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关键词|三线地区是哪儿?为何要搞三线建设?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上官酒瑞  
2020-09-18 06:25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继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首度开设“政治关键词”专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二度推出“政治关键词”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四史”关键词。

今天刊发“四史”关键词第46篇,关键词是三线建设。

“三线”包括大三线与小三线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1960年代中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是针对当时我国面临的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逐步由东向西转移的一项战略大调整。

从空间布局看,“三线”主要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这其中,一线地区是指前线地区,行政区划上主要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西藏。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的腹地部分,共有13个省区。二线地区,是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这又被称为是“大三线”。

在一、二线地区的腹地,又有所谓的“小三线”。比如,黑龙江的小三线是阿城和尚志,河北的小三线沿太行山麓,山东的小三线是沂源,上海小三线是皖南,新疆的小三线是和静县阿拉沟。在这些地方,各省份由省国防工办领导,分别自建一批省属的小三线地方军工企业,生产半自动步枪、手榴弹、引信、迫击炮弹等武器装备,目的是如果进行反侵略战争,各省要能够做到自卫战坚持抵抗。

搞好三线建设,“让毛主席睡好觉”

1960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我国的国际环境严重恶化,遇到的威胁为:一是美国在朝鲜战争后,与我国周边不少国家和地区签订条约,结成了反华同盟,建立了数十个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了“半月形”包围圈,而1964年8月美国扩大了越南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南大门。二是中苏两党两国矛盾加剧,边界争端不断发生,1964年勃列日涅夫当政后,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声称要对我国正在搞的核设施实行“外科手术”式打击。三是台海局势紧张,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妄图在东南地区建立大规模进攻大陆的“游击战走廊”。四是在中印边境,印度军队蚕食我国领土,在东西两段发动武装进攻。五是日本、南朝鲜与美国结盟,采取敌视中国政策。这样迫在眉睫的形势,让国防安全上升为头等大事。

但当时的情况是:我国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全部在苏联核武器、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范围内,沿海工业城市处在美蒋空中兵力打击范围内,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在苏美核武器打击之下。如果战争爆发,即使敌方不使用核武器,我国大部分工业基础也将毁于一旦。与此相反,西部地区则在苏联和美蒋军事火力打击之外。

1964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国经济布局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报告。该报告印证了毛泽东多年来的担忧,他高度重视,把原来发展西部的思路进一步强化,形成了沿海一线、中部二线、西部和西北部三线并存建设的新思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64年5月15日到6月17日,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同时,将原子弹项目也合并到三线建设大框架中,是在三线搞原子弹。毛泽东提出,必须把三线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搞起来,这样军事工业才有基础。他甚至说:“攀枝花钢铁厂要搞,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我们的工业建设要有纵深配置,把攀枝花建起来,建不起来,我睡不好觉。”三线建设决策后,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具体部署。

越南战争升级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美帝国主义在越南采取扩大侵略步骤,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局面,要加强备战。当时的判断是,战争会早打、大打,因此要抢时间、争速度,赶在战争爆发前尽快建设“三线”战略大后方。于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了三线建设部署。据不完全统计,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在西南、西北三线部署的新建、扩建和续建大中型项目300多个,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其中以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甘肃酒泉钢铁厂、成昆铁路等铁路干线,以及重庆兵器工业基地为重点。总体上,就是要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

从1965年夏起,三线建设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并在1965年至1966年年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只是从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由一线迁入三线的第一批工厂有49个。1965年完成了全部搬迁计划的40%,建成和部分建成的项目,接近在建项目的40%。1966年除继续进行已上马的重点项目外,贵州、甘肃、四川的一些大型项目开始上马。这一年还计划从一、二线续迁和新迁项目150多个。同时,各省、市、区也加快作出三线建设安排。这样,就形成了大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齐头并进的局面。

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从1965年初起,先后有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离开熟悉的城市、离开眷恋的故土,奔赴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投入到三线建设中。

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的壮举

“文革”动乱期间,三线建设受到了很大冲击,不少项目建设处于停顿和半停顿的状态,其余的也再勉强维持之中。1969年后,随着国内形势趋于稳定,特别是当时严峻的备战局面,推动三线建设重新大规模、高速地开展。1969年二三月间召开的全国计划座谈会通过《1969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草案)》,要求大力加强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和大、小三线建设。1970年开始编制的“四五”计划,以“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和“用打仗的观点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为指导思想,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大三线建设,力争在1975年建成部门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的战略后方。

1987年,二汽建厂初期的十堰。  十堰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图

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三线建设出现了继1965年之后的又一次高潮。1969年3月襄渝铁路动工兴建,9月第二汽车制造厂在湖北十堰开始大规模施工,11月焦枝铁路动工兴建;1970年5月枝柳铁路动工,7月成昆铁路通车;1972年4月甘肃西北铝加工厂建成投产,11月湘黔铁路通车等等。这些工业企业与基础设施,都曾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响亮名片,即使在今天有的也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从1964年到1980年,广大三线建设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创业精神,在异常困难的环境中,排除动乱干扰,战胜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修铁路、建工厂、开矿山,在短期内初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和巨大生产能力。三线建设的开展,较大规模地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改变了三线地区比较落后的局面,对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意义重大,为后来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进行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也要承认,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三线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过分突出战备因素,忽视经济规律,三线建设投资比例不协调,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比例严重失调;过分强调“靠山、分散、进洞”原则,投资效益差,浪费严重,遗留问题很多。尽管如此,三线建设仍然是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