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交城红色文化宣传员:一群人来了我讲,一个人来了我也讲

2020-08-06 12:00
北京

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见证着革命战争年代让人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传递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革命文物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新时代,很多革命文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积极挖掘革命文化内涵,深耕红色旅游,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结合,提质特色产业,打造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红色引擎”,取得实效。

日前,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涉及31个省区市228个市988个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评选原则是“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国家统筹、区划完整”,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为主体,统筹考虑红军长征、西路军、东北抗日联军的革命史实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新疆人民的革命活动,坚持以革命史实为基础、以党史权威文献和中共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为参考、以革命文物为依据,确定片区共计22个。

近日,本端记者走进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部分区县,采访推动革命文物“活起来”的带头人,探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起来”的创新举措和亮点经验,以飨读者。

山西吕梁交城红色文化宣传员:一群人来了我讲,一个人来了我也讲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

抗日战争期间,吕梁市交城县作为晋西北(晋绥)八分区首脑机关所在地,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工卫旅、战动总会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先后转战交城,并开辟了交城山抗日根据地。在14年抗战中,交城人民出色完成了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彪炳千秋的光辉篇章,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特等民兵英雄段祥玉、崔三娃、韩凤珠等就是《吕梁英雄传》部分角色的原型人物。

很多人了解山西省吕梁市,是从马烽、西戎创作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开始的。时至今日,在交城的大山里,红色记忆从未被遗忘。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与遗留下来的革命遗迹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交城人民。“目前,县里有革命文物39处,其中县保单位14处,未定级文物25处,名人旧居、故居、烈士墓地、战斗遗址、革命纪念设施、驻地旧址等分布于全县各个乡镇。”交城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股股长李艳美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它的影响力和魅力,历经60年沧桑而不衰,一直深受国内外珍重和推崇。

7月28日,记者步入交城县的革命历史古村——坡底村,道路两边的宣传画记录着曾经发生在村里的真实故事:交城县游击队在真武庙打击日冦,建在荣家峁山顶的子母碉堡、炮楼…… “1943年夏天傍晚,县里的游击队在坡底村山上真武庙发现日本鬼子,于是在荣家峁山坡与鬼子激战,击毙一个鬼子、击伤数人。当时敌众我寡,决定立即撤退。鬼子吃了亏,隔了数日便组织一个连的日伪军对坡底村突袭,炮弹打到真武庙正殿房顶,战斗一直打到天亮才结束。”村里一位热爱历史的68岁村民马明生,正绘声绘色地给众人讲述着。

郭萱烈士墓地

因为村里离县城很近,偶尔遇到有游客慕名进入坡底村时,马明生都会主动充当义务讲解员,带着游客参观真武庙、子母碉堡、炮楼。他尽管患有腿疾,爬坡时很费力,但总是热情地在前面领路,一路提醒游客小心路旁的荆棘。当天记者恰巧遇见来村里探亲的临汾师范大学学生段亚媛,她听了老人的讲解,看着老人蹒跚的背影,红着眼睛说:“常听人说‘吕梁精神’感人至深,但一直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次探访实地,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我忽然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意义。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发扬老前辈的革命精神,自立自强,去担当属于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一群人来了我讲,一个人来了我也讲。为了把这段历史讲得更详细,我还让儿子帮我上网查了不少资料哩!”马明生一谈起坡底村的红色历史故事,就有说不完的话。他希望自己的讲解可以让更多年轻人通过坡底村的故事,了解交城抗日战争的历史,让他们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在庞泉沟镇里,村民闫京生总是回忆起父母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小时候,母亲就给我细细地讲述过那次护送两名党的重要干部过黄河,和敌特进行殊死搏斗的经历。正是常年奔走的经历,母亲的双腿落下了病根。但当时母亲的言语中不仅没有丝毫抱怨,而是满脸骄傲,让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从2015年至今,根据父母遗言,他用两位老人一生的全部积蓄建起了一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集整理抗战文物史料,组织老兵讲故事、慰问抗战老兵等各种活动,至今有近千名游客慕名赶来。年岁渐老,闫京生宣传红色文化的脚步却越走越带劲。

交城县在郭萱烈士墓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如今的交城县里,还活跃着千千万万个红色文化宣传员的身影。在大草坪村,当地抗战老兵、老民兵、老党员、老干部、老群众自发组织起了抗战老兵协会,义务修复抗战时期红色秘密交通线上的三处交通站(线)并为遗址立碑;贾家寨村将当年村民视死如归与日本清乡队斗争到底的历史事实绘成宣传画,建成展示墙……85岁的老民兵闫明光坚定地说:“用我们的亲身经历,教育下一代是我们的责任。革命传统一定要发扬好!”老交通员后代李德武这样表示:“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留下这些记忆,当后人来到这里时,他们就能想起历史,想起革命先辈在险恶环境下的顽强斗争意志,进而励志发奋图强。”

近年来,交城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挖掘、传承本地红色文化。县里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走访革命人士及其后辈,了解他们在战争年代的经历;对革命遗迹、史迹组织开展研讨、提升、凝练理论研究,先后编写出版《交城纪事第三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秘密交通线》等书籍,通过文字以及影像资料记载了交城县抗日战争。

“其实,我们希望交城县的红色传奇不仅仅存在于百姓的口耳相传中,而是能作为一种可以长久发展的红色文化教育、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精神财富。”交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东维说:“此次交城县入选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是个好契机,下一步,我们将选择革命文物资源较为丰富的镇,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光有机衔接,使‘红’与‘绿’旅游相映成趣,打造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示范区。”李东维透露,目前,交城县西社镇正在着手规划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希望能率先开发出独特的红色旅游项目,让全县旅游进一步发展“山水交城”品牌的基础上,再将“红色交城”品牌打响,谱写出一部“新吕梁英雄传”,带领群众为实现小康的百年梦想努力奋斗。

记者:郭志清

文字统筹/排版:韩洁

责编:李扬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