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专栏:从经济特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何建华
2020-08-24 18:34
来源:澎湃新闻

深圳经济特区创建40年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沧海桑田、换了人间:从边陲小乡镇走向新移民集聚的魅力之城;从传统小渔村走向无数创业者梦想的动力之城;从昔日“逃港地”走向年轻人向往的活力之城;从单一农耕产业结构走向工业文明“湾区经济”的创新力之城;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形态走向跻身世界第一城市方阵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为重要、备受关注的是,深圳从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经济特区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创办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开放国策的一大创举,成为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与成就的“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成为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极大的价值示范意义,成为集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鲜明注脚,充分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中国实践、中国智慧。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深圳时强调,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8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划时代性开启,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深圳就是要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澎湃生机和光明前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中华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的苦难,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百折不挠,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深圳为标志的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起源地和践行地,见证了这一辉煌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传统社会主义中汲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中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合理成份,比如市场经济、资本效率、资源配置、产业变革等,同时坚守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有制为主体、维护大多数人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本质特征。中国的历史现实、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40年前,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成为南方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4月,海南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在新疆的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一路走来,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重大风险考验。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为标志,经济特区站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必将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中成为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承担起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实现路径的历史使命。

结合平时观察研究,对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再创辉煌,提供自己的几点思考建议——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经济特区应当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强法宝、最强武器,不断巩固党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努力打造向世界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精彩样板”。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再出发、创新发展明方向。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同时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毛泽东同志对此极为赞赏,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谁要是敢于违反这个方向,他就一定达不到目的,他就自己要碰破头的。邓小平在视察深圳时曾明确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创新发展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一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开放发展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深圳为例,发展成就凝结着打工仔、外来妹、新移民、创业者的奋斗心血和勤劳汗水。经济特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特区应当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从螺旋形上升的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以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禀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益论英雄、以环境质量论英雄,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五、坚持改革开放,继续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走出一条新路”。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应当像深圳一样,继续发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拓荒牛精神”,继续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实干家。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全球化不确定性变局,必须顺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第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经济特区应当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在原创性技术、引领性创意设计以及国际化创新服务上下功夫,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着力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基础转型升级高级化,按照现代化分工、高科技支撑、大生产需求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全面增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历史使命更加任重道远,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先行一步的自觉和担当,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集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何建华,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此文系8月24日在“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式上的演讲。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协办,广东省委网信办、福建省委网信办、海南省委网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和中国经济网承办。】

    责任编辑:韩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