改变,也必将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考试成绩当中。走进教室,随便翻开一个学生的“三个本子”,上面都密密麻麻记录了每一天的课堂教学情况。

振兴杨中,只争朝夕。

不甘平庸者从来都是“马不扬鞭自奋蹄”。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杨陵高级中学紧跟教育发展新趋势,多措并举打造教育新常态,已同浙江万鹏教育携手建立了“杨陵中学空中课堂”,让学生通过“云课堂”零距离领略全国各地的名师风采。通过政府招标与专业公司签定强基培优战略合作协议,培养优秀学生数理化生四科特长,力争以最优高考分数考入国内外名校。与此同时,学校正在积极筹建智慧课堂,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种高效的“教”与“学”模式,让学校管理、学生动态、学业分析、家校合作更加科学,实现“交互式教学”。虽然不在一线城市,但杨中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的定位,努力朝着办好一线标准品牌教育的目标砥砺奋进。

今日之杨中已非昨日,曾经优质生源流失,如今学优生纷至沓来。自省自励方能自强,对于已点燃奋发斗志的杨陵高级中学而言,教学质量的提升与老牌中学的崛起,这是比什么都能感召24万杨凌人的民生答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根植杨陵高级中学这片“沃土”,更有内涵、更有质量的教育教学定会蔚然成风,更多、更优秀的英才定会脱颖而出,为实现“杨中振兴”积蓄强大动能,为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杨凌融媒体中心记者:程立珍 侯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