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化妆图鉴:男人臭美起来,真没女人什么事了
原创 蓝蓝子 印客美学

瞅瞅这精致的小模样儿,内部设有铜镜、木梳、刮刀、脂粉盒等。


男子化妆,虽不比女子上妆手法繁复,但自有一番追求。小印就来陪大家梳理一下,曾经在历朝历代占据过热搜高位的妆发。
01 #魏晋 敷粉#
魏晋男子对肤色有一种执念,总希望能白得像玉石般温润透亮。如果没有先天优势,那就涂层粉底吧。

“作米粉法:梁米第一,粟米第二……各自纯作,莫杂余种。”

02 #唐代 口脂#
唐代以前的口脂,一般都是装在盒子里的。使用时,需要用唇刷刷于唇部,并不方便。唐代时,口脂有了一定形状,呈管状,与现在的口红基本相似了。
不同于女子对于各色口脂的执着追求,男子所使用的口脂,一般不含颜色,是一种透明物体,主要起滋润唇部的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润唇膏。

譬如唐高宗,作为口脂的收集狂,碰上器重的学士,总要挑些个赠给他们。
03 #宋代 簪花#
在宋代,出现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装饰现象,男子会将时令鲜花或类似花朵的饰物插在发髻、鬓角或冠上。男子簪花不仅是一种风俗,同时也是礼仪制度。
男士们在赏花饮酒之余,会“折花歌以插之”,摘了朵花就往头上戴。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曾提及,宋代每遇大典、佳节、帝王出行,公卿百官骑从卫士无不簪花。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头上开。


04 #明代 美发#
明代男子的爱美之心,显然不输前朝。
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三天一沐发,五天一沐浴”,始终保持头发黝黑、面容干净,哪怕是一根胡子也要妥帖安置好。
民间的男子会将头发扎起,戴上网巾,可保住头发的平整。如果被风吹乱了,可能还会急得跳脚。

不仅如此,明代男子在护肤上也很有一套。据说,张居正还深谙护肤之道,“膏泽脂香,早暮递进”,起床后、入睡前都要经历一套完整的护肤流程。
明代男子可谓是形象管理界的全才了。

如果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化妆”,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那么一个时代,男子将形象管理做到了极致。
那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个盛产美男子的时代。有颜值得到公认的正统帅哥,比如卫玠、潘岳、李弘治、夏侯太初、嵇康;也有诸多氛围美男,风华卓越,烨然若神人。

魏晋时期,上层士族之间,敷粉之风盛行。其实早在汉代,就有男子敷粉的记载。汉惠帝的男侍们就有“不敷粉不得上值”的规定。
曹操的养子兼女婿何晏,在敷粉上极其讲究,素有“敷粉何郎”的雅号。怎么说?但凡何晏出门,粉不离手,随时补妆,偶尔还停下来,对着自己的影子欣赏一番。
像曹植,在得知好友突然到访后,仍坚持上妆,竟留客人在大堂足足等候了一个多时辰。

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在衣服上熏香,随身佩带香囊的情形十分普遍。

如同王衍、萧纲手拿玉柄麈尾,手上的皮肤白得跟玉一样, 为众人所羡慕;像体质羸弱、连衣服都要架不住的卫玠,却是当时时尚的代表。
相较于秦汉对于男性的审美取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更像是一种偏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审美趋势:由秦汉的“威容严恪型”转向中性化的审美,并且日趋女性化,形成一种病态的审美观念。

为什么独独这个时期产生了模糊性别的审美标准呢?且来看这独一份的魏晋士风。
所谓魏晋士风,必然涉及到这些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当易、老、庄的三玄之学代替汉代的经学时,一种敢于突破传统礼教藩篱的“任诞”之气蔚然成风。

那些致力于打破束缚的魏晋士人,却因过度追求理想状态的美,又陷入另一个困境。
敷粉服石,过度追求美、白、纤瘦,一度导致审美的病态化,给人以性别错位的感觉。五石散的杀伤力是极大的,名士风流尽显的同时,信仰危机也加重了。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份光芒跨越千年,同时,也带来了那份属于时代的质疑。

在当下,美妆市场的一份份数据显示,男性在美妆上的购买力,并不输于女性。不仅是打底的BB霜,眼部和眉部的化妆品也在他们的购物车中。
显然,男性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护肤,也在追求更加精致的面部妆容。
每年的选秀节目,制造了一批又一批属于追星女孩的夏日限定爱豆。这些爱豆,有清秀的五官、精致的妆容,让追星女孩每天都在妈妈粉、女友粉中摇摆不定。她们的狂热遭到许多人的批评与质疑。

生活条件的日益富足,让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发生了变化,精致的、婉约的、中性的受到了热捧。显然,在公众视野中,男性形象的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下中性化的审美弥补了长期以来的审美缺失,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审美会将以往的审美样态取而代之。
所以,与其说是阴柔审美异军突起,倒不如说是一种缺失的回归。

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不分性别、不分年纪。愿inker们永远保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超能力。
因为,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本质特征。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原标题:《男人臭美起来,可真就没有女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