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卓越城市|诸大建:城市韧性的空间、社区与生态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的话题叫做城市韧性。大家知道,我们平时把新冠疫情叫做黑天鹅事件,或灰犀牛事件,它给城市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这个冲击,对城市新生意味着什么呢?我准备围绕这个重点,给大家讲三个东西。
城市发展往上走,一帆风顺情况下,是一条往上走的直线。如果碰到一个意想不到、重大的冲击事件,像新冠疫情一样,受到一个冲击,可能往下做一个变化。但马上就恢复过来了,所以是一个V字形的发展趋势。如果这个城市缺少抵抗力,不是韧性的发展机制,也许受到冲击以后就起不来了。
所以,新冠疫情对城市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命题。城市新生当中,要怎样把安全和韧性,放在城市发展的整个战略中,放在具体的项目、社区发展当中进行考虑。
这个韧性,实际包含两种能力。一种能力,就像我们看毛病一样,碰到传染病传播的时候,是否有免疫力。所以城市会不会感染这种新冠疫情,叫做易感性,对应的是能否免疫。
另外一种能力是,受到这种冲击,遭受感染以后,有没有恢复的能力。我们把这叫做适应性的能力。如果适应性很强,它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我们要看,中国城市现在是否处于高度易感、低度恢复的状态?以及,我们应该要往这种不太容易感染、有高免疫力的情况,或感染后能很快恢复的方向去发展。如果说没有韧性的城市在左边这个象限,我们的发展目标,就应该往右边这样一个象限走。
这就是对我们今天讨论城市新生话题,提出了有意思的话题。
我下面重点给大家讲三个问题。一个叫做空间韧性,一个叫做社会韧性,一个叫做生态韧性。
第一,我讨论一下空间韧性。空间韧性要回答什么问题呢?就是城市发展到底是小城市好,还是大城市好。对城市发展模式,过去几年,思路本来是逐渐清楚的。因为有一个基本判断: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对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是有帮助的。所以,大城市逐渐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这次新冠疫情一来,又有人提出怀疑。特别是那些主张中小城市发展的学者和专家,认为城市规模大、密度高,不是容易感染新冠吗?特别是在武汉封城时,就提出了这种疑问。
我想给大家做一点简单解读。今年年初到现在,看全世界城市的情况,是否大城市规模大了、密度高了以后,就容易感染疫情呢?
实际情况是,不。有的大城市确实感染比较厉害,比如纽约,甚至巴黎也是这样的。但反过来,像上海、北京,特别是东亚的一些大城市,倒能防住这次新冠疫情冲击。所以没办法简单判断,说城市规模大、密度高,必然导致容易经受不住新冠疫情冲击。实际上,这不支持由于新冠疫情,要倒回去要发展中小城市、而不走大城市的道路。
这是我想说明的第一点。
但我们会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是不是大城市规模越高、密度越高越好呢?我这边要给出一个判断,城市发展是一个倒U型曲线,不是一个单向的上升曲线,它有一个最佳的拐点。超过这个拐点,城市继续扩大、集聚,也不有利于发展。这是我在空间韧性里边,要跟大家强调的特别重要的观点。
我要给出的观点是,大中小城市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抱团的大都市圈的这种模式好。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举一个例子,武汉刚发生疫情时,我们是把1000万人以上的整个武汉进行封城,封住整个大城市。后来北京新发地出现疫情传播事件,没有封住整个城市,只是封住新发地周围的几个社区。
这告诉我们什么含义呢?对城市的空间,我们是可以做出一些韧性的免疫力的。只要能在一个小范围里,圈起来防住,就比圈住整个城市要有效得多,而且成本低得多。那么,城市的空间形态,就不能是单独的大城市,也不能是单独的小城镇,而是围绕中心城市,发展多中心、多组团的大都市圈。
我以上海为例。上海这边有三个图。
深颜色的是上海的外环线圈住的上海中心,外边是不断蔓延出来的。围绕这个中心,一圈圈连绵往外扩张,单中心的大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模式。你认为它安全韧性如何?
第二种情景,有人说,好,当中大城市圈住,因为不能无限大,就在大城市旁边发展一点中小城市,这是第二种模式。我刚才讲过了,中小城市的规模经济,实际上也不利于它的应对。
下面看第三种情况。什么叫大都市圈?就是当中一个中心城市,旁边是几个有一定规模、有自给能力的二级城市。这些二级城市都是轨道交通连起来的城市,就形成了一个大都市圈。
所以,空间韧性的概念,就要得出这么个结论。在三种选择当中,要提高我们城市防范重大事件的安全性跟韧性的能力,走大都市圈发展的道路,是城市新生的一个重要趋势。
实际上,我讲的这个话,只不过是传达了世界银行几年前做的一个研究。在学术上面看起来蛮深奥,但实际上老百姓听懂了,觉得是蛮有道理的。
它把城市发展叫做3D模式。第一个D,density,城市发展第一步是提高密度,所以一个小的城市密度逐渐提高,变成单中心的中心城市,这是第一阶段。
然后到了第二阶段,不能是无限扩张了,要把周边中小城市连起来,第二个D出来,叫做distance,叫做缩短距离。用轨道交通、快速交通把周边城市连起来,本来开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可能半小时高铁就连起来了。这就是缩短距离。
第三个D,叫做division,就是减少分隔。对于那些边缘地区,主要提供公共服务。这样就走向城市群。
3D理论表明,中国也好,世界也好,城市新生都沿着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中心城市模式,单中心的;第二个是大都市圈模式,中心城市加上周边的中小城市;第三个是多个都市圈形成的城市群模式。
我想,这就是中国未来30年,以及世界疫情后,为应对挑战而发生的一个大趋势。这是我要讲的城市空间韧性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社会韧性。社会韧性是指,我们生活的便利性,如何能够防范城市受到重大冲击。
当中我提出一个15分钟生活圈的例子。我们的城市空间分隔,把城市分成一个个小组团,但如果小的组团里,日常生活需求不能满足,当碰到重大疫情时,就导致人们不得不走出这个组团,冲破空间分隔。所以,只有上面的空间韧性,和多组团的大都市圈,是不够的。还要加上这个(15分钟生活圈)。这就是上海2035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概念,现在已扩展到全国各地新一轮城市规划里。
我简单解读一下15分钟生活圈概念。我们分三种人,一种是上班族,15岁到60岁。第二种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者,老年人。第三种是15岁以下的小孩子,儿童。这三种人需求不一样。能在走出家门15分钟步行的半径里,把日常生活需求解决掉,这样整个城市的韧性水平就提高了。因为人碰到重大冲击的时候,不需要跨区域了。
我们要从等级制的城市发展,变成分布式的城市发展,就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础。有这样一种基础,城市的成百上千个社区细胞,就有抵抗力,能有自我自主、便利性的生活。这就是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
大家现在都知道,我们自上而下比较推崇的是两个基建。一个叫新基建,以数字化技术渗透到基础设施为主导的、新一波的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建设。另一个是传统城市化基建,包括铁路、公路、机场这样一些基础设施服务。这两个基建都非常重要。
今天我说要提高城市的社会韧性,还要第三种基建。就是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个微字,叫微基建。微基建就是城市的细胞,就是城市最小的居住单元。
前两个基建都是大基建,它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如,地铁站出来到家门口,找不到出租车,找不到易行的交通工具。所以我说,新冠疫情以后,城市的新生,必须新基建、老基建、微基建三管齐下,才能解决我们城市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走向城市下一波版本升级的发展。
下面我讲第三个韧性。也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城市那么大,里面放着那么多的绿色空间干什么?特别是经济学者,经常会提出建议,说我们现在大城市还不够大。应该像上海到苏州连片都属于开发用地,这样才能提高经济产出。要那么多连片绿色空间干什么?
这是我们面对中国城市新生,需要想的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是说yes还是no。我讲点道理。
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是摸麻将的过程。一个麻将一个麻将摸进来,摸到几个?摸到13个,是基本规定。超过13个,你就违反规则了。这就叫增量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我们过去的城市发展,是增量发展,开发区用地圈地。
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再是增量发展,或者不再是增量发展为主导。而是存量优化。什么叫城市更新,而不是房地产开发,是我们摸到13个牌以后,怎么样把牌打好。
下一个阶段来了,就是扔出一个麻将牌,换一个麻将牌,13个总量不变。一个一个换下来。换到最后,越换越好,里边的内容越来越高,最后你胡了。
我们能不能从增量扩张性的、圈地式的发展,变成土地更新式的优化发展。这就是资源环境跟生态韧性我要讲的一个问题。
我这边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属于耕地的例子,一个是生态空间的例子,一个是能源的例子。
大家看这张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而不是光追求GDP的城市。它必须要三个空间。一个是生活空间。第二个是生产空间,特别是农业生产空间。第三个是生态空间。一个好的城市必须这三“生”协调,才是高质量的,宜居的,各种各样人愿意来的。
如果只有生活空间或者只有建设空间,把其他绿色空间全都抹掉了,这个城市就变成灰地一片,只有这个是GDP的意义,而没有生活的意义。生态韧性就要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总体的概括,我下面用中国的耕地的例子让你体会一下。北京也好,上海也好,现在城市用地里都有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耕地空间。以上海为例,上海将近五分之一是耕地。你可能想不通,房价这么高,为什么不把耕地开发?那么,为什么讲生态韧性呢?我们今天要用基于自然的办法,来解决生态安全问题。中国的粮食不能依赖国际进口。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城市,要有粮食自供能力。如果没有自供能力,一旦物流不通,城市吃饭问题就面临挑战。国际上也是一样。
这三个东西,在我们的城市新生里,画了三根红线。一个叫做城市增长边界。第二个叫永久农田红线。第三个叫生态保护红线。这三根红线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它的生态意义就是通过生态缓冲地带,能够抵抗自然界突如其来的(冲击),能够增加更多这种缓冲机制。
下面我想举一个能源问题的例子。我们的能源现在国际依赖度达到60%到70%,这对中国的城市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安全挑战。我做了一个图,上面这是发达国家,是在人均汽车保有量50%时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现在汽车保有量大概是200到300左右。
但是汽车今后在城市里面发展的趋势,应该怎么走?是增量扩张为主,还是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电动化、新能源化、共享化的这么一波新的汽车发展波?这对中国是一个十字路口,是城市新生的挑战。
我下面这个图可以来表达一下。中国人的交通出行需求还要增加,但是中国的道路面积和交通硬件设施,也许不需要同步增加。能不能通过新的发展模式来满足出行服务。不求拥有,但求使用。
城市交通体系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地铁这些我就不说了,包括慢行系统,共享单车,步行通道、自行车车道,等等。
另外,我们小汽车模式要进行重大变革。重大变革就三大趋势。一个用新能源替代石油能源,中国的能源进口很大部分就依赖这部分。所以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能不能用自动化的方式实现新的出行。比如,现在汽车停车空间不够,假如汽车自动化了以后,也许你开车不要停在我小区里边的车库了。你开车开到家门口,然后自动化让它停到外面的集中地方。你要出去时,再把它叫过来就行了。这些都是我们新的机会。
第三个就是共享,这样一种共享使得我们用同样的汽车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这就是能源安全、生态韧性给我们带来的城市交通体系的新的机会。这是第三个韧性。
这是整个城市应对突发状况的整个风险事件的流程图。现有的状态,碰到一个重大的、不可预测的风险,受到冲击,要进行恢复。我们现在正进入恢复阶段。
恢复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恢复到老常态,一切照旧。另一个是进到新常态。
今天我们讨论城市新生,就是要说,我们不要把新冠疫情看作只有简单的挑战,实际上,它是一次上台阶走向新发展的机会。
世界也好、中国也好,都正在进入新型城镇化的新阶段,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版本升级,进入城市发展新时代。我就讲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