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立体的抗战:“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2020-08-24 10:53
浙江

八年

一场战争,生死存亡

时隔75年

我们和先辈在荧屏相逢

我们为同一个理想奋战

我们被同一段历史震撼

纪录片《大后方》通过镜头再现与解读战时中国大后方的完整历史,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抗战中国。

《大后方》阐述了大后方的存在与中国抗战胜利的关系,表现了大后方的亿万普通民众在战争中受到的严峻考验,赞美了他们持久而智慧的应对与抗争。

这是一部“洗劫”了影像馆资料的纪录片!

支撑一部纪录片的血肉,是一手的素材。抗战期间的影像资料本来就极少,关于后方的资料更难寻觅。

这部12集纪录片时长共6小时,但仅准备的历史视频素材就共计830余部,时间总长度在276小时。其中包括独家获得或首次发现的视频素材29部, 如关于淞沪抗战、滇缅输油管道、滇缅公路运输、中国民间生活纪实等珍稀资料。

这是一部展现中日国力民心较量的纪录片!

一个是已经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一个是还只能生产轻武器的国家,在中日两国国力如此悬殊的前提下,中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大后方》透过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立体的抗战中国,在全民抗战和国际同盟的大背景下,兵如何调,粮如何筹,油如何运,武器如何制造,伤兵如何救护……

大后方在哪里?它是前线的粮仓,是为前线造枪造炮的地方,是送兵上前线作战的地方,是为士兵疗伤的家园,是那些在民族危难之际苦撑国家、赢得生存的四万万人民。

正是背靠大后方,中国将士们才有底气说:“胜也好,败也好,决不与他讲和!”

这是一部讲述民族精神的纪录片!

现代战争既是物的较量,更是人的较量。因此出现在《大后方》镜头中的,更多是劳作于田间的农民、打造机场和公路的民夫、制造武器的工人、救护伤员的医生、抢运物资的机师、运输燃料的船工、在大轰炸中苦中求乐的百姓等等,正是他们,在大后方默默支撑着抗战。

在每一集中,还还原了一系列鲜活丰富的历史人物:未雨绸缪建言大后方建设的蒋百里,指挥东部工业西迁的林继庸,守护重庆空防的蒋逵,建立战时医疗系统的林可胜,领导制造出三分之二自产武器的李承干,在玉门开采石油的翁文灏等等,这些名字于今天的多数人或许已经陌生,但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中国脊梁。

分集内容

第一集 · 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首都南京已经受到空袭,随时有被日军攻占的危险,何处可以成为中央政府的新的所在地需要迅速抉择。

同时,本集将梳理从西安事变开始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端和形成的过程,展现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集 · 向西 向西

由于东部战事不利,中国军队的防线逐渐西撤,随之同时展开的是政府机构和官员百姓从东部向西部的疏散与西迁,中国持久抗战所需的物力和人力等从沿海迁往内地。

大迁徙的意义非常深远,抗战中最活跃的一群人保存住了自己,他们拒绝妥协投降,抗战到底。中国也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行政、教育和军事机构,以及必要的工业生产能力,大迁徙也有利于对西部的开发。

第三集 · 愈炸愈强

轰炸给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带来深重灾难,其中三九年的五三、五四重庆大轰炸,四一年的重庆大隧道惨案尤其惨烈。但灾难并未让中国人丧失抵抗的意志,战时首都重庆,愈炸愈强,中国人的意志愈炸愈坚。

在轰炸蒋介石黄山官邸的“斩首行动”失败以后,日本陆军航空队负责轰炸的远藤三郎少将,无奈地向军部递交了“轰炸无用论”的报告。

第四集 · 最大的伤口

战时救护的范围包括军队医疗救护,难民,以及难童的救护。本集将重点讲述中国军队医疗救护系统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主要讲述红十字救护总队在战争中的发展壮大,以及对于整个战争的重要作用。

第五集 · 雾都 风云际会

本集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作用,以及围绕统一战线所发生的故事。

本集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新闻发言人龚澎的人生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维护统一战线、团结民主党派以及在大后方外交领域所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

第六集 · 一滴汽油一滴血

抗战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沿海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封锁了国际上援助中国的海上通道。

封锁的结果便是中国的大后方出现了严重的油荒。大后方公路上行进的,多是以酒精、天然气、木炭代替汽油的汽车和马车、驴车,致使当时出现了“一滴油——滴血”的严峻局面。

第七集 · 创造犀利的武器

中日开战之初,为数不多的进口重武器损失殆尽;中国成批量生产的只有步枪、机枪和部分迫击炮,并且品种繁多,不能通用。

但这些轻武器,已是中国军队抗击侵略的最后倚仗。本集以21军工厂的故事为核心,展现战时兵工的铁血传奇。

第八集 · 写出最后的胜利

“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形成了一股全民抗战的热潮。人们纷纷奔赴前线,抵御日军的侵略。而当时的文艺作品也逐渐形成了另一条无形的战线,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本集从上影人剧团入川开始讲起,以夏云瑚和国泰大戏院为主线,以老舍、徐悲鸿、郭沫若等文化人士的个人经历为辅线,将大后方文艺活动展现出来。

第九集 · 流动的课桌

一个叫王德懿的女生,跟随大学的迁徙,读了四个大学才完成学业,这是抗战时期高校教育的真实写照。

为了保存民族的文化教育血脉,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教育机构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搬迁。

第十集 · 一切为了前线

从抗战时期的兵役制度、粮食问题、盐业生产和劳工问题四个方面切入,全面展现大后方普通老百姓在抗战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第十一集 · 结盟

本集讲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与美英等国联合作战,力抗轴心国。

叙述的主要线索,围绕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合作与矛盾展开,内容涉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一次缅甸战役、驼峰航线、宋美龄访美、开罗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

《大后方》

8月23-9月3日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