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智能,学生间的多层次互动更影响智能开发

【英】罗斯玛丽·卢金
2020-08-09 15:40

人类智能是如此复杂,而智力测试又是如此片面单一,我认为两者之间很难等同起来。我承认,确实有大量证据表明,智商得分与死亡率、学业成绩、言语流利程度等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智力测试无论是其本身,还是以一种静态的方式评估某人在某一特定时刻所拥有的智力的做法,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为智能具有非常明显的发展特征。只要我们没有患上痴呆症或其他心理障碍,智能就可以在我们整个生命中不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从这种不断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智能。智能永远都是一个半成品,因为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进化之中。

由于不满智力测试的不足,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果茨基(Lev Vygotsky)另辟蹊径,试图找到一种将人类智能发展特征考虑其中的更加合理的描述方式,尤其是针对学龄期的青少年。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他们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互动的结果。此类人际互动过程是儿童得以不断构建其心理机能的基石,儿童的智能也因此得到相应的发展。

利维·维果茨基(1896年11月17日-1934年6月11日),苏联心理学家

维果茨基所提出的理论通常被称为“文化发展法则”(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法则认为,每个个体的智能都是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对于其成员的智能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创造丰富的人际互动机会,从而使其成员的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将拥有强大的群体智能。这个文化发展法则同样能够解释当儿子出生时我所感到的强烈的责任感,也证实了这种责任感的合理性。

在1978年、1986年与1987年发表的维果茨基的相关研究,更确切地说是他以俄文撰写的研究论文的英文翻译版,在近些年来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质疑,例如2015年亚斯尼斯基(Yasnitsky)和范德维(van der Veer)等的论文。此类批评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语译文质量很差,和原著有诸多出入,存在很多误译。即便如此,我依然在阅读这些著作的英文版中收获良多。同一时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倡导的是外在表现,这在当时十分流行,例如桑代克(Thorndike)在1911年和1914年的研究、沃森(Watson)于1926年的研究,以及斯金纳(Skinner)在1991年和1957年的研究,但相较而言,我更偏向于认同维果茨基对人际互动所给出的高度评价。还有一些其他备受推崇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我也同样信服。例如,杰尔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于1996年发表的研究指出,维果茨基在其理论中强调了社会意识对个人认知的重要影响,他认为这一理论非常重要。他认为,维果茨基的研究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它让人们认识到社会意识应被视为集体主义和个人意识的融合。此外,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也针对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大量证据让我认识到维果茨基的观点的正确性,同时我也必须在此声明,确切地说,这里我所提及的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指的是他原著的英译版或者编译版。换言之,对于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我始终持以科学思辨的态度。

罗斯玛丽·卢金是国际AI教育学会会长,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教授

维果茨基在关于人类智力和意识的研究中引入了发展的研究方式,他认为,人类基本的心理机能,例如非自主性记忆,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基础,并且是进化发展的结果。此类低级心理机能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而高级心理机能,如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理性思考,则是人类特有的,不能用与基本的非自主性心理机能类似的方式来解释。两者最关键的差异在于,人类所进行的思考是社会互动和人际互动的产物。我将这些高级心理机能称为“高级人类思维”,而这种高级人类思维正是我们人类智能的基础。

高级人类思维是通过人类彼此沟通、协同合作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我们使用工具来完成各种任务,例如烤蛋糕、砌墙或者写书等,与此类似,我们将手势、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作为工具,以此进行沟通和管理,展开协同合作。正是由于如语言这样的交流体系、符号体系的不断发展,人类才得以以抽象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我们与世界的具象互动。我们能够思考和谈论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我们拥有抽象思维模式。

当接受真实世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我们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而诸如语言一类的符号体系则为这个过程架起了桥梁。此类符号体系是我们高级人类思维机能的基石。语言的出现对维果茨基而言意义重大,其分量之重犹如有组织的社会劳动力的出现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义。正如文化发展法则所表达的那样,对人类智能的起源所展开的任何研究,都应重点考虑到个体所进行的人际互动与社会历史根源,而不应将重点放在某个个体的心理机能、生理成熟状态或基因遗传上。如果我们从社会人际交往这个角度来考虑和评估人类的高级思维和智能,那就会发现,智力测试完全没有抓住重点。我并不是说智力测试没有任何用处,我只是说,智力测试的结果只能代表人类智能的很小一部分,这部分仅仅是人类智能中需要用于完成智力测试所需的特定思维方式的那部分。

我将在第4章中详细探讨群体智能。现在我想讨论的问题是,人际互动的过程是如何形成人类的思维的。维果茨基将我们的社交活动与心理机能之间的联系称为“内化”。内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通过内化,我们不断习得和掌握用于像语言这样的社交活动的符号体系。当我们掌握此类外在符号时,它们能够转化为我们思维的符号,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心理的符号化”过程。内化的过程意味着,我们所处的不同文化环境将导致我们用在不同文化中浸润的思维方式去参与社会互动。我们在不同的社交活动中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不仅影响了我们用于思考的内在语言,而且使我们能够理清自己的思维,并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传递给后代。如果没有社会互动中语言的存在,那历史也将无迹可寻。

在之前关于智力测试及其得分的讨论中,我强调,所有关于智能的标准都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维果茨基的理论正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智能的,他认为,个体心理机能的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社会环境的性质会影响和塑造其中个体心理机能的特性。这种内化过程的理论结晶就是维果茨基最著名的理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最近发展区是针对学龄儿童的概念,因为人们认为,教学对于学龄儿童的知识技能增长效果特别明显,而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学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人员发现最近发展区中的关键过程在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成年人的认识发展中均有出现。最近发展区描述了同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之间丰富的互动,例如,作为教育机构中的一部分与作为学生时不同的互动。这些多层次的互动会成为影响单个学生的发展和智能开发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摘自《智能学习的未来》(【英】罗斯玛丽·卢金、栗浩洋/著 徐烨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2020年6月版),澎湃新闻经授权刊载,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