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协和新百年”系列活动二 | 纪念刘士豪教授
原创 李乃适 协和医生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今年是中国内分泌学奠基人、中国转化医学的先行者刘士豪教授诞辰120周年。本文选登内分泌科李乃适教授所作的纪念文章,缅怀协和先贤,传承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刘士豪
1900—1974
刘士豪(Liu Shih-Hao),湖北武昌人,中国内分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创始人。
刘士豪——中国转化医学的先行者
李乃适
1913年,刘士豪进入教会学校文华中学就读,仅用4年时间便学完了6年的课程,1917年考入湖南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医预科,1919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三年级,1920年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本科。1925年,年仅25岁的刘士豪以总成绩第一名毕业,获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文海奖学金。
▲刘士豪医学博士毕业证书(1925年)。
在协和医学院的最后一年,刘士豪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写出了第一篇论文《鱼肝油对搐搦症钙磷代谢的影响》,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这篇论文体现了对内分泌领域的浓厚兴趣,于是他顺理成章地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成为第一个进入内科的协和毕业生。
1925—1928年间,刘士豪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范围从低血糖症到疟疾患者的酸碱平衡,具备了良好的临床研究基础。
▲1931年,刘士豪在实验室。
1928—1930年,刘士豪来到洛克菲勒研究所,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Donald D. van Slyke教授,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和血液气体分析技术的研究。他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一种用一份血液标本同时测定pH、CO含量和CO2张力的方法,为研究血液酸碱平衡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1930年,刘士豪回国,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钙磷代谢的研究中。1934年,R. R. Hannon离开协和,刘士豪成为钙磷代谢研究组核心,研究组成员还包括朱宪彝、王叔咸、周寿恺等人。自1934年起,该研究组以“骨软化症的钙磷代谢”为主题,全面开展了有关骨软化症的研究,共发表系列论文13篇。从食物的影响因素到哺乳期维生素D的作用,钙磷代谢研究组在该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世界内分泌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刘士豪团队研究的主要场所是北京协和医院代谢病房,主要研究对象是住院的骨软化症患者。研究者准确计量了患者从饮食中摄入的钙磷含量和从大小便中排出的钙磷含量。研究对象的饮食全部由医院配膳房统一提供。配膳房每次配餐都需要准备同样的两份:一份给患者食用;另一份直接送到实验室,测量饮食中的钙磷含量。研究者以4天为一个代谢期,在每个周期结束时检查患者血清中钙磷水平的变化,并绘制患者钙磷水平变化的曲线。通过比较患者不同的饮食、用药和他们钙磷代谢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得以探讨其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得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而这一过程,可以说每天都在“Bench to Bedside and Bedside to Bench(从实验台到临床, 再从临床到实验台)”。
▲刘士豪团队论文中的手绘钙磷代谢关系图。
以1937年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的“骨软化症的钙磷代谢:在持续维生素D治疗情况下不同水平和比例的钙磷摄入对其血清水平、排泄路径和平衡的影响”一文为例,该文研究了1例骨软化症患者在维生素D治疗的同时接受不同膳食对其钙磷代谢状况的影响。在一开始的5个代谢期中,患者未使用维生素D,研究者采集相关数据作为基线情况。此后,研究者为患者提供3种钙含量和4种磷含量(共12种比例)的配餐。患者食用每种配餐各3个代谢期。研究者在每个代谢期开始前测定患者的基础血清钙磷水平,并收集代谢期中患者所有的大小便,测定其中的钙磷含量。通过对每个代谢期的仔细观察,了解患者钙磷代谢平衡的信息。同时,研究者对1例梅毒性骨炎的患者(未使用维生素D治疗)进行了类似观察,发现患者未发生明显的钙磷代谢变化,将其作为对照。最终,研究者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得出重要结论:在接受维生素D治疗的情况下,膳食中钙磷比例约为2:1时对钙磷沉积于骨骼最高效;在中国膳食普遍低钙的情况下,应添加钙剂作为药物治疗。
这样细致的研究使刘士豪团队发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结论,使基础医学的研究得以迅速转化为临床治疗的方法,堪称转化医学的典范。对于该系列论文的评价,可以引用美国著名内分泌学家A. Parfitt在纪念朱宪彝教授的特稿的一段论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指20世纪30至40年代),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论文构成了有关人类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及其治疗的全部基石。”
▲1942年,刘士豪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
在这一时期的钙磷代谢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成就是“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 )”的疾病命名,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1942年4月,刘士豪和朱宪彝在《科学》(Science)杂志共同撰文提出了“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命名,并指出用双氢速变固醇治疗有效。不同于当时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各种综合征命名,“renal osteodystrophy”的命名体现了该疾病的本质,因此目前仍然被广泛使用,充分说明了这一命名的合理性。
在此期间,刘士豪与外科主任娄克斯合作,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例胰岛素瘤患者的诊治,并做了详尽的代谢研究,1936年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938—1939年,刘士豪来到英国伦敦的Middlesex医院Courtauld生物化学研究所,系统地进行动物实验学习。他与R. L. Noble合作,用孕马血清提取物和孕妇尿提取物刺激去垂体的Wister大鼠,观察雌雄大鼠生殖系统的不同变化,开创了内分泌实验动物研究的先河。
▲刘士豪在做实验。
1941年,刘士豪成为协和毕业生中的第一位临床学系教授。同年年底,日军占领协和医院,刘士豪被迫离开,自己开业行医。二战结束后,刘士豪应邀担任了同仁医院的内科主任和北平陆军医院的特邀医生。1948年起,刘士豪担任北京同仁医院院长。1948年协和医学院复校,同年年底,刘士豪回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51年,刘士豪担任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兼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和同仁医院院长。在生化系期间,他致力于建立多种内分泌激素的测定方法。在此期间,刘士豪还出版了《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一书,影响了一代内科医生。
▲刘士豪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一书,暗含了转化医学的学术思想。
1958年,刘士豪卸下生化系主任与同仁医院院长的职务,创建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并出任第一任科主任。20世纪60年代初,刘士豪敏锐地注意到“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出现对于内分泌学的意义,遂立即招收研究生来尝试建立这种革命性的测定方法。同期,他还主持了“首钢糖尿病普查”项目,为后来中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刘士豪先后开办了4期内分泌高级研修班,为全国培养了骨干师资和科研队伍。1974年6月,刘士豪在“文革”的冲击中含冤病逝。
▲195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同仁合影。前排左起:张学德、朱贵卿、邓家栋、刘士豪、张孝骞、钟惠澜、许英魁、冯应琨、周华康。
刘士豪教授是中国内分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他一生的科研、临床和教学生涯中都体现了其思想和当前逐渐兴起的转化医学思潮的吻合性,而暗合于转化医学的学术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的学术贡献。刘士豪教授取得的瞩目成就既有其历史背景原因,也对当前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节选自:李乃适. 刘士豪——中国转化医学的先行者[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42(09):768-774,略有改动。)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李乃适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八年制)医学博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学系理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医学史专委会常委。
图片/北京协和医院提供
原标题:《“迈向协和新百年”系列活动二 | 纪念刘士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