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志:教育家于右任是真正的无产者

2020-09-18 14:00
江苏

于右任

老上大校长于右任1909年开始办报。报纸被官方一封再封后,他回乡办学。孙中山知道后,于1919年9月1日致信于右任,称“远道闻之,深慰新望”,赞扬他从事新教育是“放眼远大”,是“改造社会之筹策”。1922年于右任又创办了国共合作的上海大学,任校长。1924年出席国民党“一大”。后来当了34年的国民党监察院长。可是他一生中都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无产者。

于右任大女儿于秀芝结婚,他没有送任何金银财宝,只送了一首长诗;他儿子于中令出国留学,是借钱出去的。晚年在台湾,他没钱装假牙,生病也没钱住医院。1961年是他发妻80大寿。他无力为在西安的发妻操办,心情沉重。是周恩来叫于右任在北京的女婿去祝寿,并把照片寄给他的。他在感慨之余写下了那首堪称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绝唱——《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

1964年于右任逝世,他的友人和儿子打开他的箱子,只见里面是他借钱的账单和他发妻寄给他的布鞋、布袜,没有别的。因此人们颂他是“右老遗产,仅有账单,清廉自苦,元老典范”,“三十功名袖两风,一箱珍藏纸几张”。

是于右任没有生财之道吗?不是。他是“书圣”,他的草书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笔酣墨饱,遒劲有力,价值连城。有次他见到监察院有人随地小便,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字贴在墙上,两天后就被人揭走,卖钱。台湾“立法院”三个字是他写的。有次台湾动乱,有人乘机把于右任写的“立法院”牌子挟走了,一直下落不明,几十年后,有人在香港拍卖了几十万美元。想想看,他如果卖字,还不是早就成亿万富翁了,可是他不卖。再早,他家乡人欠他家的债,有个账单,他看了以后,立即撕掉,说:“不要还了。”

1927年陕西大旱,出现了人吃人现象。有人掘了于右任伯母的墓卖钱。家乡人告诉他掘墓人的地址、名字,劝他告状。他知道后很难过,因为是伯母把他养大的。他也知道这场官司一定能打赢。但他了解灾情后,说:“饥民是万不得已,不要追究。”1943年,于右任的同乡好友,曾任于右任机要秘书、后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还曾协助于右任办上海大学的王陆一逝世,家人要为王陆一修墓地。于右任面对陕西贫困的现实,写好了墓志铭,又考虑再三,最后忍痛说了一句:“还是省几个钱,让百姓多喝几碗粥吧!”

“让百姓多喝几碗粥”,是于右任成为无产者的根本原因。他20岁时写诗讥讽慈禧不顾百姓死活,遭到通缉。1948年,他给上千位求他墨宝的人写的都是同一句话:“为万世开太平”。他深刻理解贫富差距大,社会不会太平。他1909年在上海四马路办《民呼日报》;被封掉后,跑到法租界再办《民吁日报》;又遭抗议后,再换个地方办《民立日报》。

于右任曾写道:“诗吟天地广”。民呼、民吁、民立,“民”字在他的诗文中是大写的。个人家产在他的诗文中是小写的,微不足道的。“兼济天下”之心使得他始终能够“独善其身”。

中山先生与部分内阁成员。左起吕志伊、于右任、居正、 王宠惠、孙中山、黄鐘瑛、蔡元培、海军代表、马君武、王鸿猷

本文选自《上海滩》杂志2020年第7期

讲好上海故事

传播上海精彩

原标题:《邓伟志:教育家于右任是真正的无产者》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