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

澎湃新闻讯
2020-08-13 10:49
来源:澎湃新闻

2020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8月11日,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展览以上海为切入口,追踪孙中山在沪足迹,挖掘上海城市个性与孙中山纪念的时代记忆。

本次展览共展出300余件展品,其中实物近200件,图片100余件,近30件系首次展出,包括孙中山撰写《实业计划》时所用的参考书、孙中山手书《博爱》《天下为公》、宋庆龄珍藏的孙中山纪念邮票册、宋庆龄珍藏的《总理纪念歌》唱片、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照片、1920年代德商礼和洋行发行的孙中山纪念表广告单等等。

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孙中山纪念形式的梳理与呈现,从中山装、中山纪念表、纪念邮票到中山陵、中山路、中山医院,从民国时期多种多样的缅怀形式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并强调了孙中山与上海城市精神的联结。澎湃新闻在此选取部分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与读者分享。

展览现场

展览第一部分主要呈现孙中山在上海的史事史迹,从“革命的窗口”、“革命的舞台”以及“港湾”三个层面展开。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孙中山曾多次秘密来到上海,在这里,他了解革命情形、结识革命同志、筹运军火、策划起义。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他从海外回到上海,筹建中华民国、讲演、策划二次革命、著书立说、酝酿第一次国共合作,又在这里倡导变革开放。

十八岁的孙中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孙中山,名文。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1879年随母赴檀香山投靠大哥孙眉。1885年4月,19岁的孙中山离开檀香山,经日本至上海由吴淞口登陆,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该展品系宋庆龄收藏的孙中山十八岁画像。

 

哈同花园(今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旧建筑已拆除)大门。孙中山在上海时曾多次到哈同花园出席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2月25日上午孙中山从海外回国抵达上海,在三马路(今汉口路)海关码头登岸,随后乘汽车至原静安寺路哈同花园,会见伍廷芳、黄兴、陈其美等人,询问光复上海情形及湖北现状。下图为孙中山于1912年在哈同花园出席统一党欢迎会合影。他还曾在这里参加过章太炎的婚礼。

1916年11月24日孙中山与友人在上海哈同花园吊唁黄兴,此为当时合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

 

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伦敦被难记》(上海图书馆藏)。1896年10月11日,孙中山在伦敦被清驻英公使馆人员诱捕,后经老师康德黎全力营救获释。孙中山将蒙难经过写成《伦敦被难记》,1899年在英国出版。同年,上海的一些西文书店开始畅销此书。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领袖的声誉开始传扬于世界。

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抵达北京与袁世凯会晤。9月9日,袁世凯授孙中山“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组织铁路总公司,办理筑路事宜。该展品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之印。(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北站。正在日本考察的孙中山闻讯回沪。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横滨正金银行(今中山东一路24号,1923年拆除重建)集资讨袁。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该展品为1913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横滨正金银行合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

 

孙中山宋庆龄寓所内的中西合璧餐具。上海莫利爱路29号(今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和宋庆龄1918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寓所。在这里,孙中山完成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苏俄特使越飞等,酝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展览的第二部分聚焦于孙中山逝世后上海民众的缅怀与纪念,以及孙中山对上海的影响。

1920年代德商礼和洋行发行的孙中山纪念表广告单(首次展出)

 

孙中山纪念表。

 

宋庆龄珍藏的《总理纪念歌》唱片。(首次展出)

 

1925年5月13日,孙中山葬事筹备处决定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孙中山陵墓建筑图案。截至9月15日,共收到应征图案四十余份,全部陈列于上海大洲公司三楼,并聘请土木工程师、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德国建筑师朴士,画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作为评判顾问。9月22日起又公开展览五日,每天吸引一千多人前往参观。该展品为记录征集活动的《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首次展出)

 

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照片(首次展出)。上海彦记建筑事务所创办人吕彦直在四十多位竞争者中荣获首奖,并担任孙中山陵墓总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孙中山陵墓,平面呈钟形,被称为“自由钟”或“警示钟”,贴合孙中山一生“唤醒民众”的寓意。墓园设计博采中西,结合紫金山山坡的地形地貌,沿一条中轴线布置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1930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印制的《日用宝鉴》(首次展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书中记录了以孙中山重要生平经历为纪念内容的国家节假日。

 

1931年出版的《铁血男儿传》。《孙中山演义》在1931年第三版时改名《铁血男儿传》。

 

孙中山设计并穿过的中山装。(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藏)

展览的第三部分展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活动。1949年以来,尤其是在孙中山“逢十”的诞辰纪念日,党和国家均以高规格活动缅怀纪念。

 

1956年,宋庆龄致函周恩来,建议加强对孙中山的研究。展出文物为函件底稿。(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1956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撰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

 

1966年宋庆龄在孙中山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底稿。

 

孙中山诞辰100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上海分会参会人员名簿册(上海市档案馆藏)

 

200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展品为中共上海市政协党组、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民革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给中共上海市委《关于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的请示》。

 

孙中山手书《博爱》《天下为公》(首次展出)

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1月12日,个人及团体参观均采取预约制。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