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德班”夏令营制造的“羞耻感”唤来的不是良心,而是抑郁

澎湃新闻记者 尹琳
2020-07-30 15:31
来源:澎湃新闻

羞耻感的教育,是让孩子把对外的攻击,转化为对自己的攻击。最成功的结果是,一个人打落牙齿和血吞,吞下所有的愤怒和痛苦,以抑郁的姿态,维持整个家庭的和谐和安宁。 

7月29日,山东曲阜的一个夏令营活动中,“女德班”再次死灰复燃,引发舆论关注。

据媒体曝出的教学现场视频显示,多名孩子在教室观看一段教学视频。视频中一名女孩正自述个人经历,称自己曾“伤风败德”、“不要脸”,“更给祖宗蒙羞”,同时称“那些不正经的女孩”才会戴美瞳。

29日下午,山东曲阜官方通过新浪微博“@曲阜发布”就此事作出通报称,被曝光的夏令营,存在教学视频内容低俗、违反科学、歪曲事实等多个问题。现已责令停办,并退还费用,对其涉嫌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正进行深入调查。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夏令营的背后团体为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该研究会曾多次因开办“女德班”被指有悖社会道德风尚而接受调查,但每每又“死灰复燃”。而在该研究会的一段宣传纪录片中,其会长康金胜更称要“通过羞耻恢复善良心,善良心恢复了就是好人了”。

被如此制造的羞耻感,是否真的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良心?

心理学家们发现强烈的羞耻感会造成个体的破碎感,那种“我要崩溃了”的感觉是非常折磨人的,当你的自尊严重受损时,深深的羞耻感就会侵蚀内心世界,让你自感空虚、无能和无价值。

从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发现,这样的羞耻感和良心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却和抑郁存在清晰的关联性。

在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钱铭怡与合著者的论文《自我概念羞耻感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2010)中,研究者采用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羞耻感量表(ESS)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高校4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羞耻感与抑郁呈显著的正相关,羞耻感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许多人并不了解羞耻与抑郁的关系,相反,他们真的相信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羞耻,觉得自己很糟糕,就会听从权威的话,改变自己。

“你真的是丢我的脸,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也比你强,那也比你强,你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好!”“什么叫做知耻而后勇!老祖宗都说了,我这么做就是要让你知道羞耻,奋发图强!”“我要把你拉出来见见光,让大家都看看,评价评价你做了哪些好事情!”

明明是羞辱和贬低,却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和常见的教育手段。有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羞辱的做法真的让父母、老师觉得有用处:“你看,他不闹腾了。”“现在乖多了,一天到晚都缩在家里,不出门了。”“懂事了,不敢顶嘴了。”

参加这类残酷夏令营的父母往往经历着孩子难熬的青春期。打架、骂人、疯狂上网、不理父母、逃学、惹是生非……每一样都令人头疼和手足无措。对于沮丧的大人来说,只要孩子不这么闹腾,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是,他们不知道——不折腾、不愤怒,不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而是因为被周围人的恶意评价激发出深深的羞耻感,转而攻击自己,攻击自己内心的生命能量。看上去是有良心了,听话了,乖了,其实是生病了。

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些女德班、那些夏令营是不会告诉父母的。

在英国知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眼中,充满了反社会倾向的青少年其实最初表达的是一种无助感,他们希望找到一种方式,向大人们求助——我的环境不够好,不能够促成我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发展。比如,我感觉到很孤独,和至亲分离很痛苦、没有人能好好地照顾我、我缺乏自主感,我被过度控制了等等。

他们用愤怒来表达求助的信号,这种表达方式很可能把大人推远,让人很难接受,但是,如果你能够放下对不良行为的过度关注,推进一步,去思考孩子希望表达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那么你就更有可能读懂他的愤怒,提供他需要的帮助。

愤怒虽然有很大的破坏性,但是从人的生命力的角度来看,说明他有能量,他还活着,他还在跟环境保持着交流。

如果家长不能接受这样的求助信号,仅仅停留在这是不好的行为需要禁止,或者认为这是孩子对自己的指责而心生愤怒,觉得是孩子的不乖带来了整个家庭的麻烦,那么目光就会放在如何消灭攻击性、消灭不良行为上。

羞耻感的教育,是让孩子把对外的攻击,转化为对自己的攻击——“都是你不好!你看你做了这么多错事!你害了大家!”“你伤害了父母,伤害了爱你的人,你忍心吗?你就是一个坏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

这种做法,最成功的样子不过就是,一个人打落牙齿和血吞,吞下所有的愤怒和痛苦,以抑郁的姿态,维持整个家庭的和谐和安宁。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施鋆