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以70天写70年:从“小瞬间”看以色列的“大历史”

李晔梦
2020-12-02 10:23
来源:澎湃新闻

以色列建国70年之际,一系列建国主题的著作问世,《创造以色列历史的70天》([法]萨洛蒙·马尔卡著,马秀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就是其中之一。该书以很强的画面感来呈现特殊的历史节点,由于选材独特、视角新颖,让读者沉浸在一种“不露声色的感动之中。”萨洛蒙·马尔卡(Salomon Malka)是法国著名的作家、记者,也是法国犹太杂志Arch的编辑部主任。该书创作的本意是:“选择70个特定的日子,来总结以色列70年的历史。”具体做法是:“跟随灵感的启发,汇集意义非凡的日子、主要事件、关键日期、核心人物、重要的人、主要的里程碑”,融合“记忆、证明、文字作品、相遇以及对话。通过印象派的笔融,描绘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第19页)。所以这本书不是板着严肃面孔写出来的史学著作,而是以通俗优美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去呈现人物与场景,每个话题仅有2000多字的篇幅,但所讲述的内容有依据、有出处,力求还原真实,呈现历史。

《创造以色列历史的70天》

一、丰富多彩的历史瞬间

萨洛蒙·马尔卡选择的70天所呈现的70篇短文,主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类:大事件的小片段;大人物的小瞬间;小人物的大场景。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

以色列历史上的大事件在全书占据了重要比例。作者不是刻意去描绘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是聚焦于某些特别的小片段。犹太复国主义话语在书中多次出现。如《犹太富复国主义的雏形》篇,作者聚焦了1801年比利时贵族利涅亲王出版的《犹太人回忆录》一书。作为一位军官、外交家及作家,利涅亲王注意到了欧洲100万“被上帝遗弃的犹太人”,他建议说服土耳其苏丹,“给予他们一片土地或让他们重归故土。这比西奥多·赫茨尓1896年出版《犹太国》早了一个世纪。”(第5页)不仅如此,作者还为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续写了现代结局:2016年6月,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在其官邸接待了利涅亲王的后人米歇尔亲王,纳粹统治期间,米歇尔的祖父母在瓦隆的家里解救了44个犹太孩子,其中有6个来以色列参加了仪式。关于犹太复国主义之父赫茨尓在书中也有多处描述,《康朋路的赫茨尓》,重现了1895年1月5日,赫茨尓把自己关在巴黎康朋路的旅馆里,克服持续失眠、高烧不断带来的痛苦,奋笔疾书《犹太国》的场景。同时又探究了赫茨尓在报道德雷福斯案件时的态度与措辞,以及他留给后人的疑惑。《科学与历史》谈到了1904年赫茨尓的去世给犹太世界所造成的巨大伤痛:6000多人云集维也纳,一路护送他的灵柩,斯蒂芬·茨威格称之为“一个淳朴的、全民悲恸的、前所未有的葬礼。”乔治·克列蒙梭说:“他是个天才”,“他身上残存着一丝上帝的气息。”(第37页)

萨洛蒙·马尔卡善于捕捉一些特别的历史片段。1952年11月9日,魏慈曼总统去世第二天,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阿巴·埃班正式邀请爱因斯坦担任以色列总统。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充满人性关怀的人文主义者在感动之余选择了婉拒:“我为我们的国家以色列的提议所深深感动。当然,我在为此感动的同时又羞愧难当,因为我不可能接受这个职位。我一辈子都在跟客观事物打交道,我生性缺乏恰当地与人打交道和行政管理的经验与能力。因此,仅此一点我就不是担当如此重任的恰当人选。”(第59页)虽然爱因斯坦拒绝了总统职位,但“爱因斯坦总统”从此却成了一个美好的佳话流传于世。作者还注重从特定的空间去挖掘历史,《大酒店的魅力》选取了1930年12月30日耶路撒冷大卫王酒店的开业,作者首先介绍大酒店的位置与建造,然后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英国托管政府的秘书处及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1946年犹太军事抵抗组织制造的酒店爆炸案;六日战争期间经历了约旦军团的枪林弹雨;1977年酒店奉献给“英勇元首”萨达特的“鱼饼冻”,以及多国政要、社会名流的驻足印迹等。在作者看来,这座将要迎来90岁生日的大酒店是以色列国家的见证,“仅仅围绕大卫王酒店,我们就可以完成一部关于以色列历史的鸿篇巨制。”(第43页)

大人物的小瞬间是该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有浓厚的趣味感。《科学与历史》讲述了魏茨曼本人对于民族家园的特殊贡献。作为科学家的魏茨曼是曼彻斯特犹太社区的领导人。1907年,他开启了平生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之行。在雷霍沃特,他从住所的窗户远望,被一座小山峰深深吸引,他买下了这座山,修建了房屋,这就是Ziv研究所的开端,也就是魏茨曼研究院的前身。旅行过后他对巴勒斯坦的感受是“空气像水晶一样清澈,清澈到让我们可以回溯3000年的历史。”(第42页)回到英国以后,他积极斡旋于高层政要之间,争取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为以色列建国铺平了道路,哈伊姆·魏茨曼在这方面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第21页)

哈伊姆·魏茨曼

《领袖的童年》讲述了13岁的西蒙·佩雷斯随家人离开波兰,移居特拉维夫的故事。佩雷斯的母亲从小留给他的教诲是:“每天吃三顿饭,你就会变强壮;每天读三本书,你就会变聪明。”作者特别分享了佩雷斯经常讲到的一个故事:有人从巴勒斯坦带回一个橘子,在他的家乡——一个拥有1500犹太人口的波兰小镇维希涅夫却激发了巨大的热情与轰动:“我永远不会忘记小镇上的犹太居民看到这只橘子时惊讶的表情。这只橘子对他们来说是希望的顶峰,是深藏在他们心底的欲望。也就是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意识到,这就是对以色列土地的渴望。那一刻,我的身体甚至都在颤抖。”(第29页)

普通人物的特殊贡献是作者的另一关注点,这些人从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不同方面成就了个人的辉煌,也塑造了国家的历史。萨洛蒙·马尔卡选取的主要事件有:1966年阿格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3年以色列首次参加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1976年大卫·费曼投身布劳施泰因沙漠研究所的筹备工作、1976年青年怪才尤瓦尔·赫拉利出版《人类简史》、1985年米兰·昆德拉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9年丹·赛诺与索尔·辛格出版《创业的国度》、2012年长达六年的诉讼之后卡夫卡手稿归属希伯来大学、2014年阿摩司·奥兹开始创作他的宗教小说《犹大》等等。另外,以色列哲学家沙亚胡·莱博维茨以及电影明星萝妮·艾卡贝兹的逝世也有专篇论述。

米兰·昆德拉

二、恢弘悲催的国家记忆

萨洛蒙·马尔卡强调本书的宗旨是“从回溯历史的角度,来见证这个民族所走过的历程。”(第20页)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民族国家的建构。萨洛蒙·马尔卡的笔下展现了一系列气势恢弘的国家记忆。开卷之篇描述了《诗人君主》大卫王的威武笃定、唯美善终,体现了犹太人对圣经时代民族英雄的崇拜。大卫王统治希伯来王国达40年,其中7年在希伯伦,33年在耶路撒冷。他从耶布斯人手中夺下耶路撒冷,并将之建设成希伯来王国的首都已永远载入犹太人的记忆史册中。《年迈的雄狮》记录的是1948年5月14日,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庄严宣布以色列国成立的场景:“(他)身着深色西装,并佩戴着与西装搭配的领带,他的妻子波拉身着优雅的黑色长裙站在他旁边。古里安隆重地、一字一句地宣读了《独立宣言》:‘我们在这里宣布,在以色列的土地上,一个犹太人的国家成立了,这就是以色列国。’他金属般的声音在西奥多·赫茨尓的肖像和两面蓝白相间的以色列国旗间回响。”(第47页)接着作者又以高度浓缩的篇幅概括了古里安的政治道德与人格品质,独立战争、西奈战役、六日战争、与德国关系的正常化等一系列的历史时刻,作为国家的创建者,古里安“带领以色列人接受洗礼。如果没有他,没有人知道以色列是否还能重见天日。无论怎么说,是他在最关键的时刻将以色列从梦想带进了现实。”(第49页)《贝京的隐退》讲述了1983年黎巴嫩战争结束后,40万以色列民众聚集在特拉维夫的国王广场,高举战争中死亡的士兵人数,抗议政府的战争行为。压力之下贝京不接受任何劝阻,义无反顾选择了辞职,在特拉维夫的一个小公寓里,默默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人生巅峰,戛然而退,这是贝京的性格,但这一决定反而使他再度赢得了人心,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以前,人们认为他是‘鹰派’,是‘恐怖分子’,是‘法西斯’,现在人们反而开始欣赏他的优雅,他的幽默,他的直率,他的国家意识,他与平民百姓的亲近”;“这个本·古里安不喜欢的右翼势力,但在公众看来,他又成了本·古里安的继承者。”(第126页)历史学家对于贝京的描述往往都以其政治生涯的结束而黯淡收笔,而萨洛蒙·马尔卡的描述却激活了人们心目中不一样的“贝京印象”。此外,该书还展示了2008年以色列历史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基亚法遗址出土了三千年前的陶片、2010年以色列建成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以及以色列的一些科技创新成果,从而凸显了新世纪以来这一“创新国度”的成长历程。

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庄严宣布以色列国成立

萨洛蒙·马尔卡也同样关注了民族国家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记忆,如1933年6月16日,左翼犹太复国主义领袖海姆·阿洛索罗夫在特拉维夫广场被刺杀,这桩至今未结的历史公案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悬念;1941年12月,阿巴·科夫纳在维尔纽斯格都发起的反抗与复仇;1960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过程中以色列社会的悲哀与刻骨铭心的伤痛;阿伦特的对于艾希曼审判的相关报道,尤其是她提出的“平庸之恶”在犹太世界所激发的轩然大波;1965年5月 8日,六日战争的首席功勋以色列间谍伊利·科恩在大马士革的广场上被公开执行绞刑;1975年9月25日,11名以色列体育代表团成员在慕尼黑奥林匹克村惨遭杀害,“他们的唯一错误,就是成了以色列人”;1976年7发生在恩德培机场的解救人质行动,虽然行动成功,但特种部队指挥官纳坦·内塔尼亚胡(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总理的哥哥)却永远倒下了。此后,年迈的父亲历史学家本齐翁·内塔尼亚胡在自己住处的楼梯尽头一直挂着一幅巨幅照片,照片上的人不是当总理的儿子,而是纳坦·内塔尼亚胡;1995年11月4日,国王广场上再次响起罪恶的枪声,拉宾总理在10万名群众的视线中被宗教极端分子暗杀,以色列社会再次被严重撕裂;2006年7月真主党对以色列北部持续多日的火箭弹袭击在政要及民众中所引发的战争恐慌,这场“没有名字的战争”再次触动了以色列人最敏感的安全神经。

总之,痛苦与希望同在、悲情与辉煌并存,这就是以色列国家、也是所有民族国家成长历程的写照。“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别无二致,所有民族珍视的,任何一个民族也会珍视,”(第20页)追求人类共守的价值准则、渴望成为“正常民族”、“正常国家”这是犹太人历经大流散之后向往应许之地、回归民族家园的千年梦想,也是萨洛蒙·马尔卡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

三、溢于言表的和平期许

萨洛蒙·马尔卡用不小的篇幅描述和平主题,对于民族、宗教和解的期盼贯穿始终。《被扼杀的希望》描述了1977年11月19日,萨达特的专机降落在本·古里安机场的场景;1979年埃以和平协议的签订以及萨达特的遇难与葬礼,作者对这位首次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阿拉伯领导人给予了崇高的敬意。《奥斯陆协议》回顾了1993年9月13日,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与克林顿在白宫草坪上签署协议的历史时刻。长期以来,学界与政界的主流观点是《奥斯陆协议》只是一个失败的协议文书,“一个被毁灭的幻想,一个无尽的失望,一个支离破碎的梦想”,但在萨洛蒙·马尔卡看来,《奥斯陆协议》毕竟存在过,而且它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怎么说,《奥斯陆协议》带来的并不是无足轻重。如果说现在大部分以色列人赞同巴勒斯坦国家的成立,如果大部分的政客(无论是右翼还是左翼)又对此表示同意,这也是因为《奥斯陆协议》。最终说来,历史不是一直向前的。历史是曲折的,是犹豫不决的,历史可以倒退,历史也允许犯错误,历史是一条条遍布坎坷的路。”(第147页)萨洛蒙·马尔卡还着力表达了对巴勒斯坦人的同情,对阿拉伯民族文化的赞赏。《回来吧,我们爱你》描述的是2007年11月24日,用希伯来语写作的巴勒斯坦作家赛义德·卡舒亚创作的电视剧《阿拉伯劳工》在以色列国内所引发的反响,电视剧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夹杂着爱与恨、分裂与融合、文化冲突、两个社会的文化、宗教与政治以及幻想。”(第191页)以色列巴勒斯坦人的身份困境以及集体记忆的塑造一直是卡舒亚创作的主题。《阿拉伯劳工》之后,他开设了周刊专刊,报道以色列边境附近阿拉伯人的生活状况。萨洛蒙·马尔卡这样评价赛义德·卡舒亚:“作为一个热爱希伯来语的人,他与其他的人一起,肩负着对未来的承诺,也保持着对未来的质疑。”(第191页)。《希伯来语的<古兰经>》特别讲述了2016年3月4日,由以色列阿拉伯人苏卜希·阿杜伊翻译的希伯来语《古兰经》的问世,这是《古兰经》的第一个希伯来语版本,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有机会了解伊斯兰教的宗旨与教义。

宗教和解也是该书的主格调之一。《朝圣耶路撒冷(一)》的主题是2000年3月21日,保罗二世开启了前往圣地的朝圣之旅,也是历史上教皇首次对以色列进行正式访问。以色列的新闻媒体全力聚焦,2000多名记者现场采访,远远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教皇面对这座城市、面对全世界,发表了触动人心的演讲:“我想起了在战争期间被纳粹占领的波兰所发生的一切。我想起了我的朋友及邻居。他们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幸存下来。我来到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悼念数百万在大屠杀中失去生命的犹太人。他们被剥夺了一切,尤其是人类的尊严。……作为罗马主教和圣伯多禄的继任者,我想请犹太人放心,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受真理和爱的福音的规范约束而不是被政治考量所支配的天主教会,永远都会为基督徒针对犹太人的仇恨行为、迫害以及反犹示威运动而深深地感到难过。”(第168页)。《朝圣耶路撒冷(二)》讲述了2014年5月25日,追随保罗二世及本笃十六世的脚步,教皇方济各在穆斯林伊玛目及犹太拉比的陪伴下,来到安曼、伯利恒及耶路撒冷。教皇之行想要表达的意愿是:“建立和平并非易事,但不能和平地活着是一种痛苦。”在哭墙前发生了感人至深的一幕:方济各教皇往耶路撒冷哭墙的缝隙里塞了一张纸条。然后,他走到他的朋友亚伯拉罕·恩科卡拉比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伊玛目面前,与他们俩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是一个亲密的时刻,同时也是一个展示了不同宗教之间融合的举动,简单而又自然。这也体现出这位厌恶冗长演讲、更喜欢亲身经历以及贴近现实的教皇的风格。”(第222页)

众所周知,和平之城耶路撒冷最缺少的就是和平与宁静。萨洛蒙·马尔卡在《落雪》中以优美的语言与意境描写了2013年12月12日,一场大雪之后的耶路撒冷,这是以色列国家气象史上最大的一场雪,学校停课,公共交通停止,大雪带给人们的欣喜与这座城市的宁静成了公共话语。萨洛蒙·马尔卡评论说:“耶路撒冷成为新闻报纸的头条。寒冷成为新闻报纸的主要话题,将司空见惯的冲突、社会逸闻以及政治社论赶出了报纸的头版。字里行间,所有人都期盼着这座城市每三到四年就能下一场雪,让大雪覆盖人行横道、路面、树木、汽车,让大雪落在行人身上,让一切都获得几个小时的平静。在耶路撒冷,每个人都知道,下雪就是一场盛宴。”(第219页)

70天相对于70年的建国历程、3000年的民族历史而言,仅是小瞬间、小片段,但70天如同70个多棱镜,凸显了关键人物,留住了历史时刻,保存了国家记忆,也合拍了时代脉搏,这就是萨洛蒙·马尔卡的独具匠心与精彩奉献。让读者在轻松阅读、栩栩如生的画面中触摸历史老人的容颜,感受以色列国家的辉煌与悲情。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