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宁可抱着熊睡,也不抱着我睡丨为何慰藉物如此重要?
原创 KY KnowYourself 来自专辑KY趣味心理速递
KY作者 / 十七
编辑 / Celia
那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我男朋友有个怪癖,抱着一张毯子睡觉,从出生抱到现在,就算不抱也要把它放在枕头旁边一起睡。这是什么心理?”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安全感的、有点悲伤的故事。
看过史努比的人应该都知道,Linus做什么都不离开他蓝色的小毯子。可这样的行为却遭到了周围小伙伴的反对。他们甚至千万百计地想让Linus扔掉这条毛毯。
可对于Linus来说,那条又旧、又脏的毯子,就是他面对生活的铠甲。
“那条旧毯子带走了我所有的恐惧与不安”——《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
像Linus一样,我们可能都曾拥有过自己的慰藉物(comfort object),寄托着我们的安全感和依赖。
“当你被爱时,你就真的存在。“——The Guardian读者们的慰藉物们。
01.
这些慰藉物对我们有多重要?
“不就是个玩具吗,先给弟弟,回头妈妈再给你买。”
这样的场景,可能童年时的你也经历过。当时,你是什么感受?你是否曾感到强烈的愤怒和不甘愿?似乎被送走的不仅仅只是玩具本身;而失去旧的玩具,再买来新的也不是原来的那一个了。
有这样的感受,你不是一个人——发展心理学家Bruce Hood和Paul Bloom做了一组有趣的实验:他们让3-6岁的儿童相信有一个“复制机器”的存在,可以完美地复制他们手中的玩具。然而,即使让儿童们相信这些物品是可以100%被复制的,ta们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复制品。甚至,一部分孩子根本拒绝让自己的物品被复制(Hood & Bloom, 2008)。
甚至到长大后,我们也可能对相片、纪念册、影碟、自己的画等物品产生相似的情感。在一项研究中,当受试者们被要求剪掉一张自己心爱物品的相片时,ta们纷纷出现了紧张与痛苦的情绪反应(Bloom et al., 2010)。
“幸福是那条哪怕破了、潮了,也依然美丽的蓝色毛毯”02.
为什么我们相信这些物品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怀旧心理以外,“本质主义(essentialism)”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对物品所感受到的特殊情感。我们相信,每件物品不仅仅只是一个实体,而是蕴含着历史与情绪的独特存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愿意用自己的结婚戒指去换一枚全新的同款戒指,或者特别介意去买来路不明的二手服饰。
同时,另一项研究发现,那些被要求在拍卖前握着竞品30秒的被试,会比那些只握了10秒的被试愿意出更高的竞价拍下它(Wolf & Arkes, 2016)。这样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物品,并认为它们是构成自己的一部分。
03.
为什么慰藉物如此重要?
在我们的童年时期,这些物品曾是我们的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在我们与母体分离感到孤独焦虑时,它们变成为了我们新的寄托,帮助我们学会与外界建立联系(Winnicott, 1953)。这也意味着这些物品往往具备着一些母亲的特质:柔软,可以抚摸、亲昵。
在我们成年以后,很多人也依旧离不开自己的慰藉物。据连锁酒店品牌Travelodge在2011年的统计,35%的英国成年人仍然会选择和自己的泰迪熊一起睡。(所以,不要不好意思啦!)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在慰藉物身上获得安全感。同时,这些慰藉物也可以陪伴我们度过创伤。例如,911事件过后,俄克拉荷马州就为纽约送去了6万只毛绒玩具给受到创伤的人以抚慰。
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慰藉物,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事。所以,如果下次再有人要扔你的旧玩具,就把这篇文章甩给ta吧~
References:Bloom, P., Hood, B. M., Leonards, U., & Donnelly, K. (2010). Implicit voodoo: Electrodermal activity reveals a susceptibility to sympathetic magic.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10(3-4), 391–399.
Hood, B. M. & Bloom, P. (2008). Children prefer certain individuals over perfect duplicates. Cognition, 106(1), 455–462.
Pappas, S. (2010, October 10). Even Grown-Ups Need Security Blankets. LiveScience.
Sarner, M. (2018, December 12). Still Have Your Childhood Teddy? The Psychological Power of The Toys We Keep. The Guardian.
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Wolf, J. R., & Arkes, H. R. (2016). The power of touc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3(6), 476–482.
原标题:《蓝朋友宁可抱着熊睡,也不抱着我睡。| KY趣味心理速递Vol.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