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威尼斯的中国记忆 | 张晓刚最重要“大家庭”巨作

2020-09-18 14:01
北京

原创 刘震风 雅昌艺术网 收录于话题#收藏11#拍卖10#艺术32

一件作品,一段回忆,一场历史遗梦。很少有艺术作品能够定义一个时代,而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恰恰就是这样一类作品。1995年,三幅“大家庭”系列组画在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亮相,引起全球艺坛轰动,也成为了张晓刚艺术生涯乃至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转折点。

而在今年11月的香港秋拍里,这三幅巨作之一的《血缘:大家庭2号》将会在佳士得上拍,估价3800万-4800万港元,可说是近5年来拍场上最有分量的张晓刚作品。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2号》

布面油画 180x230cm 1995年作

2020年佳士得香港秋拍

估价:3800万-4800万港元

来源:

香港 汉雅轩

Oliver Stone 私人收藏

香港 佳士得 2008 年 11 月 30 日 编号 2618

现藏著购自上述拍卖

展览:

1995 年 6 月 11 日-10 月 15 日 第 46 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身份与差异:1895-1995 人物的具象」 威尼斯 意大利

1995 年 9 月 9-30 日「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新艺术展」汉堡自由汉萨同盟城市文化中心 汉堡 德国

1998 年 9 月 15 日-1999 年 1 月 3 日「透视:新中国艺术」亚洲协会画廊及 P.S.1 当代艺术中心纽约 美国

1999 年 2 月 26 日-6 月 1 日「透视:新中国艺术」旧金山现代美术馆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三潘市 美国

《血缘:大家庭2号》是张晓刚“血缘”系列最成熟时期(1994-1996)仅有的5张巨幅(230x180cm)作品之一,也是其中唯二展现了“知青”、“独生子女政策”等时代印记的图像史。在经手了几乎所有最重要张晓刚作品的佳士得现当代艺术部主管林家如看来,这两件是“张晓刚最好年份,尺幅最大,最重要的‘血缘:大家庭’系列作品”。而两幅中另一幅《血缘:大家庭3号》则在2014年以9420万港元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保持至今。

《血缘:大家庭2号》自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后,便由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收藏,还作为重点作品参加了1998-1999年在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三藩市现代美术馆等重要机构巡展的《蜕变与突破:中国新艺术》,并在2013年被选为吕澎专著《20世纪中国艺术史》全球再版的封面,可见其划时代的意义。

雅昌艺术网在第一时间对话林家如,请她来谈谈这件作品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林家如(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副主席暨国际总监及部门主管)

雅昌艺术网:能上拍这件作品,您很激动吧?

林家如:我非常兴奋能拿到这件作品。我做拍卖经手过很多张晓刚作品,每一件我都如数家珍,可以说拍卖排行前五的张晓刚作品都是经我手拍出的,唯一的漏网之鱼就是这件《血缘:大家庭2号》,所以我很高兴它又能回到我手中(笑)。

这件作品的质量毋庸置疑,它出自张晓刚作品最好年份,尺幅也最大,而且估价非常有吸引力,这是我们与藏家沟通许久才最终确定的,我个人对成交结果报有很高的期待。

1995 年, 张晓刚抱著快满 1 岁的女儿于已完成的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前

雅昌艺术网:自从2014年最后一次创下个人纪录之后,张晓刚作品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并不在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在今年秋拍这个时机,将《血缘:大家庭2号》重新带回拍场?

林家如:关于市场变化,我想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没有特别重要的张晓刚作品出现。首先,回头梳理张晓刚的创作脉络会发现,最好、最成熟的“大家庭”系列都创作于1994-1995年,而这两年的作品数量很少。其次,张晓刚最重要的作品在2011-2014年间都拍出了非常高的价格,最高已经达到了1200万美金,在如此高的收藏成本下,很难促使作品回流入市场,所以近几年几乎没有最好的张晓刚作品上拍。

之所以选择在秋拍上拍这件作品,是因为今年7月佳士得香港拍卖的表现很好,加上今年大量艺博会关停,画廊展览也减少,藏家对拍卖的关注会更多。此外,虽然近几年西方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卖得很好,但一些藏家也在私底下询问是否有好的张晓刚“大家庭”作品,而且问询度很高,这些都让我们觉得今年秋拍会是一个好的契机。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

布面油画 180x230cm 1995年作

2014年苏富比香港春拍:9420万港元

雅昌艺术网:这几年西方艺术大量涌入亚洲,新生代藏家也不断出现,张晓刚作品的收藏群体是否也在发生变化?

林家如:没错,张晓刚的收藏群体在近几年也在同步年轻化。比如一些中国年轻藏家最初可能是通过西方艺术家进入收藏的,可是生活在国内,总有许多机会接触张晓刚的作品。而身为一个中国人,他们也会思考,中国艺术家里面可以收藏谁,那有才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我想张晓刚是大部分人绝对无法跳过的,因为他的美术史定位已经摆在那儿。尤其近几年,这个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

1993 年,张晓刚仅创作了两幅《血缘 —大家庭》开山之作:第一幅(左)由日本德岛县立近代美术馆收藏

继1993年的两幅开山作品,张晓刚于1994年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展出:(左)《血缘 – 大家庭:全家福1号》及(右)《血缘 – 大家庭:全家福2号》

雅昌艺术网:在“血缘-大家庭”系列,甚至张晓刚的整体创作脉络中,《血缘:大家庭2号》的特殊之处在哪?

林家如:“血缘·大家庭”系列是张晓刚的成名作,在90年代初,该系列作品因为多次海外展览进入到国外收藏系统。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1995年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很多欧洲藏家第一次看到张晓刚的“大家庭”,并为之震撼。“血缘·大家庭”不止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部分,它也是中国当代历史的缩影。

透过这件作品,西方艺术界看到了文革后中国人家庭的样子,当中有独生子女,军装等非常典型的中国社会符号,因此引起了国际策展人和藏家的关注。《血缘:大家庭2号》的特殊之处,简单归纳便是:最好的年份,最大的尺幅,最重要的“大家庭”系列作品。

1994-1996年间仅有的五幅达 180 x 230 cm.的《大家庭》

雅昌艺术网: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包括一批早期的政治波普作品)最初是被西方收藏者选中而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符号,但这些年随着西方收藏势力逐渐淡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当代艺术收藏话语权回归国内,是否会出现重新审视80-90年代艺术史,进而影响张晓刚等同时代作品的历史价值的可能?

林家如: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问题的提法,因为这批作品其实是被东西方共同选择出来的。就拿1995年中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来说,最大的助力其实来自栗宪庭和张颂仁,通过他们,张晓刚才会被推荐给了国外策展人,这并不只是西方趣味的选择。

至于这几年西方收藏势力逐渐淡出中国当代艺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价格问题。早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藏家,购买作品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而现在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基本上都在500万美金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0万美金。即使在西方这也不是很多人能消费得起的。

相应的,中国藏家之所以会在近几年展开更大规模的收藏,也是经济实力决定的,近几年亚洲各国出现了相当多经济实力强劲的藏家,他们的收藏行为直接影响了市场。但我不觉得这会影响到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走向,比如吕澎所著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便用了《血缘:大家庭2号》作为封面,这反映了张晓刚在中国当代艺术史里的重要性。

吕澎 《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封面

像张晓刚、曾梵志这批艺术家,他们在美术史中的定位已经相当清晰,其中一些重要题材的作品地位更是无法撼动,比如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或是曾梵志的“面具”系列,都是中国当代历史的缩影。因为这些价值,令它们很难被后来者推翻。

虽然长久以来全球艺术史都由西方书写和主导,但我相信中国和亚洲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部自己的当代艺术史。其实某种层面而言,中国的当代艺术史已经初具规模,为什么有些作品可以在国内拍卖可以拍很高,便是因为这些艺术品呈现了那个时代人和社会的特质,即所谓的时代性,并得到了许多机构的认同。张晓刚的“大家庭”可以说是90年代中国时代背景的一个经典写照,这是绝对无法被取代的。

雅昌艺术网:谢谢。

【相关阅读】

《血缘:大家庭2号》:最具个人情感的“大家庭”

1993 年,张晓刚仅创作了两幅《血缘 —大家庭》开山之作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2号》

布面油画 180x230cm 1995年作

1993年的摸索时期,张晓刚首次以家庭合照为原本,创作了两幅《血缘:大家庭》的重要雏形。《血缘:大家庭2号》几乎结合了两件开山之作所有的经典元素——独生子家庭的的三人构图反映了中国自70年代开始的“一胎政策”;黄色的男婴暗喻著延续血统的希望;婴儿的“冲天头”和“开裆裤”皆映射出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这些特徵都与两幅开山之作一脉相承。然而,本作品将人物特徵进一步抽象和符号化,超越了93年作品中较为粗矿的表现主义写实,而转向“大家庭”标志性的平滑面孔,堪称张晓刚的创作脉络一次集结与开创。

父母与张晓刚

与本系列中多数具有浓烈政治性的作品不同,张晓刚在《大家庭2号》中注入了大量饱含个人感情色彩的点睛细节,可以说是该系列最具有个人情感意义的作品之一。作品中的母亲的短发、父亲的眼镜、插在襟前口袋内的钢笔,都是艺术家对“知青”这一独特社会身份的解读。张晓刚本人经历上山下乡年代,他的父母作为知识份子,也曾因政治动荡而流离奔波。

儿时记忆中,母亲曾常将白纸与蜡笔放在餐桌上任他涂鸦,对他留下深远的影响。在本画中,母亲的脸庞则成为画面灰色基调之上唯一的温暖,女性形象甚至可在艺术家儿时与母亲的合照中找到直接原型。艺术家对母亲的鲜活记忆与深厚情感,也被隐隐埋藏在画面之中。

1995 年, 张晓刚抱著快满 1 岁的女儿于已完成的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前

而当年完成这件作品之后,张晓刚又怀抱刚刚出生的女儿,在本作品面前留下合影,亲情血脉代纪传承的寓意不言而喻。张晓刚对细节的极致雕琢,为看似肃穆而疏离的画面,注入复杂充沛的情感暗涌,用中国“含蓄”或“隐晦”的表达方式,直击文化深层的情感内核。为了画出“某种虚幻的阴柔的冷漠感距离感”,艺术家必须严格履行作画步骤,用很薄的颜料一层层平涂,重複四五层,最后用干颜料画上光斑质感,令人联想到老照片经岁月洗礼后的斑驳。画中延绵缠绕红色细丝,象徵著人之间脆弱而微妙的纽带,令人联想去Frida Khalo笔下爱与伤痛的红线。背景则如历史迷雾,朦胧迷离。从母亲身上的衬衫和碎花领口柔软而微微起伏,到父亲的中山装硬挺笔直,以触觉沉浸式的怀旧体验,打动观者心扉。

19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来到了踌躇的十字路口——刚刚过去的政治动盪,与不断涌入的西方思潮,另众多中国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方向,渴望表达身处社会的思索与迷惘。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血缘:大家庭》赋予了当代创作新的可能性。张晓刚从“全家福”老照片中得到灵感——那一张张标准化的面孔,承载著家庭的私密记忆,而又包含著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意识形态。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2号》

艺术家曾阐述道:“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在这个‘家’里,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血缘’关係——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等等,在各种各样的‘遗传’下,‘集体主义’的观念实际上已经深化在我们的意识中,形成某种难以摆脱的情结。”创作初期,张晓刚受到西方表现主义的影响而倾向原始粗矿的画风。而在1992年前往欧洲流览了大量西方大师杰作后,他意识到,西方表现主义直抒胸臆的艺术语彙无法捕捉中国人含蓄而“内心化”的精神气质。”他开始在画中去除笔刷的痕迹,画面变得愈加平滑、冷静,情绪暗涌,传达出“中国普通人长期以来所特有的某种审美追求,比如模糊个性而强调共性,含蓄、中性而又充满诗意的审美特性”,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气质。

艺术史学家栗宪庭曾说:“1993年至今的“大家庭”系列,不但是张晓刚的艺术成熟期,同时也标志著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成熟”……“即使在使用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模式,表达中国当代人的感觉的过程中,成功地转换为个人的话语”老照片承载著逝去的记忆,照片中的人与故事,或许已经不在。而《血缘:大家庭》是一把唤醒记忆的钥匙,以宁谧的力量将观者带入一座精神性的回忆宫殿,把关于亲情、血脉、历史、集体与传承那久远而温存的记忆,永久凝刻在画中。

- END -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