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 继往开来:新华儿童医院儿科学专业 | 新华医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系列专题(二十一)

2020-09-18 15:33
上海

学科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我国儿科医学的发源地和儿童保健学的开创者,中国儿科奠基人之一高镜朗教授、中国儿童保健学创始人郭迪教授等亲手打造了新华儿科的创始基因,从1962年6月1日新华儿童医院挂牌成立开始,奠定了新华儿科在中国儿科发展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学科规模

新华儿童医院儿内科系统设置11个独立行政建制亚专业(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新生儿科、儿呼吸科、儿心脏中心、儿肾脏风湿免疫科、儿神经内科、儿急危重症医学科、儿血液肿瘤科、感染科(儿童)、儿消化营养科和儿内分泌遗传科。在胎儿及围产期疾病、结构性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罕见病诊治、儿童保健及康复、小儿消化营养、儿童肿瘤、疑难危重疾病救治、儿童呼吸及感染、儿童癫痫等领域建立了品牌特色,形成了全生命周期诊治体系的医疗机构。

学科建设

新华儿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唯一一家集产前诊断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于一体的医疗机构。在2017年牵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市儿童医院成立了交大医学院儿科学院。新华儿科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围产医学分会前任主委单位。

人才项目

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国家留学基金委计划、上海市教委中青年医师国外访学计划。新华儿科拥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

特色创新

新华儿童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生命早期千天计划,通过围产医学的多学科合作,在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新生儿疾病、睡眠障碍、孤独症、铅损伤等临床和研究中贡献突出。2018年7月17日,新华医院完成了亚洲首例单中心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将儿科医学的治疗范围延伸到从胎儿期“-1”岁至18周岁。对重大出生结构缺陷性疾病,新华医院形成了孕期筛查干预-产时处理-出生后诊断和干预的链条,建立无缝对接的系统诊疗模式。新华医院是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是国家第一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中上海市的唯一省级牵头医院,建立了罕见病患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全链条诊治服务体系。同时新华医院也是全国小儿肠衰竭诊治中心,在消化道罕见病、遗传病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也在国内率先倡导、实施了儿童实体肿瘤的MDT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提高了患儿长期无病生存率。

学术研究

近三年,新华儿科发表SCI论文249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分共41篇,共获国家级科研项目72项。作为全国四大重点儿科系之一,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编著4本儿科系指定专业教材:《基础儿科学》(郭迪主编),《系统儿科学》(郭迪主编),《小儿传染病学》(顾友梅主编),《小儿外科学》(佘亚雄主编)。齐家仪、许积德、沈晓明、孙锟分别担任《小儿内科学》历任版的主编,蔡威担任《小儿外科学》最新版主编。

获得奖项

新华儿科历年来在本领域牵头获得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项50余项,包括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实现临床转化,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儿童铅中毒防治”,制定《中国儿童铅中毒诊疗标准》并在全国推广无铅汽油;“新生儿听力筛查”,推动听力筛查列入《母婴保健法》;“儿童睡眠行为”,促成上海市中小学上学时间推迟。2020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体系的创建及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益援助

新华儿科帮扶云南龙陵人民医院儿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支援西藏、新疆、摩洛哥儿科医学建设。新华儿科受国家卫计委委托开展全国儿科资源调查,并发布《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持续20年推进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为全国培训近2000多名儿科医师。

展望未来

上海新华儿童医院将依托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进一步打造具有亚洲一流水平的从胎儿期开始的儿童全周期医学诊疗技术高地,向建设一个与国际接轨、代表我国高水平的儿科综合实力的医学高地迈进。

导师队伍

新华医院儿科是国家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儿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26名。

博士生导师

(按姓氏笔画排序)

孙昱

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儿科遗传病的遗传背景研究及分子诊断新技术开发

邮箱地址:

y.sun@live.com

孙锟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新华医院院长,新华儿童医院院长,

研究方向:

围产期先心介入治疗、先心病病因学研究、先心病超声诊断新技术及产前早期诊断研究、先心病介入治疗新材料、新技术研究

邮箱地址:

sunkun@sh163.net

李玲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小儿神经内科主任

研究方向:

免疫性脑损伤、儿童癫痫病因的临床研究、智力发育障碍的病因和防治策略

邮箱地址:

linglidoctor@163.com

李斐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新华儿童医院副院长,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

研究方向:

发育行为儿科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邮箱地址:

lifei5861_cn@163.com

肖永陶

副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小儿胆汁淤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小儿肠衰竭病理诊断和发病机制

邮箱地址:

xiaoyongtao@xinhuamed.com.cn

张拥军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新华儿童医院副院长,儿内科主任

新生儿科主任,儿内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

新生儿重症监护

邮箱地址:

zhangyongjun@sjtu.edu.cn

张建华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小儿呼吸内科主任

研究方向: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与机制

邮箱地址:

zjh12195@126.com

张惠文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重点溶酶体相关疾病

邮箱地址:

huiwenzhang@xinhuamed.com.cn

陈笋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儿心血管内科主任

研究方向:

围产期先心介入治疗、先心病诊断及介入新方法的研究,发生机制研究、先心病病因学研究

邮箱地址:

chengsun@hotmail.com

欧阳凤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环境与胎儿生长、儿童健康

邮箱地址:

ouyangfengxiu@126.com

钱继红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新生儿科副主任,儿内教研室副主任,儿科住规培基地主任

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邮箱地址:

qianjh668@126.com

徐让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基因的表达调控,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

邮箱地址:

rangxu@shsmu.edu.cn

黄红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儿童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青少年性生殖健康教育、卫生政策研究

邮箱地址:

huanghong@smhb.gov.cn

盛晓阳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

儿童营养与儿童生长发育

邮箱地址:

shengxiaoyangcn@aliyun.com

颜崇淮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环境重金属污染与儿童健康

邮箱地址:

yanchk@qq.com

硕士生导师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昱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先心病发病分子及遗传机制的研究、心血管重塑的研究

邮箱地址:

yuyu_chn@163.com

王阳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先天性巨结肠分子遗传机制、肠神经系统分子调控机制

邮箱地址:

wangyang@xinhuamed.com.cn

王莹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儿消化营养科主任

研究方向:

小儿消化营养

邮箱地址:

wangying_ssmu@126.com

朱天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先天性遗传代谢异常

邮箱地址:

zhutianwen@hotmail.com

朱晓东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儿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研究方向:

儿童重症医学:危重症感染(尤其是耐药细菌与真菌)

邮箱地址:

xinhuaxiaodong@126.com

汤庆娅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临床营养科主任

研究方向:

临床营养支持,妇幼营养,单纯性肥胖干预

邮箱地址:

tangqingya@163.com

李锋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儿童保健、儿童营养、食物过敏的早期诊治、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邮箱地址:

lifeng0228@163.com

吴江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临床营养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

肠功能障碍相关肝肠损害机制与防治研究

邮箱地址:

eureka_wz@163.com

吴瑾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干预

邮箱地址:

wujin@xinhuamed.com.cn

邱文娟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儿内分泌遗传科主任

研究方向:

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先天性肾上腺疾病的分子基因机制研究

邮箱地址:

qiuwenjuanxh@163.com

余永国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临床遗传中心执行主任

研究方向:

儿科内分泌/遗传病分子机制研究

邮箱地址:

yuyongguo@shsmu.edu.cn

沈理笑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

儿童生长发育、青少年健康教育

邮箱地址:

Kcb096@163.com

张熙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孕期营养状态以及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营养与慢性疾病

邮箱地址:

zhangxi@xinhuamed.com.cn

武育蓉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胎儿及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

邮箱地址:

2648458997@qq.com

房定珠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儿童呼吸感染

邮箱地址:

fangdingzhu@hotmail.com

赵鹏军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以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起搏器安装

邮箱地址:

pjunzhao@sina.com

袁晓军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儿血液肿瘤科主任

研究方向:

儿童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

邮箱地址:

xhxjyuan@hotmail.com

夏红萍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新生儿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预测因子

邮箱地址:

xiahp@yahoo.com

钱林溪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围产期营养与母乳活性物质研究

邮箱地址:

qianlinxi@xinhuamed.com.cn

陶晔璇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医院科研管理、儿童肥胖的病因与防治

邮箱地址:

taoyx@163.com

黄丽素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感染科主任

研究方向:

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生命早期感染和抗生素使用对儿童健康的远期影响

邮箱地址:

huanglisu@126.com

韩连书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兼专业学位导师

儿研所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邮箱地址:

xhhanls@163.com

谢利娟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新生儿急救

邮箱地址:

xlj68115@aliyun.com

褚迅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疾病的遗传机制研究

邮箱地址:

chuxun@xinhuamed.com.cn

颜伟慧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肠屏障功能、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

邮箱地址:

yanweihui@xinhuamed.com.cn

薛海虹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专业学位导师)

研究方向:

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

邮箱地址:

haihong_xue@163.com

研究生培养

儿内科系统培养的研究生在新华医院和所在单位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岗位上,执着追求,不断进取,为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赢得了荣誉。

获得奖项和基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附属医院杰出住培医师奖”

下期预告:

新华医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系列专题(二十二):新华儿童医院儿外科

来源:新华儿童医院

相关阅读

精准核医 诊疗一体:核医学科 | 新华医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系列专题(七)

厚积薄发 再创辉煌: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 新华医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系列专题(九)

原标题:《薪火传承 继往开来:新华儿童医院儿科学专业 | 新华医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传系列专题(二十一)》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