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兴|王雷:从不宜建港到适宜建港的气象观测论证

杨建勇 许璇 范婷婷
2020-07-31 17:1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1996年1月,国家从战略层面决定加快推进以上海为中心、以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直接影响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港可谓一手牵着长江,一手牵着世界,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直达全球近300个港口。

今天,站在重新思考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时点,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推出“向海而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亲历者说”专题,以大历史视角再思考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思辨新形势下的全球化。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先后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领导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开展口述访谈,听他们讲述港与城,海与光的奋进故事。

澎湃新闻 王亦赟 王基炜 制图

口述:王雷

采访:杨建勇、许璇、范婷婷

整理:许璇

时间:2017年5月11日

1996年 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地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国航办)。国航办成立后不久,国航办主任徐柏章和副主任顾刚专程造访上海市气象局,商请上海市气象局参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港址的论证工作,并提供大小洋山岛和周边海域的气象资料,以及在港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等。

上海市气象局由我出面接待国航办两位领导同志。我当即表示,上海市气象局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是应该的,责无旁贷,我们一定会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把工作做好。会见后,我和局领导班子通了气、作了研究,并将任务落实到我局有关单位。

上海市气象局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参与新港选址的论证工作。通过对洋山海域气候的分析,提出了“小洋山的气候条件对建立深水港是适宜的”的评价结论;二是从1996年港址论证开始就在小洋山岛上进行专项的气象观测,一年后新建常设的气象站,取得了洋山港的第一手气象资料,2006年又在南汇区(后并入浦东新区)成立了上海海洋气象台,加强了海洋气象的业务和服务工作,为建港和港口运营直接提供可靠的气象保障服务;三是开展气象为现代航运服务的船舶气象导航、海上气象保险等业务。

“小洋山的气候条件对建立深水港是适宜的”

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首要条件是需要一个深水港,可是在上海市域内的港区、码头都不符合条件,水深不够,改造扩建也解决不了问题。为此,1995年9月,市委领导亲自深入长江口、杭州湾海域进行调研踏勘,提出了跳出长江口、在距离芦潮港约30公里的大、小洋山岛建设深水港的设想。

大、小洋山岛的水文气象条件是不是符合建港条件?需要进行论证评价。因为大、小洋山岛属于浙江省管辖地,因此,上海有关部门曾先向浙江省的气象部门咨询过洋山岛是否适宜建设港口,答复是:大、小洋山岛及附近海区全年多大风、大雾天,夏天受台风侵袭,冬天又有寒潮影响,全年能作业的天数只有200多天,不宜建港口。这就引出了国航办主任到上海市气象局,商请市气象局对洋山岛及附近海区进行专项气象观测和调查,进一步分析评估洋山岛及附近海区的气象条件,为新港址论证提供依据。

1996年,上海市气象局把参与深水港港址论证任务落实到下属的上海台风研究所(又名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为此专门成立了课题小组,并由市气象局总工朱永褆研究员领衔,指导课题小组开展工作。由于小洋山岛上原来没有气象站,要获得气象资料就得自己进行专项气象观测。于是,1996年先在小洋山岛上的度假村开始临时气象观测,后又增加杨梅嘴和金鸡门观测点,三地同步进行气象观测。同时,选取北纬 30度至31度30分,东经120度20分至122度30分范围内,5个海岸带气象站(陈家镇、宝山、南汇、奉贤和乍浦气象站),3个海岛气象站(嵊泗、大戢山和岱山气象站)和长江口外的引水船气象观测站,通过对这些站点的连续 5年(1986年至1990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于1996年12月提交了《上海沿海地区与附近海区气象条件评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港址论证分报告之五),得出初步的评价结论是:“小洋山的气候条件对建立深水港是适宜的。”

为了检验初步的评价结论和进一步论证小洋山建港的气象条件,1997年,受国航办和港口建设设计单位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三航院)的委托,继续在小洋山岛进行气象观测并选定地形影响较小、代表性较好的金鸡门,按国家气候基本站标准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即小洋山气象站,自1997年8月15日开始业务化的气象观测。根据对小洋山气象站1997年8月15日至1998年8月31日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并分析其与附近测站的相关关系,据此推演出小洋山的历史气象资料,对洋山海区的气候条件作出进一步的评价;于1998年10月提交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港气象条件评价》报告,评价结论是:“虽然大风、大雨或暴雨和雷暴等强烈天气现象(包括台风和寒潮)对洋山海区有所影响,但海区的天气、气候条件对建立深水港和建港后的运营都是适宜的。”报告还对港区作业天数进行了合理的估算,估计港区全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约20天,即港区全年可作业的天数约345天。

此后,随着气象观测资料的积累,逐年对小洋山及附近海区的气候资料进行年度和累年的气象条件分析研究,于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每年提交一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港气象条件评价》报告。自1998年至2002年,连续5年的评价结论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洋山及附近海区的气象条件对建立洋山深水港和建港后的运营都是适宜的。港区的可作业天数,虽然因各年气候变异会略有不同,但5年中的变化也只在342天至345天/年之间。

经历了5年多的科学论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港址最终选定在大、小洋山岛。由上海台风研究所完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港气象条件评价》系列报告,作为新港址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选定洋山深水港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气象科学依据。十多年来,洋山深水港安全运营的实践检验也证明,气象评价结论“洋山及附近海区的气象条件对建立洋山深水港和建港后的运营都是适宜的”是正确的。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港气象条件评价》报告中,对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天数的估算,并不是直接按常规的灾害性天气日数来统计的。因为如据该报告(五)的分析,大风的持续时间只有少数过程可以达到24小时以上,而73.5%的大风持续时间在6个小时以内;雾的平均持续时间仅为3个小时左右;雷暴的持续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显然,绝大多数灾害性天气影响港区作业的时间只有数小时,其余大部分时间港区仍可进行正常的作业。因此,对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天数的估算,不是直接用气象上的灾害性天气日数来统计,而是根据灾害性天气持续特征和三航院提出的“延时叠加法”经过折算得出的,以该报告(五)为例,三航院提出的“延时叠加法”是将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总时数折算为天数,具体的折算方法为:灾害性天气出现时间不足 1小时的为0.1天,2至3小时为0.125天,3至6小时为0.25天,6至12小时为0.5天,12至24小时为1天,大于24小时则以6小时范围内递增0.25天。这样,以2002年为例,影响洋山港区作业天数为大风5.7天,雾5.7天,雷暴3.3天,大雨及暴雨7.2天,总计为22.9天。剔除不利气象因子联合出现重复计算的约2.0天,由此得出不可作业的天数为20.9天,即2002年洋山深水港区不受气象条件影响可作业的天数约为344天。

渔家女与洋山港气象站共成长

早在1996年,为了获取论证深水港港址的第一手气象资料,上海台风研究所就派气象科技人员轮流到小洋山岛进行简易的气象观测和气象调查。

1997年,经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与上海市气象局协商确定,由上海台风研究所组织实施,在小洋山乡双北村的金鸡门,按国家基本气候站的标准,建立了小洋山气象站,并于同年8月15日正式开始业务化的地面气象观测。建站之初,聘请了上海市气象局刚退休的资深气象观测员从市区轮流到气象站值班进行气象观测,值班期间气象观测员则借住在气象站附近的渔民老沈家。当时,为了便于气象站24小时值班,急需培养一名当地的气象观测员,而上海市政府也号召要帮助小洋山岛的居民再就业,因此应老沈家的请求,气象站的老同志对老沈家的女儿沈其艳,进行了手把手的气象观测培训和跟班观测,沈其艳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气象观测业务技术,通过考核,沈其艳被破格录用为小洋山气象站的气象观测员。现在她已被任命为洋山港气象站站长。

2004年,上海台风研究所把小洋山气象站搬迁到现在的站址——小城子山的山腰,7月1日在新站址正式开始业务化的气象观测。气象站的搬迁工作是从2月开始的,要把乱石荒草的山岗平整为气象观测场,又要把气象仪器搬运上山、安装到位。而值班室和生活用房则是利用附近废弃的部队营房简单地改造而成。气象站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他们为迁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

2005年10月,小洋山气象站已积累了连续8年多的气象观测资料,这些观测资料十分重要,是做好洋山海区及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气预报、预警的基础数据。特别是小洋山气象站设立在洋山深水港区内,可以直接为深水港提供气象服务,为港区作业和航运安全保障起到其他气象站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上海市气象局向中国气象局报请,将小洋山气象站纳入国家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列为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同年12月,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批复同意,将小洋山气象站确定“其站名为洋山港气象站,区站号为58474”。从1997年到2005年,小洋山气象站一直由上海台风研究所管辖;2006年洋山港气象站改属南汇区气象局管辖;2007年洋山港气象站改属上海海洋气象台管辖至今。

洋山港气象站(小洋山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是分析洋山深水港建港气象条件的主要数据,为在洋山能建深水港提供了充分的气象科学依据。洋山港气象站除了为港址论证作出了贡献外,还在做好基本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港口建设和运营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每次风大了、起雾了,气象站都会在第一时间向港航单位,尤其是向洋山港引航站和深水港船务公司提供实时的气象观测数据,并根据上海海洋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向用户单位提出气象服务建议。在洋山公安交通指挥部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要封闭东海大桥、是否要转移船只时,气象站会及时提供实时的天气情况和预报意见,以供公安交通指挥部决策时参考。

洋山港气象站建在荒凉的小山岗上,周围没有人烟,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业务和服务的任务又很繁重。

洋山港气象站老站长林贤超,原是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优秀气象观测员、先进工作者,刚退休不久,就被上海台风研究所聘请到小洋山气象站工作。他与全站同志一起,克服建站初期的各种困难,使气象观测顺利进行,保证了建港论证所需资料的取得。同时,林贤超还用心培养气象站的接班人沈其艳,亲自传、帮、带,使沈其艳很快掌握了气象观测业务技术,成为气象站的气象观测员。林贤超同志在洋山港气象站发挥余热近十年,为洋山深水港作出了贡献,也为洋山港气象站带了个好头。

沈其艳同志是现任的洋山港气象站站长,她原是小洋山岛土生土长的渔家姑娘,她在20岁以前对气象一无所知,直到1997年小洋山岛第一个气象观测场建成,气象观测员们借住在她家,才让她有机会了解什么是气象,并且爱上了气象。当时,气象站需要培养一名当地的气象观测员,她入选了,但要求她在三个月内考取上岗证,这就意味着她要熟记一本厚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并且能够熟练操作。于是,她每天跑到观测场学习,在气象站老同志的帮助下,她掌握了气象观测的业务技术,也逐渐学会了识别29种云类和34种天气现象的目测项目。三个月后,经过上级部门的考核,她被破格录用为气象观测员。她说:“林(贤超)老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至今一直影响着我。”

    20年来,沈其艳一直坚守在洋山港气象站,她经历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她不分白天晚上,不畏烈日严寒,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次气象观测,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获得“百班无错情”观测员的称号。每当恶劣天气观测后,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将实测气象数据传送给港区有关单位,并根据上海海洋气象台的预报提供服务建议。

从2003年开始,小洋山居民动迁了,沈其艳一家搬到南汇区惠南镇,气象站也搬到现在的站址——小城子山上。那时,交通极其不便,东海大桥还没有开通,到气象站要乘船,上岸后还要走崎岖不平的上山小道。因为路途遥远、车船劳顿,所以气象站值班10天才能轮换一次,有时一待就是15天,甚至一个月。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沈其艳在怀孕临产前不久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沈其艳把20年最美的青春都献给了洋山港气象站,她为洋山深水港的安全高效运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海岛气象守望者”。

市场化的气象为现代航运业服务

海洋气象服务主要是公益性服务,服务产品多是普适性的,但是市场对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却是多样的,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更精细化的服务产品。国外早就有市场运作的海洋气象服务公司,例如对船舶的海洋气象导航、航运气象保险的公司等。

按市场运作进行定制的海洋气象服务,由于需要跨行业的合作,技术难度也比较高,因此在中国起步比较晚。近几年,上海市气象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2016年1月,由上海华云实业公司、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盛安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和大连港航科技有限公司4家公司联合成立了优尼迈特气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立足于船舶气象导航业务,着手海上气象保险业务和海上安全与应急管理,同时针对远洋渔业市场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运作的气象为现代航运业服务,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前景是广阔的,一定能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刊发时有删节)

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组织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向海而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亲历者说》已上市。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